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骑车去苏州的老夫妇
我周而复始地蹬着脚踏板,成为自行车传动机械的一部分。朝前30公里是苏州,身后60公里是上海,但这个地方,哪里都不是。
我骑过五千公里自行车,一天最多能骑两百五十公里,但我恨透了骑车。除了跑步,我想不出比骑车更无聊的运动。我一直没有想明白长途骑自行车这件事的魅力在哪里。比如现在,我的大脑极度懈怠迟缓,即使努力集中注意力,也只能形成一些转瞬即逝的想法。更多时候,我选择放任这些意识碎片漂浮随即消失。心念不驻近于禅。
我正骑着一辆共享单车,从上海前往苏州。试图回想一下一路上有趣的见闻,但却一件都想不起来。
共享单车本意在于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出行需求,用来骑长途自有诸种不利。虽说一天之内从上海到苏州往返180公里并非不可能,但4个半小时我只骑了60公里 —— 而正骑的这辆共享单车最大的亮点,只是它的亮黄色的涂装而已。
舍此以外,它只是一辆平凡的 “菜车”:没有变速,在上坡的时候,过大的传动比折磨着我疲惫的腿部肌肉和脆弱的膝盖;下坡的时候,我也不能通过蹬踏板增加速度。它的坐垫宽大肥硕,乍一坐上去很舒服,但在长途骑行时,深陷坐垫里会使得屁股越来越痛。我把坐垫升到了最高,但腿还是长期弯着。过高且不能调节的车把,让我在骑行中长时间处于腿部无法充分发力的坐姿,而正确的骑行姿势应该是手、腿、屁股各承受三分之一的身体重量。总之,骑长途这玩意儿不太灵。
不过我想起在西藏骑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同志用 “二八大杠” 起早摸黑地驮着一大堆东西,上坡靠推,一天的路作两天骑,全靠毅力竟也能骑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毅力可能比车更重要。
作为一个天马行空的实干家,为了考察毅力和车哪个更重要,我和朋友一大早 (九点半) 就在上海著名的天山西路罗森门口寻觅一辆适合这项任务的共享单车。
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筛选后,我有了大概思路 :黑红单车系列不在考虑之中。初代黑红单车是为了耐用性牺牲骑行体验的巅峰 :轴承传动,全实心车胎,加上巨大的自重,俗称 “心梗”;后续的黑红单车 lite 系列虽然略有改善,但所有的接口螺丝螺母都非常见型号,想要调节一下座板还要专门去买内五星螺丝刀。
而亮黄单车系列有大小轮之分,小轮有两种,一种用的是实心轮胎,降低维护成本,但异常难骑;另一种是充气的宽轮胎,骑起来也颇费力。大轮的亮黄单车,也就是初代,其实就是最平凡的自行车加了个密码锁,却是这所有车里面骑起来最灵便的。最新的小升级给大轮亮黄单车加上了免工具调坐垫高度的设计,是最理想的选择。至于其他共享单车,我还没找到一个在上海和苏州都在运营的。
用共享单车骑行长途并非一无是处。现在正是共享单车行业极盛时期,四处都是大量投放的崭新车辆,一辆不好骑也不用费心去修,锁好再找一辆便是。我这次拿的第一辆车后轮气不是很足。即使带了便携打气筒,我还是选择换了一辆车 —— 甚至比我从包里拿出气筒来打气还要快。买一辆好自行车很容易,但是要把它保养好、维持良好的状况是很难的。目前的状况下,共享单车在 “新” 这点上有巨大的优势。
可爆胎是一大隐忧,我在背包里带上了补胎工具。但亮黄单车的内胎不能完全取出,很难补。若非熟练的修车师傅,想要找出扎破的位置都要花很久。一般骑长途爆胎了,直接拿备用内胎换上,晚上休息有空的时候再把破胎补好。但相比黑红单车实心胎对体力持续地额外消耗,承担一点爆胎的风险骑亮黄单车完全值得。
事实上,之于此时苦苦骑行的我,爆胎反倒会是一种解脱 —— 故事就以我在原地补胎,迟迟补不好,直到深夜还在苦苦推车前行的悲壮中结束。但新的外胎在公路上骑是极不容易被扎破的。车不坏,我只能继续往前骑。
无聊的路
早上换好了车,不一会儿就骑出了外环。外环到上海绕城高速之间仍然常常可见骑着共享单车的人,只是越往外越少。出了绕城,就只有公交车站或者大的工厂门口非常偶尔会有一辆孤零零的黑红单车。其他种类的共享单车 (包括亮黄单车) 显然还没有覆盖到这里 (也可能是亮黄单车都被搬到自家院子里去了)。所以,跨城市骑车想要中途随心所欲换车仍不现实。
路边偶尔见到的几辆黑红单车正好在我经过的时候有人骑走。有个大叔看到一辆 “心梗” 黑红异常激动,二十米外开始冲刺过来扫码。要说共享单车的潜在市场深不见底,我觉得还值几十个亿。反讽的是,动辄拿到几亿美元融资的共享单车巨头,研发了多种车款,到头来还是最像普通自行车的大轮亮黄单车骑起来最轻便……
单车让我找到十块钱一份的快餐
灰头土脸的小镇
骑车无聊归无聊,但至少还有一个好处 :便宜。最近单车巨头巨头周末总是搞活动,免费骑车。于是我一路上所有的开销就是在路旁小饭店吃了个快餐盒饭,两荤三素,菜堆起来满满当当,一份十元。小店位置偏僻但生意兴旺,大卡车司机和京东快递员都来这里吃。
网上有句话叫做 “开车太快、走路太慢,只有单车,才能留住人生的美景。” 我觉得完全是没骑过长途自行车的文艺小青年胡说八道。骑车很可能一天到晚看到大同小异的景色 —— 称之为“景色”都属谬赞,在长三角发达的平原地区骑车,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公路旁吃大卡车的尾气和扬尘,经过一个个灰头土面的镇子,又经过一排排厂房,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终于找到组织了
异地还车之后能否正常借出的想法支撑着我一直骑到苏州 :这决定了跨城骑共享单车这事儿的终极合理性。从硬件上来讲,亮黄单车没有办法确定车的位置,只能通过手机的位置来推测车所在的位置,因此异地用车是否可行只取决于亮黄单车是否存在地区的限制。可在用户条款里,并没有明确地规定和说明跨运营区域用车情形。
我十分盼望路边出现一辆亮黄单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我从上海带来的 “远房亲戚” 留下来给它做伴。但亮黄单车在苏州运营刚满两个月,显然投放还没有辐射到城市外围。反倒是绿色涂装的有桩公共自行车四处可见 (我好想变绿冒充它们)。但一个有责任心的实干家要善始善终,我就这样一路骑到了金鸡湖,重新回到了城市。
终于到苏州了
在过一个红绿灯的时候,我们发现路口斜对角有两个女孩子骑着亮黄单车,但是两辆车前都加装了车篮,像被驯化的野马配上了马鞍。行至诚品书店附近,这里有一辆还没被别人驯化的 “原生” 亮黄。我正欲锁车,朋友却要找到路边停非机动车的专用区域才肯把车停下,树立好的公共形象,作个好榜样。但转了一大圈,附近既没有像上海一样的指定停车区,也没有另一辆亮黄单车。
我们只好绕回刚才的地方,那辆亮黄还在。我们把车锁好,在手机上结束了行程。此时下午五点半,在路上已经八个小时了,除去午饭和路上休息,实际骑行时间大概在六个半小时。但我们终究是骑到了,并且把 “小黄车” 送回了它的 “部落”。我正准备进行终极测试 —— 亮黄单车是否限制跨运营区域解锁车 —— 突然之间我听见左后方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哎哟,我要骑这两辆车嘛。”
我回头看见她领着一个小哥穿过一大排绿油油的苏州公共自行车,奔向我们刚锁上的小黄车。
我在后面一边默默听着,一边偷拍照片,迟缓地思索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小哥说 :“我这个怎么解锁不了啊……” 可估计答案应是 “我们刚从上海把这两辆车骑过来”。
随着另一辆车成功解锁,看来亮黄单车是没有运营区域限制的。
我们站在一旁若无其事地踱步,等他们解锁剩下那辆车,想要拍几张他们骑走的背影来作为这个故事大圆满的结局。谁能想到,两辆来自上海的共享单车经历了一天漫长的跋涉之后,在苏州停留了一分钟,就继续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沉浸在这 “大共享” 的美妙结局之中,我突然想起来男生为什么无法解锁了 :那辆车号牌被涂抹了一个数字,但是前后号牌涂抹的数位是不同的。涂抹者想要占此车为己有,但智商真是令人着急。
我正想去提醒他,那男生突然解谜成功 —— Eureka! —— 转眼之间,他俩都跨上车骑走了。待我们回过神来,他们已经骑出去五米远。我急步追赶,但又想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偷拍,跑一阵踱几步。他俩没回头看所以不知,但在其他路人眼里,我举止可疑,像个拙劣的变态。
没有了车,也没有了体力,我们坐在回上海的高铁上。上海和苏州之间最快的高铁只需要23分钟,甚至不够我们躺在路边休息一番。
壮哉我大共享经济!
来源:VICE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1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