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你不了解的「烂片之王」王晶

王晶是香港邵氏电影片坊制度下走红的最后一个导演。他是香港电影叱咤风云横扫东南亚时期的弄潮儿,也是风雨飘摇遍地哀鸿的市场中冷静撑住的那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香港)影视界差不多每一个大风大浪,我都在,我都体验到了”。

9 岁读完四大名著,11 岁读完金庸全集,智商情商都很高的王晶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个天才儿童。19 岁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念书的他,为了帮母亲还赌债,加入了 TVB 的戏剧节目组。当时,王晶就以速度之快名震江湖。最快的一次是得到一个命令,两天后必须要上一个新剧。吃完午饭大约 14:30,王晶跑进房间,关起门来,谁都不要打扰,拿了几张稿纸,6 点钟开门出来。就有第一集了。

这在 TVB 是一个奇迹。

他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980 年代,他转战电影圈时,适逢邵氏,嘉禾,新艺城鼎足而立。王晶引领了粤语电影“赌片”风气之先,他与周润发,周星驰这两个香港当时最卖座的名字合作,分别拍出了《赌神》系列和《赌侠》系列。当很多人说他是“烂片之王”时,恐怕没有想到,最经典的几部“周氏”喜剧,《鹿鼎记》《整蛊专家》《九品芝麻官》背后都是王晶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手笔。

之后,他联手大佬向华胜出品三级片,捧红了邱淑贞舒淇翁虹朱茵等晶女郎。作为一个热爱自黑的导演,王晶常常客串猥琐油腻的胖子,以至于让观众弄假成真。但其实王晶是一个拥有“街头智慧”的知识分子,文化人。他的剧本结构扎实,对大众通俗地口味。甚至他的《精装追女仔》系列,不仅娱乐性很强,架构也很工整,我身边的不少编剧朋友都会把它当作教科书来研究。

王晶从第一天就拍商业电影。他说,“我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是比较不要脸,我们就往前冲,输了就输了,不怕,再来,就拼!冲上去,死了就死了,不管,先拍了再说。我就拍最大的商业片,你说我低级,我就卖钱给你看,那你说什么呢?”。2017 年他的《追龙》在国庆档不仅口碑爆棚,还拿下近 6 亿元的票房,王晶再次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

下面这篇文章长达 6000 多字,是我跟踪采访了王晶导演 3 个小时之后写成的,干货满满。


北京。深秋午后,王晶导演的越野车驶进人潮涌动的南锣鼓巷。细雨落在车窗上,划出一道道痕迹。这些年,他北上开发新的电影市场,还在北京安了家。他的商业手段和包装技巧依旧奏效,他却时常感到“不能像从前那般任性”。

司机提醒他,“到了”。王晶拉开车门,凉风扑面而来,他把黑色卫衣的帽子往头上一拉,下车了。他走进一座小巧的院子,跟七八个陌生人打招呼,落座。他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普洱茶,从容不迫地说,“有什么问题,你随便问”。

1

“第一天就决定做个生意人”

 

d23593e9c5d5c3ae7d04072e1fbd283d

王晶今年 62 岁了。为宣传筹备两年多,讲述一代枭雄跛豪与雷诺警长兄弟情义的新片《追龙》,他看起来脸色憔悴,十分疲惫。但他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将你一眼看穿。同龄人大多退休,王晶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他说,“我的整个生命中,5 个月不开工已经算最长了。而这 5 个月,我还在写剧本。”

王晶是香港电影工业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影四十多年来,他拍过 160 多部电影,监制的影片超过 100 部,高产程度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红到发紫的时候,这位出了名的“快枪手”,甚至创下了一年拍摄 7 部电影,18 天做完《最佳损友》的纪录。

他的传说至今被香港影人津津乐道,他也被人视为灵感创意永远不会穷尽的“智多星”。只是谁能想到,浸淫影视圈大半辈子的王晶竟从未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由于粗制滥造,拼凑桥段,在人物塑造与思想性上缺少深度,他也被称作“烂片之王”。

王晶入行的起因就是为了赚钱。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念书时,他的母亲欠下赌债。19 岁的他,一边念书,一边当编剧。父亲王天林的人生,也是他的一面镜子。这位热爱电影的导演,竟赚不到足以养家的钱,王晶常常感受到父亲的痛苦。他说,“入行我就告诉我自己,我爸爸是个很好的人,可是我不能学他,他太容易被欺负了。所以我就立志做一个不会被欺负的人。我爸爸以前在哪里被欺负的,我从哪里替他拿回来。”

讲起父亲的心酸往事,即使成名多年,王晶的愤懑之情也溢于言表。他从父亲的身上,看到了电影公司老板资本家式的残酷嘴脸,他看到唯有卖座和票房成功,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他说,“实在我爸爸是个特别老实的人,他真的是一个好好拍电影的人,可是生活把他压的很痛苦。一大家子人要他养是其中一个原因,然后他也没真正赚很多钱。他的努力没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那个年代的老板对一些有品质的导演干的事。”

所以,当他以电视剧《网中人》捧红了周润发和郑裕玲之后,就顺势从电视台转战电影圈。1981 年,开第一部戏《千王斗千霸》时,新签约导演王晶就找到老板邵逸夫谈条件,表示愿意接受全邵氏最低的薪酬,但他要求得到这部电影最高的票房分红比例。恐怕在当时的绍老板心中,王晶不过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头青。绍老板当即接受了这份战书,毕竟,一个尚未被观众熟悉的名字,票房失败的概率当然很高。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这部处女作一举拿下 500 多万港元的票房,王晶也因此顺理成章地分到了 25 万港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分红比例最高的前辈楚原导演,他分到过的最高金额也才 10 万港元。

在论资排辈的片场,“那种相互竞争,那种公司政治”,王晶统统都体验过。他学着适应游戏规则,不抱幻想。除了父亲王天林之外,王晶说楚原导演是他的半个师傅。“把他几十年在粤语片圈和国语片圈的经历,把他感受到的做人哲学全教给我了。”

这么多年来,楚原导演的肺腑之言他都倒背如流,“王晶,电影圈你就算拍戏睡觉,拍戏赌钱,拍戏泡妞,都可以!唯一一条死罪,就是不卖钱。”王晶曾经在不同的场合,把楚原导演这段肺腑之言讲给大家听。对他来说,金钱才是最真实的投票。再多的骂声,都抵不过票房真实。时至今日,他对这条游戏规则都极其认同,“对呀!你在片场干什么坏事,只要你卖钱,老板都不管。你只要不卖钱,就算是耶稣,你一样死。”

甚至就连当导演这件事情在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在这个行业里更容易赚到钱的位置而已。他说,在 1970 年代的香港做演员是不赚钱的,即使是许冠杰这样的大明星也不行。自导自演,是当时在香港做电影的唯一出路。

王晶说,“第一天我就决定做生意人。因为我很早就知道老板都在骗你,我入行的时候,他们把发行数字什么的都用手盖住不让你看到。所有看得到的,都是随便讲的。就好像布景板一样,只给你看到前面最好的一块,后面其实是用几根小竹子撑起来的而已。我当时就不愿意就听老板的,就看前面那布景板。我就爬上后面去看,到底是什么?我只拍了两三部戏,我就知道,我必须这样。”

2

“我们可以说是比较不要脸,冲上去,死了就死了”

 

a764d726a7bd775fb00edbdfb8744845

王晶四十多年的电影生涯,如同过山车般骤起骤伏。他是香港电影叱咤风云横扫东南亚时期的弄潮儿,也是风雨飘摇遍地哀鸿的市场中冷静撑住的那一个。用他的话说,“(香港)影视界差不多每一个大风大浪,我都在,我都体验到了”。

9 岁读完四大名著,11 岁读完金庸全集,智商情商都很高的王晶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个天才儿童。少年时代,他常去父亲所属的国泰电影公司片场玩耍,看爸爸拍《小儿女》,这是他的电影启蒙。父亲王天林一手带出来的徒弟,杜琪峰,林岭东,至今跟他有着兄弟情谊,“大家的感情很好”。这些电影圈的人脉,为他日后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星王朝”,成为行业投资人埋下了伏笔。不少影片,虽然没有挂他的名字,他都是背后的操盘人。仅此一条,就让他成为比导演拥有更大影响力的话事人。

及至他以编剧身份入行,因为怕别人说他“靠爸爸”,他就远远避开了电影公司,进入电视台为一档综艺喜剧节目写脚本。那时他每周工作 5 天,绞尽脑汁地想一些让人咧嘴一笑的小段子。这份依靠灵光一闪和急中生智的工作,他做了 5 年。这份工作炼就了日后电影江湖上的“快枪手”,他在此期间积累的弹药库还成就了他风靡一时的招牌喜剧。综艺节目对速度的追求,甚至内化成了王晶的生物钟。他发现自己的状态至今都“忍受不了用正常速度看书”。一本 20 几万字的书,他一天就看完。

在 TVB 的戏剧节目组时,王晶就以速度之快名震江湖。当化妆师拿着粉扑为他打底时,他闭上眼睛回忆,“最快的一次是得到一个命令,两天后一个新剧要上,必须要上。当时我二十几岁,第二天就把所有的架构想好。20 集的大纲我都在脑子里,但是当天就要有第一集。吃完午饭大约 14:30,我跑进房间,关起门来,谁都不要打扰,拿了几张稿纸,6 点钟开门出来。就有第一集了。”他睁开眼睛,得意地说,“这在 TVB 是一个奇迹”。

王晶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他记得在邵氏拍第二部电影的时候,张彻,楚原,李翰祥等上一辈的著名导演都在。“我差不多是现在剩下的导演里面,在邵氏原始的片坊制度底下走红的最后一个导演。”那段日子,他很开心,“每天早上开工,这些一代天骄,惊才绝艳的前辈,居然都跟我在同一个片场里面。当时他们都是 60 岁的人了,我才 25 岁。如果不说我是导演的话,他们看到这样一个小毛孩,就会觉得是个场记。”

他生逢其时地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980 年代,他转战电影圈时,适逢邵氏,嘉禾,新艺城鼎足而立。这期间,王晶引领了粤语电影“赌片”风气之先,他与周润发,周星驰这两个香港当时最卖座的名字合作,分别拍出了《赌神》系列和《赌侠》系列。当很多人说他是“烂片之王”时,恐怕没有想到,最经典的几部“周氏”喜剧,《鹿鼎记》《整蛊专家》《九品芝麻官》背后都是王晶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手笔。

很多人不知道,王晶开创的赌片风潮,其实源自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畅销书作家哈罗德罗宾斯的影响。哈罗德罗宾斯被视为美国文坛“一个极不寻常的现象”,这位没有读过高中的情色小说家,擅长描摹人性对财富,名声,性和冒险的追逐。二十几岁时,王晶在台湾买到了他全套小说的中译本。那些通俗故事,随后在他手中演化成许多部赌片,喜剧片和三级片。

我问他现在都爱读什么书?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都在这里了,我上中文系之前基本都读完了!” 作为一个热爱自黑的导演,王晶常常客串猥琐油腻的胖子,以至于让观众弄假成真。但其实王晶是一个拥有“街头智慧”的知识分子,文化人。他的剧本结构扎实,对大众通俗地口味。甚至他的《精装追女仔》系列,不仅娱乐性很强,架构也很公正,我身边的不少编剧朋友都会把它当作教科书来研究。

王晶从第一天就拍商业电影,“我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是比较不要脸,我们就往前冲,输了就输了,不怕,再来,就拼!冲上去,死了就死了,不管,先拍了再说。我就拍最大的商业片,你说我低级,我就卖钱给你看,那你说什么呢?”。他投资过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但他自己不拍艺术片。他也不理解那些出道就拍艺术电影的年轻人。在他眼中,这不过是自尊心作祟,当票房惨败时可以用“我拍的是艺术电影”当作挡箭牌。

3

“我知道那一天肯定会来,我只要活到那一天就可以了”

 

3ca472bd9dd0951fef2fa1defb5fde4f

到了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九十年代,王晶联手大佬向华胜出品三级片,捧红了邱淑贞舒淇翁虹朱茵等晶女郎,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永盛电影公司。

从 1986 年到 1995 年是港片独霸台湾市场,横扫东南亚的时期。当年台湾和香港分别拥有 5 条院线,排满档期需要 200 部电影。香港电影由此进入靠卖明星卡司赚钱的时期,“可以说,台湾是香港电影的奶妈。只要有几个大明星,比如说刘德华,王祖贤,就算故事乱七八糟也不管了,就先给 250 万,就开了。这些钱就已经够拍了一部片,其他的很多钱都先欠着,拍完了所有环节都慢一点,就赚了。”

王晶的好兄弟刘德华,首当其冲。“他根本没得睡,一天要拍两三组。来我这边,我一看,他都不行了。”王晶对刘德华说,“你先睡,拍到了我真没办法,我再叫醒你。”这种体谅和支持,成了他跟刘德华感情最好的时期。王晶说,“其他的导演,难得有一个刘德华,每个镜头都拍得很用力,他基本上就没的休息。直到我这里,让他先睡两个小时再说。可是他很厉害,他真的睡两个小时就龙精虎猛又跳出来了。”

不只是大明星,整个香港电影工业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开工。王晶说,“基本上剧组一个茶水,同时都有三四组戏。他的妹妹,他的女儿,他的弟弟,他的妈妈全跑出来了替工,根本神经病一样。”在这种情势之下,1993 年王晶拍了七部戏,还监制了 3 部。“有一大部分是被逼的,都是黑道老大,圈里老大。他们把演员都扣好了,所有演员就会问,谁是导演?当时差不多最红是我,都说王晶。”最疯狂的时候,他一天跑 5 个现场,“有外景,有内景,有床景,有实景,都有,5 组戏都是我的。”

随着 1997 年金融危机的出现,粗制滥造的港片失去了台湾片商的输血,一时竟没工可开。“大部分的人都很焦急,经常聚在一起喝酒骂其他人。所有人都埋怨别人,而不是去闯条新路。”王晶没有认输,他拼了好几次,先是投入大成本拍《风云》,又用《古惑仔》顶了 5 年。“我知道那一天肯定会来,我只要活到那一天就可以了”,王晶身上有一种历尽沧桑的乐观,他说,“你是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看你高歌猛进的时多么好。一个男人价值在于低谷还能撑住,这样才是有价值的男人啊。”

难怪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吴思远这样评价王晶:“90 年代后香港电影逐渐没落,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别的出路,只有王晶坚守香港,什么烂片都接,不敢说大赚,至少回本,你们觉得没什么,可他养活了多少没工开的香港电影人?”

然而,没有人可以逆势而为。港片在 2000 年遭遇了全线溃败。没有新戏接上,王晶感到无所作为,“那时候我完全不愿意留在香港,我就到内地拍电视剧嘛。当时我就做了《天下第一》《小鱼儿与花无缺》《雪山飞狐》,差不多 10 部剧。”以电视剧起家的他,并不觉得重拾老本行就跌份。靠电视剧维持住了局面,令王晶有资本东山再起,2008 年左右他发现内地的电影市场成熟了。于是,有了后来票房高达 25 亿元的《澳门风云》系列以及今年投资过 2 亿的大制作《追龙》。

浸润在粤语文化圈中,王晶觉得每个人心目中的港味是不一样的。他体会的香港味道,“是(不论)怎么样快意恩仇,怎么样的不择手段,每个人心目中都还有一个义字。我就是这样。”

他理解的香港是要求速度的,“很少人有内心去慢慢做一件事,我已经算是退后一步看全局了。”他做了一个翻书的动作,“往前冲,冲冲冲。好跟不好,翻页。又一页了,又一条好汉,这就是香港电影”。已到退休年龄的他,把成败看得淡了。他偶尔会怀念刚出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对面的庸晚山房跟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吃烧乳鸽。如今那个粤语片取景最多的茶座,那处大家都认得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原文首发于《时尚先生 Esquire》杂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52565.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