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衣食不愁成为常态,肥胖成了我们更大的忧愁。
减肥几乎成为一种时髦,无论是80斤的“伪胖子”还是180斤的胖子,都曾念叨过减肥。
可惜惰性与贪食终止了多数人的幻想,这时亟需一种产品担起无数胖子的期待。
减肥药仿佛应运而生,救胖子于水火之中。
猜一俗语
若是以成分区分的话,历史上有着不少于十种的减肥药物。
其中一些减肥药经历了许多起伏变化,或是被禁,或是不尽人意被淘汰。
它们的坎坷可以简单总结为8个字:安非他命,如是我闻*。
*注:这句话属于调侃减肥药功效的无情对,所谓无情对是只追求整洁的对联形式。“如是我闻”是佛经里的句子,译作:我听到是这样的。安非他命是一种药物名称。整句只有意境上的翻译:正如我所知,这些药物没有当减肥药的命。
其实就在这8个字里就藏有一种减肥药,大名鼎鼎的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的诞生之路便富有戏剧性,最早的时候它只是一种传统中草药——麻黄。
麻黄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数千年来一直被当做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的奇药。
随后,仰慕中国传统医学的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85年从中提纯出麻黄碱。
长井长义
麻黄碱一诞生就吸引了众多化学家,沉迷于麻黄碱的衍生物合成中不可自拔。
美国化学家Gordon Alles就是其一,因为长期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都收效甚微,他决定冒个险。
1929年,他将自己当做小白鼠,从一堆化合物中认真挑选了一款最有前途的衍生物,给自己来了一针。
仿佛修了仙,他一整天都处于亢奋、满脑子天马行空的状态,顿时醒悟,自己竟无意抽中了“上帝的馈赠”。
苯丙胺(安非他命)
这款名为安非他命的药物一经销售,顿时风靡全球。
嗜睡症患者用它保持清醒,抑郁症患者则靠它开心一整天。
考前的学生们靠它连战几轮复习,司机们靠着它在道路上连夜飞驰。
二战浴血的战士们也忍不住来上一口,顿时满血重生再战一场。
1938年美国医生Lesses和Myerson发表的论文
庞大的需求,快速放大了安非他命的缺点。
人们意识到安非他命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和戒断反应,是危险的兴奋剂和毒品。
就在安非他命惨遭政府限制,医生们一个惊人发现又赋予它新生命。
1938年,美国医生Lesses和Myerson发现安非他命有效地抑制实验犬的食欲,对受试者亦起到了降低体重的作用。
减肥?多么完美的噱头,各家药品公司为安非他命重做了包装后再度大量发售。
obetrol是安非他命的曾用名
安非他命果然足以担起胖子们的虚荣心,不错的临床效用受到人们的追捧。
但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人们只想好好减肥,可不打算兴奋一天。
这个问题一点也难不倒药品公司,它们提出了一个可怕的解决方案:
药品公司将安非他命与利尿剂、泻药、甲状腺激素相互搭配使用,提高了减重的效果。
随后,再搭配巴比妥类药物、抗抑郁药等用来延缓安非他命引起的失眠和焦虑。
各种胶囊和片剂搭配在一起,五颜六色的外表也赢得了“彩虹减肥药”的美名。
组合减肥配方之一
彩虹药丸组合的策略可谓非常成功,1967年时,病人花在减肥诊所的诊费高达2.5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全靠彩虹药。
轻松的减肥让人们迷失了方向,人们的狂热也让企业加大生产,至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随着对安非他命的耐受性提高,患者开始自发地堆积药丸,提高减肥效果,甚至超出建议量的4倍之多!
1967年《泰晤士报》的一则消息终于惊醒了众人,6名俄勒冈的女性服用彩虹丸剂而死亡。
电影《安魂曲》里,沙拉迷上彩虹减肥药
再一次血的教训终于将安非他命拉下神坛。
但化学家们却不舍得放弃如此神药,他们决定继续修饰改造安非他命。
运气还真有这么好,没几年一种名为芬氟拉明的化学物质被合成出来。
芬氟拉明同样具备抑制食欲和减肥的功效,但成瘾性与危害都降低了许多。
出人意料的是,作为安非他命的亲儿子,芬氟拉明却卖得不温不火。
这也全赖安非他命,习惯了高效减肥的人们,根本无法忍受芬氟拉明慢吞吞的减肥效果。
何况在达到同样效果的情况下,诸如恶心、头痛也从未离去。
芬氟拉明根本无法扛起百万胖子的期待。
1992年,罗切斯特大学教授Michael Weintraub发现,将芬氟拉明与另一种效果也一般般的芬特明结合,会有惊人效果。
临床试验发现,肥胖症患者平均瘦身30磅,减肥效果从原本3%提高到了惊人的15%。
Weintraub教授随即为这款联合药命名为芬芬,流入市场后名号响彻全美。
但就在芬芬火热发售的第四年,数以百计的服药者被查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
神经紧张的FDA立刻就将芬氟拉明强行退市,只有芬特明幸运留存。
芬芬组合
安非他命家族逐个阵亡,用化学制品实现减肥梦眼看就要失败了。
正当胖子们以为梦想破灭时,生物学仗义拔刀相助,为减肥药提供了又一个全新思路。
科学家们对人体的了解,达到史无前例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得以知道,减肥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脂肪储藏在脂肪细胞里,减肥的终极目的便是消耗脂肪。
每当人体消耗了大量能量需要补充时,就会将脂肪动员起来。
脂肪从脂肪组织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浆,在血浆蛋白的帮助下运往全身各处的细胞内。
乘坐血浆蛋白快车来到细胞内,下一步就需要换乘左旋肉碱进入线粒体内,这便消耗了一次脂肪。
那人体内是不是有着什么物质,能够优化这一个过程?
当然有,1994年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教授杰弗瑞·弗里德曼就曾发现了一种名为瘦素的大分子蛋白。
配上瘦素,脂肪就变成一个有灵性的系统,随时发挥着自我调节的作用。
当脂肪堆积过多时,瘦素分子水平随之上升,影响着人的胃口;当脂肪不足,瘦素分子水平也随之降低,又开始有着大吃大喝的欲望。
瘦素分子可谓是划时代的成果,漫漫50年的研发才最终发现。
可当瘦素破茧而出,将要以王者之姿踏入减肥领域时,情况却出乎所有人预料。
当时数家制药巨头同时得到了生产许可,投入数亿资金研发新型减肥神药。
瘦素却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在研发阶段的人体试验中折戬沉沙。
从制药巨头安进的数据中可见,尽管注射瘦素的肥胖症患者短时间内体重下降了,但效果很快就消失了,而且还有持续反弹的情况。
多次试验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制药巨头们不得不停下这些试验,生物制剂的幻想还没开始便结束了。
制药巨头的万亿市场瞬时破灭,随之覆灭的还有胖子们的希望之光。
幸而生物学还带来了其他的惊喜。
科学家发现,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名为5-HT/serotonin*的神经信号分子可以降低人的食欲。
芬氟拉明正是通过提高5-HT/serotonin的水平,激活5HT2CR受体,使人自发减少摄入脂肪。
知道这一点,化学家们找到新的合成方案,在更小的范围内试错。
*注:又称5-羟色胺,它是动物大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信使,能够影响人类的许多高级神经活动,包括情绪、睡眠、和性行为。
2012年,FDA历史性地批准了名为氯卡色林(Belviq)的减肥药。
氯卡色林完全脱胎于生物学知识,与安非他命系列更是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这算是人类在减肥道路上迈出了精确的第一步,如果还有什么不足,那便是氯卡色林的效果仍然谈不上惊艳。
事实上,许多后起之秀都远不如安非他命,不足以撑起瘦子梦。
相比起科学家的努力求索,商人的创新早已颠覆减肥领域。
典型如国内曾风靡一时的酵素、左旋肉碱,将口服蛋白质吹捧成“绿色健康无添加”。
可惜没有蛋白质扛得住0.9~1.8的胃液酸性,如果断裂成了短肽和氨基酸还能减肥,胖子应该早就灭绝了。
即使注射左旋肉碱也没用,左旋肉碱只能起到运输活性脂肪的作用,如果不运动再多左旋肉碱也白搭。
若不是商人将减肥药推广到民用,减肥药也不至于让人那么失望。
其实减肥药终归脱不开一个“药”字,它的药用价值才是关注的核心,而不该将它看做化妆品一类的日用品。
肥胖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包括Ⅱ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性综合征、血脂异常、心肌梗死、中风、某些癌症、睡眠呼吸暂停和骨关节炎等。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发病率都很高,许多国家都超过了20%,美国更是达到了32%。
在美国,因肥胖而死亡的人数超过30万,造成的经济成本高达1000亿美元。
现有的减肥药其实还是能够有效缓解肥胖症患者的情况。
如氯卡色林就能缓解患者暴饮暴食的现状,降低患者的脂肪摄入量。
在这方面表现更佳的还有奥利司他,它能抑制身体对脂肪的吸收,脂肪进入肠道走个过场就排出体外。
而瘦素更是能够调整患者的肥胖程度,尽管依赖药物仍是大问题,但与性命之忧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这些药物投入减肥群众怀里后,那些优点顿时显得那么鸡肋。
化学制剂的毒性难以控制,不是成瘾,便是头疼腹泻,抛却毒性后药效却也成效寥寥,如安非他命、芬芬这类神效药都只能退出了历史舞台。
生物制剂本也是胖子们的救命草,但各有各的问题,如甲状腺素虽然能够加速脂肪转化能量,却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得不偿失;左旋肉碱虽然可以提高活化速率,却需要足量的运动;至于瘦素更是因为反弹问题打入冷宫。
除了这些正经的减肥药,也无非就剩一些欺骗人的玩意,如酵素口服,被胃酸消化掉的蛋白质根本发挥不出作用;又如传自日本的“神器”大麦若叶茶,其实不过是补充膳食纤维的青草水罢了;那些泻药、利尿素更是混淆减脂和减重的概念,将排水当做瘦身是活生生骗智商税。
无副作用的减肥药尚且不存在,躺着就想瘦更是痴人说梦。
胖子们又放不下吃喝的享受,又坚持不住每天的运动量,最后只得指责减肥药不能一劳永逸。
一夜瘦个50斤的梦想,大抵只能砍了一条腿吧。
*参考资料
The rainbow diet pills: there and back again, Neurofantastic.
ohen PA, Goday A, & Swann JP (2012). The return of rainbow diet pill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2 (9), 1676-86.
王立铭, 那些“要命”的减肥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5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