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google跟随美国政府禁令对华为设下大限——未来华为新手机将不能获得安卓升级,也无法使用谷歌系app

谷歌确认已切断与华为的商业往来,从即刻起停止对华为手机的操作系统升级,华为手机从现在起只能使用AOSP(安卓开源项目)中的功能,同时Google Play Store和Gmail、地图等应用也都不再对华为开放。对于国际市场来说,这对华为手机是一记重击——虽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市场来说,也许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绕开这种限制。美国这次精准打击中国体制短板,使得国内没有可用和堪用的自主操作系统的缺陷也暴露出来——须知操作系统并非开发出来就ok,它需要在自身周边形成国际化的拥趸和生态链。国内过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过高的行政监管门槛(以及墙的存在),使这种以创新、自由为空气和土壤的生态链在各个层面都难以成形,一家公司想从无到有将其建立起来难度极大

@北京塞冬:如果禁令真的长期持续下去,海外的华为手机无法使用youtube、google maps、gmail,无法升级到最新的安卓版本,就算华为能提供OS替代品,也没法替代谷歌的热门应用。

这件事很好地体现了美国的控制力——美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在提供全球性公用服务,哪怕制造环节大都转移到亚洲,离开了这些公共服务也没法玩。

相比于公共服务的天然垄断性,制造环节的竞争者和备胎通常是更多的。禁了华为手机,还有大量替代品——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品牌。

就算中国也通过行政力量,让中国手机厂商在海外拒绝谷歌app,受伤害最大的还是中国厂商自己——那就不只是华为会失去海外市场了。

美国本土就是一个中国手机品牌参与不多的市场,其市面上的安卓手机,除三星旗舰以外,大都在样式、功能、配置、性价比等方面远远不如中国市场。

像联想的moto如今还能以美国市场第4的占有率活着。如图1,moto美国机型这长相在国内市场是生存不下去的。这也是一加在海外受到发烧友热捧的原因。

中国手机公司的最大竞争力还是在产品层的极致迭代,这两年在海外市场的突飞猛进也得益于此。但是,哪怕中国手机公司的产品再极致、甚至在未来实现了主要硬件的自主生产,面对美国在系统生态上的优势也无济于事。

举个栗子,如果谷歌禁的不是华为而是三星,就算三星硬件全自主也扛不住。而如果三星反过来对美发起封锁,三星在硬件上的竞品们就笑了。

海外市场能接受性能稍弱一些、性价比稍低一些的硬件(在中国公司进入前长期就是这样),但很难接受与美国互联网生态脱钩。

以欧盟这样的经济体量,由于语言分散,无力构筑起和美国对抗的互联网产业,只能对美国公司时不时来一把巨额罚款。一个师妹曾采访过欧洲的一位副首相,这位副首相是铁杆的欧洲一体化派,希望欧洲能联合起来,在信息产业上对美国和亚洲展开反击。

如果谷歌对华为的封锁长期持续,那华为就只能在海外市场实际验证一把 “一流硬件 + 一流设计 + 领先拍照 + 自主OS + 当地市场本土app + 发烧友自行设法安装谷歌app” 到底还能留住多少用户。

也许海外市场大幅度萎缩,在极端情况下,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回退到两年前的水平(年出货1.1亿,只有如今的一半,高度依赖国内市场),也可能会比这个情况更好——国内份额提升了不少。

于是,就像bbc的新闻里说的那样——“从长期来看,这会给智能手机厂商一个理由,去认真考虑是否需要一个可行的替代谷歌操作系统的方案”(图2)。当全球大合作能被随时砍断,当“公共服务”面临无理由停摆的风险,长远来看,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信用也是一种打击。

中国公司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种极限生存的设定,在海外市场还能健康发展时,更多和当地伙伴合作,扶持本土应用,这也是各国政府和企业都乐于看到的。

举个极端的自建生态的例子——印度首富的JIO,半智能/低端智能手机,采用KaiOS,如今已是印度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试图自建全套生态(聊天、新闻、视频、购物等等),如图3。

极限有极限的玩法,屌丝有屌丝的玩法,广大亚非拉社会还处在美国互联网还未完全渗透的时代,部分地区如东南亚和南亚,本土app的市场也已非常雄厚(其中大量中资)。

中国公司大多还是泥腿子基因,刚上岸没两年,退回泥腿子路线也照样有饭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1112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