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帝:这季《歌手》常规赛结束了,写了一些个人感受。
1、这季似乎让非节目核心粉之外的广大观众感觉“无趣”,认为演唱平庸,选歌无聊,收视率也体现了这一点。我想问题是出在“原创季”这个招牌上,节目的初衷是想鼓励原创,不止是翻唱他人,让观众听到一些新鲜的作品,但事实是大家都纷纷选择了自己的老歌来唱,结果比翻唱更“陈旧”,完全与主打原创的初衷背道而驰,唱歌综艺最适合的方式是以个性化的演绎与改编去呈现一个大众化的作品,但这季恰好相反,是以常规化的演绎去呈现自我甚至冷门作品,既不新鲜,还很陌生,我想在一开始,就应该把原创的范围限定为可以演唱自己的“新”原创才恰当,起码占着一头。
2、从选歌角度来说,是杨坤与吴青峰相对最有看点,杨坤在选歌与改编上最用心,呈现出的音乐元素最丰富,但是音色与演唱习惯不被大多数观众接纳,直到临近节目尾声风评才有所扭转。吴青峰完全是以做唱片的思路在比赛,中后期很多选歌与编曲都不适合竞技,刘胡轶的编曲也不是喜闻乐见的“炸场”的类型,而是内敛、文艺又精巧的风格,也属于唱片思路,因为比赛型的“炸场”编曲往往并不适合单曲循环。
3、齐豫的表演保障了节目的艺术性与严肃性,但是会让很多人感觉无趣且老套,她因为受李泰祥的影响,对作品的要求极高,追求完美,拿出来的作品必须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与大众的严苛考验,要经过十分严谨且精雕细琢的打磨,所以她基本不唱新作,紧迫的改编与尝新也许自己难以接受,然而她深厚的语感其实唱什么样的歌都不会差,就拿《祝我幸福》来说,同样演绎得很美,在节目尾声才翻唱年轻歌手的作品实在是听众的损失,因为在其他场合更难有机会听到了。
4、补位与踢馆歌手的乏善可陈,就拿上季来说(总是到了下一季才能觉出上季的精彩),龚琳娜的补位可与腾格尔持平,但杨乃文完全不适合比赛,波琳娜的技术可与Jessie J一战,但是呈现出的音乐情感比Jessie J更隔阂,展示出的音乐风格比Jessie J更陈旧(当然一个是真陈旧,一个只是假陈旧),踢馆歌手更是被迫顺应着时代与流量,无论是补位还是踢馆,都与华晨宇与KZ谭定安的表演差距很大。
5、最后聊一聊刘欢老师。
刘欢老师是我很尊敬的歌手,也是无可争议的歌王人选,但这一季无论是从现场投票还是网络反响来看,都有些“高开低走”,这不完全是曲高和寡的原因,这一季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他整体呈现出的是旋律晦涩、作品冷门、情感淡漠、重形式感、虽然曲风多元但是演唱保守的表演。即便是那些老歌,他也都普遍选择了降调演绎,像上一级总决赛上《凤凰于飞》那种“光明洞彻”的高音这一季再没有听到过。当然不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似乎难以听到刘欢老师真正的内心与表达,那些结构突出、调性艰涩、音程复杂的作品下面,究竟埋藏着怎样的衷肠与情感,是什么样的感触与思想值得去用如此复杂的形式去抒发,又是怎样的内在情思撑得起外在复杂的建造而达到内外的浑然一体?
我记得很多年前,李皖老师评价刘欢时说,作为一个更高意义上的歌者,在抒发个人心声方面,刘欢是欠缺的。而刘欢老师对此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把音乐当成自我倾诉的载体,在崇高的“音乐”面前,那点小小的个人心声微不足道。
我想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与时代以及个人的塑造与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大陆乐坛是一个环境与体制都十分特殊的地方,一位歌手的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艺术评鉴卓越、体系完整且具有深刻人文价值的专辑作品,而是有着更多复杂且多维的成因,刘欢老师如今在内地乐坛仰之弥高无可撼动的地位,与时代紧密相连,他准确地卡在了大陆乐坛的各个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的重要节点上。
在他刚出道之时,是内地流行音乐最早的一批中坚力量,集体封存的创作欲望需要被挑中的个人来表达,集体压抑的情感需要被个体的声音来点燃,可谓鸿蒙初辟,一夜爆发;在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电视媒介是制造全民影响力与作品传播的最大力量,他依靠众多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歌曲拥有了深入人心的国民度与巨大感召力,虽然他与崔健的年龄相仿,出道时间也相近,但是感受到的绝对是不一样的时代;九十年代末,他是体制内外、学院与流行、官方与民间的重要桥梁;00年代初在内地乐坛大规模模仿港台举办现代音乐颁奖礼时,他又是用来保障颁奖礼权威性与含金量的稀缺人物,获得了不少“最高成就奖”;08年奥运会,他站在最高舞台,世界瞩目;10年代初在大陆宫斗剧集中爆发之时,他依靠《甄嬛传》原声展示出了潜修多年的音乐功力与艺术修养;随后在由《中国好声音》开启的音乐综艺全面来临的时代,他成为几大音综中最为服众的前辈与导师……
刘欢老师自己也曾说过,他非常幸运,人生一路顺利,没有风浪,所以也并没有什么想要迫切表达的心声。我想这种顺利是平凡人生的幸运,却是艺术家在幸运里的一点遗憾。
在他如今的音乐里,你听不到强烈的人生冲突与困境、冲破困境的渴求与欲望、个人实现的理想与野心、以及要记录与阐释时代的使命感,然而这些东西,却是一位歌手最能感染到大众的“生命力”的所在,在当下火热的那些蚪音神曲与网红歌手身上,那些音乐,尽管荒腔走板、技术低劣,但是那些发源于民间的浓烈生命力,那些强烈渴望着改变人生境遇与获得关注的野心与虚荣,都是激发他们的音乐里最能煽动人心的能量,更有趣味的是,昔日的不少曲高和寡的严肃艺术创作者,在这个流量时代却纷纷放下身段,进行着各种神曲与通俗文化的创作,然而刘欢,那个曾在八九十年代具有巨大号召,能代表最广大人民审美与传唱度的国民歌手,如今是早已不需要这种全民认同与群众的喜闻乐见,因为他早已拥有过,他如今已进入到审美的象牙塔中,乐理的沙龙屋里,形式的高楼阁上,再没有任何动用起个人的澎湃情感向社会主流文化、大众心理与某种文化取向掀动起浩大感召的激情与欲望。
因此你会明白为何刘欢认为一个更高意义上的歌者在更宏大与崇高的东西面前,应当把个人心声看得很小,就像这期播出的花絮,他在上周动了一个大手术竟然鲜有人知;他淡化个人情感,追求音乐背后的理性与规则;他毫不激进,演唱保守却稳定,记得某一场唱完时他对李锐说生怕唱错,让人想起高晓松说给刘欢录音时,他唱一百遍也是一样,没有惊喜但也绝不会出岔子。这些也恰与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取向相契合,因此在这个国度,当需要一位歌手站在世界瞩目的最高点代表大国发声之时,一个疯狂、激进、桀骜不驯、充满批判精神的艺术家不可能,一个感性、自我、心思柔软、情感泛滥的艺术家也不可能,而刘欢,他品性高尚、内心强大、素养扎实、气度儒雅、以大局为重并拥有强大的民众号召却是最好的人选,他所呈现出的气质与精神都与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取向互为映照,当这个时代与集体成就了他的地位与名望,个人也交付于时代同样的私人情感、小我与利己之心。
我没有资格评判刘欢老师与李皖老师的两种艺术观的高下,但是有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当你付出的是情感、生活与真挚的心,你收获到的是喜悦、眼泪以及发自内心的感动;而当你付出的是逻辑、理性、技术与标准,收获的是钦佩、尊崇与不明觉厉的敬畏。
我过年时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特意等到最后把片尾曲听完再走,因为第一次在电视上听《带着地球去流浪》时不是很喜欢,在影院里,依然是恢弘的氛围、强大的意志、28秒的长音像是竭尽人类的力量与庞大的时间与宇宙对抗,不可思议,也不可向迩,然而我没有预料到的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播放完紧接着的是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在电影院的视听氛围中,那句听过百遍的“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一出来,在前一首无情而宏大的对照下,突然显得如此透明且感动,一瞬间我浮现出一种画面,当地球在漫长的时间与黑暗的太空中漂浮之时,它像是宇宙里的一颗湛蓝色的眼睛,然而在我观影之中深受感动的时候,我想,这颗星球却又清晰地映照在我的瞳仁之中。
刘欢爱人卢璐的回应
@耳帝:深夜看到刘欢老师的爱人卢璐老师对这篇微博的回应,对于我的批评,全部接纳;对于微博中的误读,附上回应全文,一切以卢璐老师的说法为准,同时也扩散下回应中想向大众所澄清的内容。我个人确实对刘欢老师十分敬仰,所以看这一季节目时难免要求过高,确实如您所言少了包容,在此深表歉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0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