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耀东
编辑 | 太喜
“过年回家”一直是个温暖的词。但越来越多年轻人不这么认为了,在他们看来,“过年回家”是一种负担、烦恼,是想要“躲”过去的7天。
在知乎“过年不想回家,为什么?”的提问中,有1902个回答,近5万人赞了下方的回答。上流君找了一些同样害怕过年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故事里,可能也有你的苦衷。
“不想回家,家里都是负能量。”
——小陈,25岁,女,北京自由职业者,家乡:河北某县城。
每次回家之前,我都要花一段时间做“心理建设”。
我家庭环境不怎么好,父母基本天天吵架,主要是因为钱。
有一年过年,我姥姥生病住院,我妈要在家里拿钱给姥姥看病,我爸就开始嘀咕,说为什么我舅舅不拿钱。因为老人家生病赡养的问题,每次都要吵得天翻地覆。
父母相互指责,两个人像仇人一样。我从我妈嘴里,听到的都是我爸的坏话,在我爸嘴里,听到的也是我妈的坏话。
为此,我大学就一定要考去外省,工作去了北京,不想回家。
每年回家,我爸就要跟我计算今年用了多少钱,哪哪的人情用了多少钱。
刚毕业那会儿,有稳定工作,还被父母强制要求每月往家里打钱。去年,我选择了自由职业,这让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很丢脸。
越长大,越发现跟父母的三观不合。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总想办法说服我离开北京,回家发展。他们不认同我的选择,每年都要说谁赚了多少钱,谁又考上了公务员,从来没有尊重过我自己的想法。
不仅如此,我还要接受亲戚们的“道德绑架”,接受他们思想的洗礼。如果反抗,后果更严重,只好耐着性子听着,每次好脾气都要被磨完。
他们不知道,我自己写公号偶尔帮朋友做个设计,不比之前有工作挣得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在外面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家仿佛倒退二十年。
一年积攒的正能量,回趟家全部用完。
“过次年太累了,比上班还累。”
——甲壳虫,25岁,男,深圳程序员,家乡:云南某小镇。
自从上大学后,每年只回一次家。
我家在云南小镇,没有高铁,离昆明也远。每次回家都要先高铁或飞机到重庆,然后再坐大巴回家。路上就要耽误一天,回家后也马不停蹄,叔叔、伯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都要走一遍,基本上每天都很忙,没时间歇脚。
过年一共回家六七天,有七八家亲戚要拜访,时间怎么够用呢?
之前假期都是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个懒觉,现在回老家,甚至比工作的时候起得都早。我妈7点叫我吃早饭,说过了8点不吃会得胃病,起来后要不就准备去亲戚家要不就等待亲戚上门,关键见了亲戚还要说话。
有时候我觉得,我在家几天说得话比工作一年说得都多。
好不容易等到回去工作了,前几天身体仿佛被透支一样,怎么都休息不过来。
我不想回家,但不得不回。
“穷。”
——熊先生,26岁,男,北京互联网从业者,家乡:黑龙江。
研究生毕业一年,今年的主题是“吃土”。年终奖还没发的时候,我已经在计算这笔钱应该怎么花了。
要给自己父母买点礼物,还要给女朋友的父母送点心意,爷爷奶奶那边要包个红包,还有家里的小孩子们,每人也要包个红包。过年前就是情人节,要给女朋友买礼物。年前我妈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一定给自己买件新衣服,说第一年工作回家,要跟之前不一样……
幸运的是,要是给自己买件便宜点的衣服,年终奖刚刚够用。
小时候还挺喜欢过年的,因为可以收大人的压岁钱。现在才知道过一次年压力有多大。
哦对,今年的票也很难抢,往返各加了50块的加速包才买到票。
春节真的是一年最矛盾的时刻,回家很难,但也没那么想回家。
“朋友都在外面,回家太没意思了。”
——梨子,24岁,女,北京互联网从业者,家乡:河南。
父母从来都重男轻女,所以我对“家”没什么概念。
自从小学后就开始读寄宿学校,基本上也就放假回家。回家挺没意思的,没人跟我玩,读书的时候玩得好的都天南各北,工作后玩得好的又都不在一个地方,所以在家的时候就自己窝在房间看电影打游戏。
不过自从大二后,我就没有回家过年了。
对我来说,过年的意义是“回家看父母”,那也不一定非要过年才能见。
自从不回家过年感觉世界更大了。2013年我在天津过年,2014年去了东北,2015年在北京朋友家,2016年在贵阳,今年我准备去安徽和四川。
既然回家没意思,那为什么不找点更有意思的事情呢?更何况,对于已经工作的我来说,假期真的很难得,要把假期用来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
“回家后很孤独。”
——吉冈众,25岁,男,北京互联网从业者,家乡:山西。
我的烦恼不太一样。每次回家我都感觉特别孤独,跟所有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法交流。越是人多聚在一起的时候,越觉得格格不入。过年这几天,这种感觉被放得更大。
我是个家庭观念很淡薄的人,大学刚毕业时就被催婚了,我不想结婚,态度特别强硬,所以后来也不提了。可能是因为态度过于冷漠,家也失去了温度。
讲个我前几年过年的时候遇到的事情吧。有天看电视,节目叫《中国人的一天》,讲得是一个卡车司机画画的故事。司机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但是从小喜欢画画。有次在高速上开卡车遇到刹车失灵,差点死去的他参悟人生意义,重新捡回画画的爱好,十年后,他被国际上有名的艺术家赏识,并在荷兰开了自己的画展。
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有个姐夫来拜年,他看了一会儿,说:“这些画画的纯粹就是浪费粮食,成天正事不干。”就在他说这句话的那个瞬间,我清晰感觉到,在他的价值观里,人是分“等级”的。
他开钢材厂,从家人的理解来说,他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是上等人。而我这种和女孩住在一起,不结婚,北漂,每个月一分钱攒不下来的人,则很下等。
记得我小时候,每天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听到的总是父母相互抱怨单位领导、抱怨同事。每次带我去买菜,都会说你以后不好好学习就等着卖菜吧。他们一点都不会累,甚至能连续抱怨三天三夜。
15岁的时候我就离开家去了很远的地方上学,远到坐火车要3天。之前想着起码过年回去还能吃点好的,后来知道了,世界这么大,好吃的哪里没有呢?而关于你的所有变化,家人都不关心,因为你早已不在他们的利益链条中了。他们不需要你,你也不再需要他们。
我的孤独,家里人从来都不懂。
“过年就是攀比,比不上就开始吹牛。”
——小叶,25岁,男,某二线城市公务员,家乡:广东某城市。
我和父母在同一个省,不同市,算是离家近的。
每年过年回家永远不变的项目就是“攀比”。
一般家长聊天的时候都说自己孩子年薪多少,工作福利多好。有些其实混的不怎么样的,过年回来也会吹牛一番,好像自己过得还不错的样子。我比较反感这种场面,每次都不会太插话。
同学聚会就更明显了。有几个混得不错、已经自己开始当老板的同学讲话都是几百万、几千万地说,女同学之间不是说老公就是谈孩子。大家互相都憋着一股劲,看看谁过得更好。
每年都一样,听他们说些没有营养的口水话,倒不如用这些时间学点真本事。
过年的同学聚会,简直就是人性丑陋的表演舞台。
“怕一回家就被催婚。”
——源源,27岁,女,北京,家乡:山东
过年意味着又长大了一岁,按照之前的“惯例”,回家吃完第一顿饭后,父母就轮番上阵,各种讲道理催婚。我妈甚至威胁我说:“没有男朋友就不要回家了。”
我挺害怕每年回家父母那期待的眼神的。他们最希望我突然告诉他们:“我要结婚了。”在他们看来,最好连恋爱都省去,直接领证结婚。
除了父母,还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问询”。
上门一个亲戚就问一句“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表面上是关心,但其实全是添堵。在我们老家,姑娘25岁结婚都算晚了,更何况我都27岁了,连个稳定的男朋友都没有。
最恐怖的是每次出门遇到熟悉的人,也会很尴尬的问一句“今年带对象回来了没”。所以每次回家我都不想出门,但是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朋友和亲戚上门来问我,每次都要强颜欢笑地回答,很累。
即便是不回家,父母也会打电话来“催婚”。他们每次都能得到最新“情报”,谁谁谁订婚了,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都生二胎了,每次都苦口婆心的跟我描绘结婚生活的壮丽景象。我早就没了联系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也是他们拿来说教的范本。
因为我不结婚,已经成为了父母的心病,家里人甚至觉得我不正常,父母也因此感受到了压力。已经被催婚三年的我害怕过年,更害怕回家。
在我这里,这终究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 ◆ ◆ ◆ ◆
每个害怕回家、害怕过年的年轻人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以往“过年”是家人团聚、阖家欢乐的节日,但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年味却淡了。也许,我们也不是真的不想回家,而是害怕失望吧。
喜欢过年的小孩子长大了,成了害怕过年的大人。小时候简单的快乐没有了,烦恼却增添了很多。
你呢,买到回家的票了吗?
来源:15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5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