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黑白配色的动物,陆地上最出名的当属大熊猫,明明是战斗力超强的熊类,如今却啃着竹子靠卖萌为生。
在海洋里,和大熊猫一样,虎鲸也拥有一身黑白皮肤,连它的“人设”也和大熊猫有些相似,外表萌萌哒。
它就是背有爱心的话痨杀手——虎鲸。
但是,可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骗,它们虽然长的萌,却不走萌系路线。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描述,大致是:社会鲸,人狠话也多。
重要的是,虎鲸的智商足以吊打众多海洋生物。毕竟,能有杀人鲸这种别称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众人眼中的大白鲨,想必是避之不及的食人动物,海洋中无往不利的凶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就用他的作品《大白鲨》,为人们展现了海洋动物的凶残。
可凶残归凶残,大鲨鱼的脑子就有点不好使,套个“人设”上去的话,属于头脑简单的吃货型海洋生物,看到动的东西,总想尝一尝。
比方说,一只大白鲨看到个人在游泳,想知道什么口味,上去咬了一口,不好吃就走了。另一只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也想尝一尝,然后发现不好吃,也走了。
这个人就这样,被东咬一口西咬一口,扑街!
鲨鱼大概就是吃了脑子不好使的亏,经常在汪洋大海中被虎鲸溜着玩。
1997年10月4日,人类首次记录到首次虎鲸捕食大白鲨。
两头成年雌鲸刚刚杀死一头加利福尼亚海狮,正当它们玩耍炫耀时,一条成年雄性大白鲨被血腥味吸引。
大白鲨的食欲蠢蠢欲动,竟然作死想要从雌鲸口中夺走海狮!
好嘛,鲸口夺食怕是觉得自己活的久了。
较小的一只雌鲸二话不说直接冲向大白鲨将其撞翻,用嘴咬住了鲨鱼让它进入“强直静止”*状态。
鲨鱼傻就算了,身体的缺点机制也是傻。这种状态下的鲨鱼,轻松就被虎鲸三下五除二的给咬死了。
大白鲨:落海成盒,大洋外卖,送啥都快。
就算是外卖,虎鲸还不是特别乐意吃,只选择了吃内脏。它们非常非常非常的挑食,当它们看到大白鲨的糙皮,就跟我们看到一盘不爱吃的青菜一样。
*注:这种状态类似于“睡眠”,神志恍惚,完全丧失了反击能力。持续这种状态几十秒或几分钟后,便会自行解除并恢复意识。但如果长时间保持,便会窒息而死。
如果说,单纯利用大白鲨的缺点进行捕杀就能站在海洋食物链顶端,那是真瞧不起虎鲸。
它们极为擅长团队作战,一支虎鲸队伍在海洋中,基本上就是想吃什么抓什么。
捕食的方法还会根据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对策。
虎鲸的在海洋中的分布情况,非常广泛,喜欢也会有些不一样。
在冰岛附近海域生存的虎鲸也许是受到冰岛人民的影响,也喜欢吃鲱鱼,至于鲱鱼罐头说不定也爱吃。
当它们找到成群的鲱鱼时,会出动一两只虎鲸将鲱鱼们分割成方便把控的数量。随后七八只虎鲸围绕着鱼群来回巡游,慢慢地将鱼群逼上水面。
无处可去的鲱鱼不断越出水面,待命的虎鲸看准时机,鼓起大浪将鲱鱼们拍晕。
是不是疑惑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大口一吸?
因为虎鲸们可不只是为了果腹,它们会将猎物分给同伴,又或将猎物藏在海洞中做存粮。
曾经就有南极的虎鲸懂得利用天然冰箱,将企鹅存在冰山缝隙里做冰鲜美味的例子。
南极也被称为虎鲸之都,在这里有着许多不同“派别”的虎鲸。
它们有的喜欢吃企鹅,有的喜欢吃鱼,各自拥有不同的口味和捕猎技巧,不过它们彼此是不会豪夺其他“派别”的食物。
毕竟要是吃了其他爱吃的东西,岂不是说明自己爱吃的不是最好的?
这里面有一群最睿智的捕食者,就偏爱海豹这种相对机智的猎物。
就如往常一样,一队虎鲸正在巡视自己的海域时发现了目标。那是两只在浮冰上休息的海豹,丝毫不知道一旁已经有两头虎鲸悄悄地探出头观察它们。
突然,一阵水浪拍打在浮冰小岛上,浮冰顿时裂成无数小浮冰。
待海豹定睛一看,才发现数只虎鲸露出了背上优雅的爱心,正在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推动海水形成大浪。
连续拍下来的大浪冲毁了海豹最后的容身之处,坠入水中的海豹顿时成了虎鲸的盘中餐。
不过虎鲸也有需要避而远之的海洋流氓——座头鲸。
有时,座头鲸会尾随虎鲸群,趁虎鲸捕猎快成功时,快速冲出窃取胜利果实。
最无可奈何的是,座头鲸对虎鲸的声音很敏感,总是能准确得找到虎鲸狩猎现场。
有的时候即使虎鲸的猎物不合胃口,它也会影响虎鲸捕猎,不让它们获取食物。
虎鲸却拿它毫无办法,毕竟座头鲸并不在菜单里,不能吃能怎么办?
虎鲸狩猎时,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整个区域内都会充斥着虎鲸们的声音。
仿佛彼此之间相互讨论战术、交流方案,不过动物学家却分析出了截然不同的情况。
这些声音确实是在喋喋不休地聊天,但内容却是相互之间的讥讽。
特别技术娴熟的虎鲸总是会满嘴脏话,将不上道的新手骂得狗血淋头。
对虎鲸来说,这些听起来叽叽喳喳的语言是极为重要的。
虎鲸没有文字,只能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因而语言表达的信息准确极为重要。
虎鲸有着许多不同的族群,因而也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方言,他们彼此相遇总会聊上几句,聊得来便交流下捕猎心得,若是一言不合,边打边骂也是常有的事。
可见这些声调或高或低的方言,更是虎鲸文明的载体。
虎鲸文明最让人类惊诧的,便是在漫长演化中诞生了社会。
母系家庭是虎鲸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社会单位,平均一个家庭5~6个成员。
家庭以血缘关系相联系,数个关系相近的家庭组成社群,再由数个有着共同祖先的社群组成氏族,不同氏族最终组成社会。
虎鲸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社会。
雄鲸一生不会离开老母亲,仅偶尔加入其他群体进行交配,在交配之后会回到自己族群,而后代将由配偶的族群负责抚养,与人类社会不同,虎鲸入赘才是正道。
雌鲸成年后则有可能会离开老母亲,可见虎鲸的社会并不简单,不同的虎鲸生态型*更是有着细微或明显的差异。
*注:目前已知存在10种生态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差别非常大。
就体型来看,雄鲸有着更多优势,但老雌鲸掌握了家族数代积累的经验与智慧。
老雌鲸不仅能指引鲸群获取食物,还能为年轻雌鲸接生,教导它们如何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而且有资料显示,雌鲸所领导的虎鲸群不会轻易放弃无法捕猎的伙伴。
它们在食物最为匮乏时,也会与家人分享食物,共同承担生命之重。
虎鲸除了社会性与人类相近,它的智慧也很接近人类。
有一项2004年的研究表明,虎鲸的脑补解构结构与人类脑袋结构惊人的相似,常有人说,若不是虎鲸没有手,一定会有和人类一般璀璨的文明。
不仅有着高度折叠的大脑皮层沟回,还有高度相似的脑区,同时它们控制认知和情感的重要脑区同样高度发达。
它们不仅与人类有着许多近似点,而且就如人类爱吸猫,虎鲸则是痴迷吸人。
它对人类的亲昵程度,甚至让人忘了它“海中恶霸”的形象。
在野外,从没有虎鲸袭击人类的记录,甚至还会帮助落水的人,驮着他们找到其他船只。
就算是捕鲸船抓走了幼鲸,雌鲸也只是发出声声哀鸣。
对此科学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
有的人认为虎鲸有着自己固定的菜单,人类不居住在深海所以不在菜单之列。
这种猜想实际上毫无道理,科学家曾用陆地活动物向虎鲸投食,虎鲸也是吃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一些虎鲸会为自己加餐零食,飞跃出海面将海鸟一口吃下。
当然,也有可能,人类就是看上去极不好吃的类型。
也有人将这件事情与水生猿假说相联系。
支持假说的人们,认为人类在哺乳动物之中绝对是一个异数,我们褪去了密集的毛发,却发明了衣服御寒,这实在是多此一举。
不过海里的哺乳动物却大多数和我们一样皮肤光滑,海豚科动物与人类亲近也正好为我们“认祖归宗”指了条明路。
因而在人类仍有着鱼尾人身的远古时期,人类与海豚科动物或许有过漫长的合作关系。
革命感情逐渐刻入了基因,时代相传,就如同人与犬之间的相互信任。
不过这种猜想将被人类自己“反驳”:人类对于虎鲸绝没有所谓天然感到亲近的感觉。
1874年,一位老船长第一次见到这种黑白相间的鲸猎杀海豹时,将其称为杀人鲸。
虎鲸的学名为Orcinus orca,Orcinus源自Orcus,是来自罗马神话的死亡神。
几乎所有早期的描述都将虎鲸看作一种杀生成性的凶兽,那么何时开始我们将它们看做与我们最亲近的海洋生物?
正是随着水族馆林立,虎鲸才逐渐“融入”了人类社会。
人们对这些黑白相间,乍一眼看去如同在微笑的萌物越来越喜欢。
但混凝土水族缸并没有让它们快乐,它们的背鳍逐渐弯曲,证明它们的健康日渐流逝。
就在今年1月,世界上最著名的圈养虎鲸Tilikum终于死去,获得了永远的自由。
它一生背负的只有悲哀,从2岁被捕时开始,便为了获取食物不断地表演。
每一个训练过它的人都夸奖它聪明、勤奋,谁也不曾想训练30年,他连续三次袭击人类,致人死亡。
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死者是深深爱着它的训练员Dawn。Dawn在表演现场被Tilikum生生撕裂,而前一秒Dawn还望着这只聪明的虎鲸笑着。
Tilikum的故事终于激起了所有人对虎鲸表演的愤怒,法国甚至明令禁止圈养虎鲸。
但是人们依然能在水族馆观看,白鲸、海豚们的表演,继续为它们喝彩。
就如当初一样,静候下一场事故的发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4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