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电影《让子弹飞》豆瓣有8.7分,票房也有6亿多。很多影评人都说它很重要,是姜文照镜子式的作品,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痴迷自己在影片中的倒影。
片子是姜文信奉精英主义,英雄史观的极致体现。
英雄史观在思修课上又被划为唯心主义历史观。信奉的是历史是由个别杰出人物创造并主宰的,而否认平民群众在其中的作用。
其中的集大成者是一百年前的尼采和他的超人主义:
“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平民群众则是“奴隶”和“畜群”,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
《让子弹飞》最生动传神的设计是,姜文饰演的假县长张牧之是个完美且绝顶聪明的人物,他能够猜到身边恶人的下一个动作,随便动动手指头就使他们计划落空。
在他的故事里,平民们都是懦弱、弱智、多疑、愚昧、麻木的,像是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和未来的羊群,只有跟随着假县长的号召才能终结他们一成不变的无聊、被压迫的凄惨生活。同时平民们也成为了姜文饰演的假县长推翻黄四爷统治的工具。
《一步之遥》里他又讽刺公众是群氓,只愿意听先奸后杀的色情故事而不愿意听真相。
导演的影片也是他们本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延伸。姜文生活中就多次发表过别人是弱智相关的言论。女记者提问时说杜可风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他就打断回怼女记者很弱智。
他本人也被奉为媒体们最头疼的采访对象,最爱打断和反怼,并给记者们上课,摆出一副教育全世界的架势;
《一步之遥》在网络上评价不高,他就评说差评让自己看到了盲从和极端,还讽刺观众是猪,自己干了包饺子喂猪的事儿;
这次《邪不压正》里用史航扮演的太监做影评人,揶揄“影评人评电影是太监谈性爱”,是取自他十五年前的言论。
这些年站在风口浪尖,姜文俨然活成了自己心中那个特立独行的“超人英雄”。
<1>
日天日地的姜文只承认服过两人,一个是毛领袖,他是整整几代人心目中的英雄。
拍《有话好好说》时,他的临时住所的写字台上、洗脸间、床头,所有可以放书的地方,都放着与“毛”字沾边的书:有《毛泽东选集》,有研究毛泽东的书籍,还有毛泽东喜爱的书——《容斋随笔》。
据说现在他的房间里,除了孩子的照片,剩下的还有毛领袖的绣画。
另一个是同学英达的父亲英若诚,这个更多的是感激。当年,姜文还是小姜时,因为学业不好考不上普通的大学,是英若诚建议且一手调教培训他,助其上的中戏。
姜文考上中戏胜在朗诵选题——契科夫的《变色龙》。据他的老师张仁里教授说,当时没见过敢用契科夫小说的,觉得此人有点文化素养,力排众议破格录取。
而敢于朗诵契科夫正是来自于英若诚的点拨。英若诚是清华大学外语文学系毕业,对外国文学无比熟悉,文革后补发工资,他的第一笔钱就为儿子们买了契科夫等人的著作。
小姜考上中戏那年,英若诚是北京人艺副主任,几年后官拜文化部副部长。
如果现在拉着55岁的姜文,回首过去的半生岁月,他会告诉你成功很容易,37岁前不知道什么叫做坎坷。
10岁跟着父母迁到内务府街上的总政大院,结识了一帮同是大院的小伙伴,这帮小伙伴成了他一生的合伙人。18岁考上中戏,毕业就分配到青年剧院,两年后被大导谢晋看上出演《芙蓉镇》,实现名利双收,自此一路绿灯。
《芙蓉镇》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一部绕不开的作品。最早剧本在北京的圈子没人敢接,才流到上海交给了沪圈脊梁的大导演谢晋。
谢晋先是定了女主刘晓庆,又眼光毒辣地挑选到了毕业不久的姜文。
片场里,谢晋在拍摄期间允许小年轻姜文参与电影意见,并对此大加鼓励。刘晓庆对小8岁的弟弟很是照顾,更是不惜婚内出轨,这也有了后来刘晓庆当时老公陈国军的“捉奸”往事。
<2>
“确实是啊!你们上海这女的都不给男的花钱吗?那你们太落后了!我们北京从来女的都给男的花钱,而且我是吃软饭出身的!”
王朔在和曹可凡谈话时无比骄傲。
其实,回首王老师的半生情事,他也就只用过徐静蕾送的一套房子。这更像是反哺。
这种事儿放在姜文和刘晓庆之间就十分应景,两人结识时姜文还只是个不出名的小演员。刘晓庆彼时是最当红的艺人,相当于今天赵薇级的国民度加范冰冰级的话题度再加章子怡周迅级的演技。
年轻男演员的际遇神奇程度丝毫不亚于女艺人。黄轩因为好姐姐蒋雯丽搭上了郑晓龙和《红高粱》,自此摆脱小透明的烦恼,被冠上资源咖的传说;吴亦凡结识好姐姐徐静蕾后,身边多了不少京圈大拿,更是有了叫板韩国东家的底气;梦秋家的品牌数亿赞助《跑男》后,代言人好弟弟鹿晗也成为了节目的常驻,国民度大涨。
《芙蓉镇》后,刘晓庆的两部电影《春桃》和《大太监李莲英》,都有带着这个弟弟。
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纷纷出头开始执导,不甘落后的姜文也开始筹划自己的首部电影作品。
给他最大助力的就是刘晓庆和王朔。刘晓庆陪着他找小说,看上过池莉的《你是一条河》和苏童的《红粉》,种种原因终没有成行。直到91年底,邻居王朔的《动物凶猛》。王朔虽然没答应给姜文做编剧,倒是没少给他讲述小说的背景、原型,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处理一些事件,以及模糊掉了哪些事件,在隐喻什么。
刘晓庆为了小男友也是操碎了心,拉着她的小文文将小说《动物凶猛》改名《阳光灿烂的日子》,又亲自担任监制,帮忙挑选了包括宁静在内的一众主创班底。电影的启动资金是刘晓庆帮忙拉来的,超出预算后,也是她用自己的信用和名气四处拜码头拉资金。这才有了姜文施展才华的平台。
可惜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上院线前,两人就分了手。
这也是姜文最冷静克制的电影。一来是王朔的原著刻画入骨,二来故事本就是发生在姜文自己身边,填充生活细节丝毫不会尴尬和疏漏。
比如电影中马小军父亲长期征调外地驻扎,母亲脾气暴躁整天打骂她;因为妈妈的家庭成分影响父亲升迁;还有小伙伴们爬烟囱等细节是结结实实发生在姜文的生活中的。
当然还有撬开父亲的抽屉,偷出功勋章,挂在夏雨饰演的马小军黑瘦的胸口,这都是王朔书中没有的。
<3>
37岁那年对姜文来说,是冰火两重天的一年。
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对大院子弟在动荡十年的描述,以及自己青春岁月的记忆。那么,他第二部片子《鬼子来了》则是拉着其奔向精英主义的核弹。
《鬼子来了》是姜文对愚民批判和讽刺达到第一个顶点的作品。这部片子曾被封杀了很多年,姜文也被禁止拍片5年。
当时电影局给出批复是:
“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中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同时又擅自增加多处台词和情节,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唯一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军的还是个招村民讨嫌的疯子),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指出电影的立场有问题的不止电影局,还有剧本的原作者尤凤伟。
被誉为现实书写者的尤凤伟直接打官司起诉,“电影对原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原著刻画的奋勇抵抗侵略的故事,却被提炼为了农民愚昧,战争荒诞”。
顺便推荐大家看下尤凤伟的原著《生存》,是赞美人性,平视平民阶层。而不是相反。《生存》的根本是饥饿,一切都建立在饥饿这个主题上,是源自真实的故事。
《鬼子来了》拿了包括戛纳评委会大奖在内的不少国际大奖,姜文享誉国际。据当时媒体说这部片子讽刺俯视中国国民、批判其劣根性,在日本国内评价也很高。还拿到了日本的每日电影奖的最佳外语片奖。
《鬼子来了》收获掌声后,大院子弟的姜文彻底奔赴了精英主义的康庄大道。也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讽刺和挖苦情节的设置。
<4>
37岁后的姜文,才真正地迎来了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事业和感情上都是如此。
封杀期间不让执导电影,姜文就去新人导演的电影中做监制和主演。信奉自己是影视界超人的他,和同行也是干仗不断,收到来自同行的板砖和唾沫。
《寻枪》后,被媒体怀疑架空新导演陆川,还传出了陆川哭着向王中军打电话的段子;
《天地英雄》又被日本人中井贵一指责不尊重导演,过于自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爆料和新人导演徐静蕾僵持不下;
《理发师》和导演陈逸飞闹崩也是鸡飞狗跳,甚至还出现了实名爆料他“气死”了陈逸飞的消息。
解禁后执导的首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涉及文革,为了规避审核变成环形故事结构的讲法,又遭遇票房滑铁卢。
这些年关于姜文如何天才,如何对片子的质量要求精益求精,网上总是流传着各种毒鸡汤。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头几分钟机场送别,素材拍了三个多小时,宁静摆床头一张照片,拍了23040张;
《太阳照常升起》中几百只飞禽走兽,毛色质感都被姜文改过。剧中的藏式房屋、鹅卵石和红土,都是从千里之外用卡车和铁甲船运至外景地;
《一步之遥》火车戏,要求布景搭得不像火车,又要比火车还火车。火车上要有金色沙滩,试来试去,最后拉来几卡车玉米磨碎,才达到姜文所要的温暖;
《邪不压正》里,为了拍出彭于晏在老北平屋顶的跑酷感,姜文在云南建了4万平的房子。
……
姜文前段时间还在《圆桌派》上配合着鸡汤累此不疲,“我拍电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预算”。这要是被哪个新导演学去了,是要命的啊。
《邪不压正》上映时,炮爷特意留意了下片头的出品公司名单,发现几乎全是新公司,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了。
食尽鸟投林。姜文身边的老板们纷纷用他们的脚投票,走了一波又一波。
除了自家的公司,再次出现在出品名单里,好像就剩下英皇和杨受成了。只是不知道杨老板再次亏本后,会不会怀念故去的两位神算子陈伯和白龙王。
比如华谊兄弟没有出现,《鬼子来了》之后,他们再没有碰过姜文的电影。公认的好项目《让子弹飞》,王中军中磊兄弟在筹备期就有入份的机会,他们拒绝了。
不差钱的中影和上影也消失在大屏幕里。
万达影视和老猎手宋老板北京文化团队,估计是吃了《一步之遥》的亏,也没再来。
就连姜文多年的好友兼搭档资本大拿董老板,携手宋老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邪不压正》同档期对手《我不是药神》的片头。
早在2015年,姜文多年的好友兼搭档资本大拿董老板,转身捧起了徐峥和宁浩,用他的操盘能力帮助两位新导演低价吃进欢喜传媒的股份,并送上二股东的身份。一周时间徐宁两人净赚15亿港币。
和董老板合作近20年,姜文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徐峥和宁浩的作品精英性和讽刺性或许不比姜文,但是他们走的是平民路线。外加两人做监制肯放手,给予新人导演足够的尊重,和当年姜文对陆川和陈逸飞截然不同。
<5>
上个月上影节后,《让子弹飞》里用台词高喊要挣富人的钱、要站着挣钱的自信姜文不见了,他的焦虑溢满了屏幕。
这次《邪不压正》他跑了比原来多出很多的宣传,也罕见地开始配合起了媒体,甚至在节目上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辛酸故事。
简单评论这次《邪不压正》成片:质量不高,主角人设前后混乱,想表达的很多,却破坏了基本的故事逻辑。
电影外俨然形成了一部荒诞的戏剧。《邪不压正》里嘲讽着影评人是太监,上映后宣发花了大价钱请一大帮影评人去古北水镇,还找了一帮影评号说《邪不压正》是好片子。
精英主义和超人主义的领袖尼采,在生命的尾段,希望重塑新的哲学和道德秩序,为自己的精英主义和超人理论铺路,一气呵成留下了很多著作。作品夸张且具有批判性,想要鞭策众生。表达很多,但是逻辑无法自恰。
尼采去世后,有了个狂热的粉丝,超人主义响当当的继承者希特勒,他的粉丝群体德国日耳曼人们也信奉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低劣的人群难以理解他们的领袖。
让炮爷想起身边狂热的姜粉小孙几天前的朋友圈:
“连《邪不压正》都不会欣赏,真没文化”。
来源:深度八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7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