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把3公斤多的全景相机绑在氦气球上,飞上了3万米高空,记录下了8K分辨率、360°全景的近太空地球外貌画面影像。
他把实现这件事的过程拍成了一档高画质科技类纪录片——《探空气球》。
无独有偶,2月13日发布的小米10也飞上了太空,拍出了“一亿像素拍地球”系列照片。不同的是,小米10搭载的是火箭,而Tim使用的是高空氦气球。
把相机系在气球上,从白茫茫的雪原上缓缓升起,飞至3万米高空,俯瞰华美的地球。这些浪漫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验证了五年前Tim的期待。
五年前,Tim本以为事情很简单,当时那个暑假就可以完成。咨询了浙大的气象学教授后,发现报批很难,要资金,要有认识的人,拿到空域许可,才可以飞。
2015年3月22日,19岁的Tim对着镜头讲述这个期待,当时,没有资金,也没有相应的人能和他一起达成这件事。视频末尾,他双手在胸前交叉,低着头,若有所思:“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
“不过呢,”他抬起头直视镜头,“会成功的。”他举起大拇指,笑得像个孩子,腼腆又坚定。
五年后,Tim穿上五年前录视频常穿的海贼王T恤,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实现梦想的故事。
在《探空气球》的整个实现过程中,全景相机由insta360提供;特殊云台由好朋友栋栋开发;空域报批与气球、跟踪定位技术支持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提供帮助;B站星计划也提供了赞助。
“我本以为没人会来帮我实现这种不靠谱的事,但我寻求帮助的每一个人,都对我点了头。”Tim说。
把重达3公斤的全景相机升上高空,出发于地面温度零下20摄氏度的内蒙古,升到零下60到70摄氏度的高空,维持相机运转的同时,实时追踪定位,技术难点重重。
低温下,整个人的热量被不断吸走,加上大风,身体就会被迅速冻住。设备也出了问题,在户外,团队成员的Sony A7 II相机开机一分钟掉了90%的电,其他相机的电池、显示屏也出现了问题。RED的黑平衡也受到了低温影响,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噪点。最终,团队决定把设备放在发电机边上加热,才完成了黑平衡的矫正。
高空的低温也给相机运转带来很大困难。Insta360提供了特制的相机,风扇不转,用不散热的方式累积热量来抵消高空零下60摄氏度的寒冷。
这只是技术难题中的冰山一角,其余按下不表。
12月21号,冬至,凌晨三点,漆黑的雪原上,吉普车载着带着团队所有成员、设备和希望,驶向放飞点。经过几轮测试后,7点,气球放飞。气球缓缓上升,所有人都仰着头盯着气球傻乐。
天蒙蒙亮,地平线上透散着清亮的曦光。梦想的样子好漂亮。
气球飞到4000米的时候,铱星数据丢失,信号戛然而止。气球数据显示,设备还在上升,但当气球断线后,定位将完全丢失。也就是说,当全景相机降落到地面之后,没有定位数据,要找到它无异于大海捞针。
几个小时过去,到达了原定的设备降落时间。团队决定根据气球断线时的位置数据,划定一个落点的大概范围,进行人工搜寻。当天天气很好,大家都很乐观,觉得一定能找到。
“我们去追气球。”Tim对镜头笑着说,“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
视频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弹幕里有人“鼻子一酸”“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弹幕里有人开始刷: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
到达预估落点后,每个人负责搜寻7-8公里长、600米宽的一块区域,面积约4.2平方公里,大概有390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每个人都在3900个标准足球场上厚厚的雪里奔跑、搜寻。几个小时过去,天黑了,球场上没有传来胜利的哨声。
第二天,团队里的两位小伙伴John和英仕留在了他们住宿的三界井村,请求乡亲们帮忙,一起去找气球。他们称那些善良的叔叔婶婶们为“飓风后援团”。可惜,在后援团的倾力相助下,依然杳无音信。
启动二号预案。
二号载荷升空前,他们又加了几层保险。为了多取得一个定位数据,在设备上方绑上了连接着充电宝的iPhone,为避免iPhone被低温冻坏,还裹上了暖宝宝。
放飞二号载荷时,Tim有一些紧张。团队总共准备了两套设备,如果这次再出意外,一切就都打水漂了。哪怕要从头再来,因为报批原因,至少也要是第二年的夏天了。Tim想,如果真的失败,他打算自己承担所有经济损失,因为“不能让团队买单”。
团队亲切地把圆球状的全景相机成为小破球。在所有人不言说的紧张与肉眼可见的期待里,二号小破球升空了。
2000米,3000米,4000米......直到3万米高空,数据都在正常显示,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降落了。铱星定位还在,iPhone定位也在,他们驶向落点。车上,Tim抑制不住自己的幸福,挥舞着拳头大喊期待,坐右边的同事嗷呜一声:“你别锤我腿啊!”
“看见了!“所有人都下车,开始疯狂奔跑,连中科院的老哥也跟着跑。他们的背影组成了一个很好看的慢镜头,像所有青春片里一样,配乐恰到好处,惹人鼻酸。
举起小破球,大家都在”啊啊啊“地乱叫,无比兴奋。Tim高兴地在雪地里打滚,栋栋兴奋大喊:“我做的稳定器还在工作哎!牛x!“
Tim把背挺得直直的,高举双臂,面向天空。刺眼的阳光从他头顶铺射开来,仿佛咔嗒一声,冰缝里就会迸出新的梦想。
这就是《探空气球》的故事。
回想起五年前,19岁的Tim对着镜头露出羞涩的笑。
五年过去了,24岁的Tim已经从肯特大学电影系毕业,拍了7年视频,回国开了自己的公司影视飓风,在B站拥有109万粉丝,入选2019B站百大up主名单。
他大概是长辈最欣赏的那类年轻人,身上洋溢着纯真、朝气,善于学习与请教,深谙提升自己才能对别人产生资源置换价值的道理,上进又坦诚。
《探空气球》项目真正实施的起点是2019年11月,前面将近五年的时间其实是Tim积累资源的过程。曾经,Tim怕麻烦别人,不愿张口去问,去尝试,后来他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资源置换的过程,多考虑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也能更好地得到帮助。
大一那年,Tim很喜欢Kai W,全球订阅量最高的相机评测博主。他持续给Kai W发邮件,表示自己有很多很贵的设备,愿意免费为他工作,然后就为Kai W工作了三年。
在这个过程中,Tim收获了大量的资源,接触到了很多有名的导演和人,后来有了自己的频道, 频道也因为Kai W的推荐有了爆发式的关注度增长。
“而且他纯正的英式口音对我的口语矫正也有很大帮助!“Tim冷不丁冒出来一句,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迷上剪辑之后,Tim进行了两年多的密集自学,那是他最刻苦的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当时他并没有钱,从特效到拍摄,从调色到剧本,全部是从网络上的免费教程学到的。
“激发了我对视频制作的兴趣,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因此,他和团队制作了达芬奇全套的剪辑教程,花了大半年时间研究市面上教程的体验痛点,寻找最好的呈现方式,光稿子就写了好几万字。
而这套教程的价格是——免费。他们的愿景就是,在免费的前提下提供比付费教程更强的体验以及更高强度高密度的知识。当年收获的知识,还有那种互联网人无私分享的精神,他想毫无保留地传递出去。
第一集教程一经发布,弹幕里欢呼雀跃:“这教程也太精致了吧!”“真的不考虑收钱吗!”不出八个小时,3000人的交流群已经加满了4个。
没有辜负良好的家境,勤奋好学,二十出头就想要回馈社会,Tim好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样本,是那种特别优秀的富二代,同龄人不仅讨厌不起来,还忍不住会欣赏的那种。
Tim直言,他不想刻画个人英雄主义。父母、女友、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朋友、老师都为他提供了很大帮助,是这一切加上自己的努力才造就了他。正如他在纪录片里所说,他原本以为实现梦想是一个人的事,但奔向相机的那一刻,他最受触动的就是,身边有人在和自己一起奔跑。
2020年,他想实现的想法是寻找白鳍豚。白鳍豚已经被科学界认定为“功能性灭绝”,人类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暨豚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具搁浅的白暨豚尸体。
但在某些流域,偶尔还是有野生白鳍豚的目击报告。Tim一直在做前期调研,希望能拍摄到白鳍豚这样功能性灭绝的动物,为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的它们留下最后的影像。
他还想去蓝鲸身边自由潜,记录下在这种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大生物面前,他作为人类的渺小。
说完过去、现在和未来,Tim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对了,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内蒙古拾到一颗小破球,记得告诉他。
测算出的载荷降落位置在包头或巴彦淖尔,经纬表在图上
快问快答:
Q:最近观察到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或现象/产品/视频?
A:回形针,巫师财经。
Q:喜欢的创业公司?
A:特斯拉,虽然他昨天掉海里了(指2月17日特斯拉星链卫星成功发射,但火箭回收失败
)。SpaceX,火箭发射我每场都会看。
Q:如果不受任何限制,最想开什么脑洞?
A:卖臭豆腐。成本低,制作效率高,很有前景。阿里巴巴上1000块黑色臭豆腐才卖20元,在美食街上7块臭豆腐卖25元。(高兴地背诵起了街上卖臭豆腐的唱词)
Q:二十年后你在做什么?
A:在火星上拍视频。我想死在另外一个星球上,比较浪漫。酷。
Q:预测一下下一个改变世界的脑洞?
A:SpaceX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6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