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如何看待国漫的崛起?

今年的电影暑期档无疑属于火遍全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其奇迹般的 49 亿元票房,将中国动画电影的“天花板”提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近期上映的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同样凭借极佳的口碑引起了广泛关注,再加上年初的黑马作品《白蛇:缘起》,2019 年中国动画电影的非凡表现,再次引发了国漫是否已经“崛起”的讨论。

如何看待国漫的崛起?

有声音认为“崛起”之说忽略了此前中国动画学派曾经的辉煌,当下的繁荣至多只是“复兴”。然而,对照以“上美厂”为标志的国有和计划生产模式,电影产业化改革至今中国动画的发展,或可视为一场脱胎换骨、成就卓著的深刻变革。《哪吒》的爆发看似“突如其来”,其实却是长期铺垫之后的“水到渠成”,当中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动画近二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

仅从产量与体量来看,中国动画产业已位居世界前列。2014-2018 年,中国年均上映国产动画电影达 34 部,而 2019 年至今已有 32 部上映,其中《哪吒》已取得打破全球单一市场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惊人成就。而数据亦显示,2018 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突破 1500 亿元。中国早已成为动画生产的大国,并正向动画生产强国迈进。

中国动画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展现成效。在国家文化战略层面,2004 年开始的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为动画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近年来中国动画逐渐告别补贴时代的粗放增长模式,开始向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模式转型。在产业内部,以 2015 年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影业为标志,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在动画领域谋篇布局、精耕细作,贯穿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授权、实景娱乐的动画全产业链开始逐渐搭建起来。事实上《哪吒》正是彩条屋成立后重点孵化的影片之一,其成功本身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成果。

中国动画产品的类型日益丰富,动画文化不断突破圈层获得更大市场空间。虽然定位相对低幼的《熊出没》系列仍然在国产动画票房 TOP10 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面向成人以及合家欢类型的作品比例正在攀升,影响力亦与日俱增,事实证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乃至《哪吒》等影片更具备突破圈层的能力。《哪吒》的观众画像显示其 20 岁以下观众比例仅占 3.8%,本科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高达 62%,其成功进一步打破了动画电影低幼定位的惯性思维,对于动画文化的破圈无疑具有某种里程碑式的意义。

动画创作的创意能力与制作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类型化生产走向成熟,精品意识成为自觉,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发掘与现代性转化展现了文化自信力的日益增强。《哪吒》与即将问世的《姜子牙》《大圣闹天宫》等片的相互勾连使植根本土神话体系的“封神宇宙”隐然成型。这些传统题材并未在“民族化”标识下固步自封,而是经历了全面的现代性转化:高度的类型化(更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现代生活和价值观的融入(个性意识与主体精神、家庭价值等普适理念)、艺术观念的杂糅融合(对好莱坞电影、香港商业电影的全方位借鉴)等,都使这些古典题材呈现了全新的时代风貌。

然而中国动画的问题仍相当醒目:动画类型在电影产业中的票房份额还不够高;工业体系还远未成熟,多是小而散的手工作坊式公司,缺乏具备强劲创作能力与雄厚产业实力的龙头性企业,即使是《哪吒》的制作公司可可豆动画,亦因缺乏充分的自制能力不得不大量对外分包,一度造成生产流程与项目管理的混乱;缺乏持续稳定的项目支撑和优质作品产出,甚至连可可豆动画也要靠承接外包来维系生存;缺乏成熟规范的生产和管理流程;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缺乏深入的全产业链开发能力,《哪吒》后产品开发的严重滞后便是明证;少量经典 IP 被反复咀嚼,往后看的传统题材多,向前看向身边看的科幻、现代题材少,创意能力仍然不足,还未见到诸如《寻梦环游记》《头脑特工队》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想像力,以及诸如《疯狂动物城》等片的内容深度;制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哪吒》最初设计的许多场景便因技术落后而无法实现,而《白蛇:缘起》等片中相对粗糙的游戏感仍是其明显的瑕疵。

要判断国漫是否已经“崛起”,取决于判断的标准和参照系。纵向比较,中国动画无疑已成就卓然,但在面向国际的横向比较之下,其短板弱项亦相当明显。国漫之崛起,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国漫之发展,前景光明却也前路漫长,还需要电影业、动画人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4439.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