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虫的微博
2003年4月5日,继一天半前美军突袭攻占巴格达国际机场之后,出乎全球所有军事评论家意料之外,几乎没有传统陆战的攻城的准备阶段,美军步3师2旅64坦克团1营不到一千名官兵奉命直插巴格达市内。由于伊拉克政府此时还坚称美军所谓“攻占机场”这事根本不存在,巴格达市民根本不知道美军已经打到眼前,甚至还在路上开车,莫名其妙就当了枪下亡魂。在冲进市区打响第一枪之前,先头坦克炮手在瞄准镜里看着几百码外的伊拉克士兵聚坐在一起悠闲的喝茶,有些难以置信的询问车长自己是否应该开火。在后继的战斗中,一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被火箭弹命中侧后趴窝,美军一开始试图将其拖走,但考虑到对速度的拖累而最终放弃,并将其炸毁,留下了“艾布拉姆斯”战史上第一次被迫抛弃的纪录(题外话,当然后来这个纪录被沙特屡屡刷新)。这次战斗让全球军事评论家相当震撼,对伊拉克军队的低能也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回头看看,在伊拉克当时政治挂帅的思想下,为了鼓舞士气,避免给领导坏消息,连搞清对手究竟在哪都成了禁忌,于是上下都以为敌人尚在几百里之外,知道情况的也不敢讲,结果美军攻来时大眼瞪小眼——民间交通都未管制,又谈何布雷掘壕这些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防御布置呢?站在今天回顾历史,必须承认客观上的“科学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但主观上的“实事求是”才决定战斗力是1还是0。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