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上星期,周杰伦粉丝自发搞了一次打榜活动,原因是一些小年轻质疑周杰伦过气,激起了中年歌迷反弹。最终在众志成城下,周杰伦终于在话题榜上超越了流量王蔡徐坤,以1亿+的热度短暂登顶,中年歌迷们遂心满意足的散去。
我是周杰伦歌迷,但没参加打榜,无他,觉得无聊,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不赞同现下流行对以蔡徐坤为代表的流量艺人的网络暴力,几乎所有平台都在diss,但我觉得这些年轻艺人没那么差劲。
周杰伦粉丝怼上蔡徐坤粉丝时往往有一大优越感,就是周杰伦有很多国民级作品,而蔡徐坤没好作品。
这事若反过来问一句,周杰伦的好作品都是什么时候流传的?你就会发现熟悉的歌95%都是2010年之前的,再往后.......好像也不多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周杰伦江郎才尽,或者变懒了,但你横向比对一下,2010年之后整个华语乐坛都开始凋零,好歌手好歌曲皆寥寥。
我之前就思考过这个现象,也大致有了结论——这一切都是智能手机流行,信息传播渠道变化造成的。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人们听音乐的载体是录音机、随身听、CD机,年轻人会有一些mp3,但比例不多。如今这些统统被淘汰,听歌主要在手机。
莫要小看这一点变化,以前买歌手的磁带或CD,里面可能就1-2首主打歌好听,剩下那些质量差的你凑合也就听了。但如今手机下载歌曲是一首就一首,手机里常听的歌曲库30-50首,有可能来自20多名不同的歌手,每个歌手就收录最好听的几首。
这对唱片业是致命打击,原先那种2首好歌,搭配8首平庸歌曲的拼盘销售卖不动了,哪怕有才如周杰伦,近几年虽也出过《告白气球》、《等你下课》等好作品,但再想像范特西那样把专辑里所有歌都带火起来,不可能。
……
另一个时代大变化,在于如今信息传播的路径不一样。
20年前信息传播匮乏,歌手走红的模式往往是这样的——音乐公司推广某单曲爆款,比如心太软,一下子爆红了任贤齐,大街小巷电视电台都在播放,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他,此后资源就会向他集中,好歌好词,好的MV,好的推广,都会推给他,形成马太效应。
如今每个人都能从网络上接收信息,区区音乐公司那点能量,根本无法左右或者影响到网民。如今最大的歌曲推广平台主要是两块,一是各类演唱的综艺节目,二是短视频平台。
诸位可以回忆一下,近几年歌坛新人,基本上都是综艺节目捧出来的。综艺节目为了收视率,往往让歌手去翻唱以前就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然后就会出现观众喜欢的人气艺人,甚至一些老歌借机翻红了一把。
很遗憾,人红了,(自己的)歌没红。
至于短视频平台则是另一个极端,一些好听的歌曲会被当做背景音乐,大家听的多了也就喜欢上了,比如《学猫叫》、《生僻字》,你随便抓个路人都能哼哼几句,但问他们这歌是谁唱的,对不起,不知道。
很悲剧,歌红了,人没红。
这就是时代信息流分叉导致的艺人和作品分离,说到底还是华语乐坛没有一个可供艺人原创歌曲打榜的全国级平台。韩国这方面很丰富,MBC电视台有《音乐中心》,SBS电视台有《人气歌谣》,KBS电视台有《音乐银行》,我们啥都没有。
其实春晚可以满足这个功能需求,以前有很多金曲都是在春晚上打向全国,但一年一次太奢侈了,根本满足不了流行文化的更新需求。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30年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不大,所以大家的审美层次整体上一致。如今的中国贫富拉开差距,月收入5千、5万、50万的人对流行文化的审美差距很大,各种亚文化小圈子盛行,彼此都有成见,互相歧视,这样的大环境下很难再出现刘德华那种全民偶像。
……
蔡徐坤,就是综艺节目选秀出来的艺人,他出道的那个节目比较偏向于偶像养成,艺人成功的标准就是获取粉丝,游戏规则就是谁的流量大谁就赢。
主流社会往往会嘲讽鹿晗、吴亦凡、蔡徐坤、杨超越这些有粉丝流量,但艺能平平的艺人,但如今艺人和作品的赛道分开了,唱老百姓喜欢听的歌和当粉丝喜欢的艺人,在20年前是一件事,如今是两件事。
你让周杰伦晚出生20年,今年出道,他可能依然是一位出众的唱作人,但不可能成为今天的周杰伦。大概是豪华版的李荣浩?
……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新社会形态,造就了娱乐业新格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艺人应时而生。我们没必要用老一代的标准去评判他们,顺带嘲讽他的粉丝群体,00后的孩子们。
我小时候就很烦来自60后70后的嘲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脑残的一代。人都挺贱的,老觉得自己的时代最牛逼,后辈不行。但事实是80后没垮,90后也没脑残,如今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扛起这个国家继续向前。
我觉得还是得承认时代变迁,尊重年轻人,毕竟我们也曾年轻过。
来源:招财大牛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2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