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真的,生活并不难,你觉得难,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赢。
​​最近整个朋友圈感觉蛮焦虑的。

先是一个段子火了:如果小孩以后从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那你现在何必还为他们张罗买学区房?然后,不少人开始为北京“难过”:感慨以前带条毛巾被就能来北京闯荡、做快乐的追梦人,如今却被北京逼得要卖了房子回小地方生活。再往前一点,坐拥深圳两套房却中年失业的男子哭诉财务危机、老婆帮七年创业却净身出局的老公撕逼……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况味:三十出头,拖家带口,朋友们都已小有成就,自己依然碌碌无为,甚至突然间一夜归零。

生活艰难,别人的故事里能看到自己的悲凉。而这种关于失败者的哀鸣,又会激发出更为强烈的焦虑——生活还会好么?自我还能实现么?

没错,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不大输得起的人生节点。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蒋捷在《虞美人》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少年时,最大的愁苦也不过是求美人而不得,失恋了能叫唤好一阵子,仿佛没这个人便活不下去——事实上,诸般痴情、纠缠、痛不欲生,到后来一回味,全是自己为了感动自己而加的戏;中年时,境遇就不大一样了。人生百味总也尝了不少,深知除了情债,世间还有许多叫人难以抵御的抑郁:捉襟见肘自是不必多说,但一夜返贫更令人恐惧。

现今的我们,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都要比父辈滋润许多。但与此同时,不安全感却比他们那时要多上数十百倍。几乎人人都活在隐遁的焦虑中,不碰不痛——至少你依然有闲心喝下午茶、有精神看午夜场,没病没灾,说走就走。

直到这些来自他人的怨诉刷屏了你的朋友圈,焦虑立马越隙而出——啊,原来人生最真实的焦虑,不是年少无爱,而是中年无产!

所以曾经喜欢李白的少年们,如今都开始欣赏苏轼了。每天睁眼就是房贷车贷KPI,谁还有心情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只得夹起尾巴天天默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然,苏轼能击中焦虑中年们的痛点,还在于他能将人生磨难烹来下酒——

他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他说: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他说,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些千古名句如今成为了焦虑中年的救苦救难心经,晨昏定省,以求得内心焦虑的缓和;原词中豁达开阔的意境,也被渲染成逃避人生的世外高语。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可是,读过以上爆款文章后,我觉得那些作者们似乎是在偷换概念啊!他们口中的“生活”,其实是指“发达”;哭诉“生活不易”,哭诉的根本是“没有发财”。

在北京生活很难么?因为物资集中,所以物价常常比许多小城市还便宜。公共交通费用也低、就业和创业机会都多。最重要的是,大城市有恰到好处的冷漠与疏离,无论你什么背景、出身如何、性向同异,你都能在大城市里不被限制、自然随心地生活。甚至找到同好,结伴而行。

至于房价,的确很高。但按照爆款文章里描述的:在北京也买了房,却依然觉得难过,无法生活,要卖了北京的房去小地方——作者难过的恐怕不是没房,而是难过自己的房在霍营、在燕郊,而不是在万柳、在国贸吧?!

我依然这么认为:在大城市解决不了的问题,回到小城市同样解决不了。

你每时每刻都在确认自己的位置。在大城市比得不开心,回小城市你就不比了么?

现在就连90后们都说自己“每天很害怕看朋友圈”,怕看见那些同时起步却已经跑出去很远的朋友晒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旅行、购物、打入高层次社交圈,在职场获得晋升,甚至成为某一篇《从实习生到估值十亿,这个8X后只用了X年》推送的主角。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阶段,可这仅仅应该只是一个阶段——当你曾经年轻,当你偶尔没有方向。

在质疑自己、艳羡旁人之后,请尽力继续做好手上的事。专注生活,感恩每一种小小喜悦。

但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在没有生存之虞、甚至生活都颇有滋味后,想着的尽是“先实现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什么的。在这种对成功没有尽头的定义中,总有更发达的人生在俯视你的“失败”,焦虑感从未停歇。到后来,你的追求几乎与生活本身没有关系了,只有无尽的围观比较和随之积攒的莫名愤怒。最后,你顺理成章地活在了自己对自己的鄙视和嫌弃中。而且你还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假装替北京、替上海、替深圳难过。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写道:由于内心迟钝造成的虚假宁静,根本不值得羡慕,它只会使我们更加虚弱,愈发难以应付外界的变化。

与内心的虚假平静一样,借一个抱怨连篇的话题开始卖乖式的负能量宣泄,也是脆弱的表现。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至少我从小地方来大城市,主要不是为了在这里买学区房。我来这里,是想过只对自己负责的生活,大大方方爱任何一个我可能爱上的人,享受大城市商业高度发达的便利,并有机会、有平台能让我做喜欢做的事。没错,在北京生活、工作这十几年,我确实也幸运地达成了一些成就,但这并不是我能提前料到的啊!我始终不愿意离开的原因,一直和当年一样——我就是不想呆在那个处处是裙带关系、没有更多就业机会、业余生活除了打麻将就是洗澡、和嘴碎无趣的熟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小城市。

而我现在身边那些亲近的朋友们,纷纷也人到中年,我也从未听他们要为北京难过。

租我房子住的直男老郭,香港人,四十开外。有家有口,在北京打拼多年,数次创业,数次失败。前两年被忽悠加入互联网创业,拿自己的辛苦钱烧项目,最后血本无归。他没有买房,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在北京租房。但在我那篇百万阅读的图文推送里,你可以亲眼看到他是如何用鲜花绿植、用美食美酒、用小心思在租来的房子里过着花好月圆的神仙日子。创业失败时他没有掀桌子、丧着脸说要回香港;生活窘困时他没有抱怨、发朋友圈说替北京难过。他是一个成年人,太懂得“条路自己拣,扑街唔好喊”。而且,他一直活得有声有色,该吃吃、该喝喝,该见朋友见朋友,他觉得在北京生活挺好的,他并不想和任何人比。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我的另一个好朋友,时装博主@missfaye。上海人。三十多岁的单身女郎,和三只猫一起生活在北京,当然也是租房住。她写稿、经营自己的首饰品牌,闲暇时约会、喝酒、旅行。她当然偶尔也会害怕孤独寂寞,但这并不是北京的错啊——难道你生活在驻马店、韶关…就不害怕孤独寂寞了么?说实话,@missfaye 现在是我们许多朋友眼中的榜样,她经济独立、体面有趣、一个人在大城市里努力活得丰盛。

 真的,生活并不难,你觉得难,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赢。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别误会,我不是要教你淡泊名利。

有欲望是好的,所谓把日子往好了过,确实也是不断占有更好的东西。但,我们是不是能稍微客观、理智地正视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能达成什么。在能力暂时匹配不了欲望的时候,是否可以沉下心来磨练技能、把正在过的日子过好,而不是眼睛盯着别人过的日子,点评、比较、嫉妒、憎恨、较劲?

如果你爱这个花花世界,那就专注地去深爱。而不是从消极的故事里寻找不努力的理由,来抵抗对人生大小赢家们的羡慕以及对自己的焦虑。

蒋捷的那首《虞美人》还有下半阙,写的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就是我想说的,从少年、壮年到鬓已星星,各有况味。

生活不止眼前,只要你不妄想一步到位,它从来就不难。

 

凭什么替北京难过?北京并不欠你什么

 

愿你更加放松一些。

微信&微博:反裤衩阵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1370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