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用银子买东西?
由于各种电视剧小说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在古代用银子买东西是很正常很方便的事。去酒楼吃饭,顺手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结账。“不用找了!”何其潇洒!
但问题是大多数时候,古人还是没有那么潇洒的。拿银子买东西也是需要找零的。所以这找零应该怎么找呢?
古代的铜钱一般是由官方发行的。虽然成色大小不一,但多少还算有个标准。但金元宝、银锭子之类的贵金属是谁都可以铸的,还可以按自己喜欢,铸成各种形状。
这日,宁府中尤氏正起来,同贾蓉之妻打点送贾母这边针线礼物,正值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说:“兴儿回奶奶,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说着递上去。尤氏看了看,只见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尤氏命:“收起这个来,叫他把银锞子快快交了进来。”丫鬟答应去了。
以上文字引自红楼梦。由文中可见,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过年会自己铸金银锞子,也就是各种花式小金银锭作为压岁钱。这种锞子也不一定都是固定重量的,但当然都是可以花的(不过金的花起来麻烦些)。即便是银锭或者元宝,也只是一般为了方便而铸成固定重量。但官方民间各铸各的,不存在什么标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的法定样式尺寸,也因此不存在我用十两银锭买六两银子的东西,找回俩二两银锭之类的。
既然没有方便的标准零钱,那要怎么找零呢?
这个过程说起来有些复杂。首先,比如您拿十两的整银锭去店里,买价值六两银子的东西。一般靠谱店家首先要用戥(音等)子,也就是专门称金银的一种小秤,来称一下是不是十足十两。毕竟您要是故意铸个九两半的锭子,光凭肉眼咱也看不出来是吧?确定了分量以后,账房还要先小人后君子,先用夹剪把这个银锭从中间一夹两半,以确定您没有在里头夹铅条之类的东西滥竽充数。这个夹剪就是专门夹银子用的工具,类似图中这样,口小臂长,使得上劲。
(没有夹剪的图,找了个现代的修枝剪。原理一样)
即便有夹剪,夹银子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夹剪的一侧要固定在桌子上(所以夹银子这件事必须在账房进行),然后人按住另一侧的把手使劲,有时候还得整个人坐到上面去。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意外——夹手啦,银子崩飞啦,人从把手上摔下来啦……所以在古代做账房也要有把子力气呢!
(使用夹剪情形想象图。实际上这是在做竹升面)
好了,现在店家确定您给足了十两银子,并且没有掺假。这时候要怎么找零给您四两银子呢?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刚才那一剪子正好把银锭夹成一块六两的,一块四两的。但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店家再把夹好的两块银子一称,嗯,一块六两六,一块三两四。得,您先把三两四这块收好喽!然后账房再在抽屉里翻翻碎银子,拣一块三钱一的,一块二钱六的给您。当然,全过程都要当着您的面用戥子称过。从上面可以看到,新银锭也好,元宝也好 ,基本上在第一次使用时就会出于防伪目的而被夹烂,以后只会根据需要越夹越小。所以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都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散碎银子。好了,现在找给您的零钱加起来有三两九钱七分了。下剩的三分银子,实在找不着碎的了,想要刚好夹出一块三分的银子来更难(二三分基本就是散碎银子的极限的,再往下就得回炉重铸了),于是这部分就按照当天的银钱比价换算成铜钱补给您。
嗯,是的,银钱比价是在不停波动的。虽说官方有指导价,但这个指导价有时候也未必就是整数。而民间汇率一般就更加灵活一些。总之,您吃个饭都跟换外汇一样,算去吧!
如果您有朝一日有幸穿越了,花用银子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这还没考虑银子的成色,斤两大小的差异,铜钱的成色大小之类的复杂问题。当然,我还是衷心希望您在那边能够财大气粗,回回“不用找了”!
参考邓云乡《红楼识小录》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8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