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你再发一大串长语音过来,我可真要拉黑了

d66dbd4ccc28d73a65cd1d5f11cc2cc7

不知道你平时在用微信时更喜欢打字还是发语音?但无论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大部分人估计都不喜欢听语音,尤其是一大串的长语音——就算能理解对方可能此时不方便打字,但心头还是难免产生不快之感。

虽然对于发消息的人来说,发语音方便又快捷,但是对于接受者来说,语音反而比文字要麻烦得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微信上的语音根本听不清。而“听不清”又会带来很多衍生的问题,例如,万一有没听清的是一两个关键字,很可能我们得把几十秒重新听一遍。

而又是为什么,微信语音很难听清呢?

“看”到你的声音

微信语音,乃至打电话,和面对面交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了对话者空间上的距离,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否看见对方。

在一些科幻片、警匪片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能读唇语的人——即,只通过观察别人的嘴唇运动,来读出对方说的话的内容。

实际上,不只是那些高手们能有这么神乎其神的技能,我们每个人都会“读唇语”。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跟别人讲话的时候只是在“听”对方讲话。但其实,唇部的运动信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

唇部信息对言语知觉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一些总是瞎折腾的心理学家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参与者们在实验中,将会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小姐姐在重复地发出音节“ga”的声音。但是,实验的参与者们听到的确实研究者们另外配音的音轨,在配音中被发出的音节为“ba”。

那么,参与者们会听到“ga”还是“ba”呢?都不是。参与者们神奇地听到了两者的中间态:“da”。研究者们还将实验条件反了过来:让参与者看到的视频是“ba”,听到的声音是“ga”。结果,参与者们“听到”的声音更诡异了,是“bagba”或 “gaba”。

上面的实验都是画面来给声音添乱的情况。那么,如果参与者只听声音不看视频呢?这回,参与者们就能正确地听出“ba”或“ga”了。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只要画面不捣乱,不误导参与者,那么他们就能正确分辨出音节。可是,在微信里也没有捣乱的画面,为什么我们还是老听不清呢?

其实,这还和声音本身的质量有关。

环境越嘈杂,越需要“看”声音

与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听一段语音不同,微信上的语音往往会让人觉得很嘈杂。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腾讯出于心疼用户流量的原因,自然会对音频进行压缩;其次,使用语音一般是因为不方便打字,而不方便打字的情境一般也不会太安静,比如在路上,或者同时还在跟其他人交谈等。

有研究证明,环境越嘈杂,嘴唇的运动信息就越能帮助我们“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有另一批(同样喜欢瞎折腾的)心理学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让实验的参与者对一些单词进行听写任务,其中一些人能看到正在念单词的人,而另一些人只能听到声音。在实验过程中,念单词的声音大小会有变化。与此同时,有一个大小恒定的噪音会在一直存在。

实验结果发现,当没有噪声时,无论参与者能否看到说话者,其听写单词的正确率都接近百分百;但是,随着信噪比的减小(即讲话声音越来越小),两组的正确率开始出现了差别:当讲话的声音达到了最小时,只听到声音的参与者正确率只剩10%,但能看到脸的参与者仍然有将近80%的正确率!

因此,当我们只能听到音质嘈杂的微信语音,又看不到对方的嘴唇运动情况时,难以听清对方在说什么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背后的原理:不是看,而是动

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对于“看到你的声音”这码子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脑科学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在一个研究中,(依然喜欢瞎折腾的)研究者让参加实验的人观看几段人在讲话的视频。参与者们可能看到三种类型的视频:在第一种视频中,音频和画面都是正常的;在第二种中,音频和画面并不匹配;而第三种视频最为鬼畜,参与者的左右耳同时听到不同的语音,并且参与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和画面相匹配的那段音频上。这么一来,由于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不同,实验者们就可以将“看到一个人说话”和“听到一个人说话”的大脑活动区分开来。

研究的结果表明,有几个脑区跟“听人说话”有着密切联系。首先当然是听觉皮层;其次是视觉皮层,这也和之前的研究相符。而除此之外,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运动皮层也在其中发挥不小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当鬼畜组的参与者在观看视频时,左侧运动皮层也会有一定的神经电活动;而这些电活动与视频中的嘴唇运动的一致性越高,那么参与者在视频理解问卷的得分中就越高。也就是说,运动皮层追踪嘴唇运动的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们“听”懂了多少话。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运动系统能帮助我们根据嘴唇运动的信息,来预测接下来将听到什么。实际上,还有其他研究发现,噪声越大,运动皮层的激活就越强——即使在那个实验中根本没有给参与者呈现画面信息。

也就是说,我们在加工言语信息时,会在脑中“预演”一遍这句话是怎么“说”的,来帮助听觉系统“听”得更清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听觉信息本身的缺乏的一种补充。不过,即便如此,这种“预演”并不能取代听觉:与之前的研究相同,噪声越大,参与者的表现越差。
如果你实在要发语音…

总结上文,微信语音让人听不清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唇部运动信息对于听懂对话起着重要支持性作用,而语音则缺失了这一信息;其次,在缺失唇部运动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语音本身清楚倒也还好,然而微信语音大多音质堪忧。

因此,如果实在得发微信语音,又不想给对方添麻烦,我们可以尽量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尽量拆分成多段短语音,万一没听清也方便重复播放;其次,把话说全,尽量交待清楚背景,让对方即使听不清也有足够的上下文线索推断出你在讲什么…

归根到底,我们不喜欢微信语音,不是真的因为它费时费力;我们真正讨厌的,应该是不顾他人感受的聊天对象吧。微信推出语音消息的本意,想必是给用户提供一种更加便利以及亲近的聊天方式。但是当使用者只顾及到自己的方便,却没有意识到他人的感受时,语音便谈不上便利,遑论亲近。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大家,都能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而如果你有这么一个老爱乱发长语音的朋友,也不妨善意地提醒一下!(并把这篇文章转给TA!)(转发有风险,请谨慎!请谨慎!请谨慎!)

文/学堂君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24259.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