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斯隆老爷子仙逝,杨毅侃球也推出了缅怀的文章。但有不少朋友当时就发现,我们并没有说到当初德隆和斯隆之间的话题。现在,潘志立老师经过更深层次的调研,来对当时这件影响巨大的事件做一个更完整的还原,各位可以藉此回顾一番:德隆到底做了什么,他该不该挨骂,这件事发生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以及我们现在该不该原谅他。
34岁的拉加·贝尔在NBA打了11年,当过艾弗森和纳什的队友,锁喉过科比,在季后赛射进过7记三分,早在2003年就体验过杰里·斯隆的治军风格,但他打到了2011年,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斯隆教练和德隆·威廉姆斯在过道里互相争吵,爵士老板格雷格·米勒迅速介入,但事态反而愈演愈烈。
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很简单:斯隆叫了个“4-up”战术,希望球队在球场右侧执行这个战术,但德隆却改成了完全镜像的“4-down”战术,改成在球场左侧展开。“我想可能是因为米尔萨普和艾尔·杰弗森都喜欢在左侧的低位持球。”贝尔回忆道,“斯隆当时对德隆说:如果你想执行别的战术,至少让你的队友都知道一下,不然我们很容易陷入死球回合。”
德隆当时的回应同样很简单:“我的错。”
但是在中场哨声响起之后,两人的矛盾开始激化,斯隆找到米勒:“等比赛结束后我有话跟你说。”话音刚落,旁边的德隆就插进来:“是的,我也想加入这次谈话。”
斯隆迅速转向德隆:“你想让我现在就走人吗?”
场面迅速失控,三个人的说话声在长长的球员通道里回响,斯隆质问德隆:“你想执教这支球队吗?”德隆则冲着教练回应道:“你有权力,你能得到一切,但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斯隆和德隆在整个下半场都没有对话,球队主教练和球场指挥官之间的交流完全依赖于拉加·贝尔这个中间人:“斯隆对我说,嘿,你去告诉德隆,我们要打个A战术。然后德隆看过来,对我说,你告诉斯隆,我们要打个B战术。”
这场比赛爵士毫无悬念地输给了公牛,但比输球更严重的是,斯隆教练在比赛结束后,没有像平时那样喊出“一二三,爵士!”的口号,他这次说的是“一二三,好运。”
茫然失措的爵士球员们到第二天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斯隆教练早上七点半来到球馆宣布辞职,正式告别NBA赛场。
在斯隆正式宣布辞职之前,米勒一度疯狂挽留这位执教爵士长达23年的老帅:“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们必须在一个球员和你这位主教练之间做出选择,这种事情但凡发生一百次,我们就有一百次站在你这边。”
但是斯隆的回应很简单:“我不知道我还剩下多少次,我真的累了。”
半个月后,爵士将德隆交易到篮网,换来了德文·哈里斯和两个首轮签,爵士解说员透露:“德隆告诉我,这并非他自己的选择,他现在也很震惊。”
我们很容易因为斯隆在辞职发布会上的泪水和德隆在篮网日渐下滑的表现而批评德隆“辜负了老帅”,也很自然地会在斯隆病逝后再把9年前的德隆拖出来批评一番,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我当然不是给德隆洗白,说实话德隆现在在国内的人气还不如他的中文网,但在德隆与斯隆分道扬镳的背后,其实是无法逆转的时代主旋律。
就算放眼NBA历史,杰里·斯隆也是出了名的强硬执着,他是“最初的公牛”,以搏命般的防守闻名联盟。根据某位篮球杂志主编的回忆,在1969年巴尔的摩全明星赛上,斯隆甚至冲着快攻上篮的厄尔·门罗来了一发恶意犯规,然后被裁判驱逐出场——当时的门罗是巴尔的摩子弹队的头牌。
以防守起家、每一回合都拼尽全力的斯隆,在成为爵士主教练后,自然就把球队改造成了一支以铁血闻名的防守大军。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就像为斯隆量身定制的强力棋子,两人16年如一日枯燥却无解的挡拆,加上斯隆对霍纳塞克和班诺特等角色球员的开发,让爵士成了90年代的顶级强队。
就算两度沦为乔丹背景板,就算马龙和斯托克顿相继离开,斯隆也依然坚守爵士,他先后等来了布泽尔、奥库、基里连科、德隆·威廉姆斯和米尔萨普,并在德隆加盟的第二年,成功杀回西部决赛。时隔7年,犹他爵士和杰里·斯隆,再次成为了西部球队的噩梦。
但是爵士的崛起建立在斯隆的完美掌控之上,他亲自调度球场上的细节,制定攻防战术,指挥球员严丝合缝地执行他制定的战术。他对球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06-07赛季的某场比赛后,斯隆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二年级的C.J.迈尔斯:“我不在乎他是19岁还是30岁,只要他在打NBA,他就必须站起来承受这一切,我们不能一下给他换尿布一下又给他敷冰袋。”
更关键的是,斯隆的批评不限于迈尔斯这种角色球员,哪怕是基里连科和德隆这样的主力核心,也逃不过斯隆的严格看管,基里连科曾公开表达过不满,并在2011年合同到期后径直离开了爵士。斯隆作为主教练,在球员之间的名声也可想而知。虽然迈尔斯前天还说“感谢斯隆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好”,但是穿越回当年,球员们在面对斯隆的时候,想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另一回事。
早在2010年10月底,德隆就在比赛中,冲着球队新秀戈登·海沃德“发脾气”,他用一种泄愤式的传球方式,把球甩给底角的海沃德,然后施施然走到弧顶。在海沃德上篮得手之后,爵士立刻叫了暂停。
和下半场的拉加·贝尔相似,当时的海沃德也成了德隆和斯隆这两块铁板之间的尴尬夹心。
说到底,当NBA在商业化的大道上越走越远,当球星作为核心资产的价值越来越高,当网络和社交平台重构了所有人和所有媒体的交互模式,杰里·斯隆这种纯正的老派教练就越没有前景可言。
NCAA的教练之所以说一不二,是因为大学球员的话语权和收入远不如职业球员,NCAA这个联盟也没有完全商业化(正因如此,对NCAA榨取球员价值的指责也越来越多)。而现在的NBA,还容得下斯隆这样的教练吗?
换个角度,如果德隆这样的球队核心,在教练要求执行A战术的时候,临时换成了B战术,或者干脆选择自己打,他们的教练会作何反应?当科比无数次面对贴防选择干拔跳投的时候,当库里面对快船的三人夹击愣是运到三分线外闪电出手的时候,当哈登在三分线外运球十余秒突然撤步三分的时候,他们的教练会怎么说?如果把他们的教练换成杰里·斯隆,情况又会如何?
当斯隆和外界都拿德隆与斯托克顿作比较,当德隆开始吃饭睡觉打保罗,当德隆作为08梦之队的一员夺回金牌,他是否还会像斯托克顿、马龙乃至邓肯那般,愿意服从教练治军一般的严格要求?
德隆不是斯托克顿,他不是任何人,他就是德隆·威廉姆斯,就像新时代的无数球员一样。
就算波波维奇从善如流地增加三分出手和外线进攻权重、放任吉诺比利这样的球员打出自己的风格,莱昂纳德还是和他分道扬镳;强如锡伯杜,也会被唐斯公开吐槽“过于严格”,更不用说斯凯尔斯这样不算太出名(但依然很严格)的主帅了。
承认吧,2010年以后的NBA,已经不是强力主教练的时代了,“以球员为主”才是执教的核心,杰里·斯隆正是亲身感受到了这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明白德隆这样的球星有更多的野望、时代已经容不下自己这样的“老顽固”,才会在那次冲突之后突然选择离开。
更何况盐湖城这种小地方,本来就不是球星们中意的栖息地。在市场地位、球星价值和球星意志愈发重要的时代,斯隆辛苦打造的铁军,他信奉的“决定比赛胜负的不是身高,而是你的心”,也显得愈发无力。
很难说这种趋势到底好不好,毕竟商业联盟以赚钱为第一要务,时代的变化不在乎个人的好恶,要么像斯隆这样转身离开,要么像波波维奇和科尔这样顺势改变。也许德隆和斯隆的分道扬镳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但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斯隆的肩上,却是一盆巨大的盐湖。斯隆教练那颗孤独的心,终究无法在赛场上继续安放。
36岁的德隆·威廉姆斯在NBA打了12年,当过詹姆斯、诺维茨基的队友,胖揍过保罗,在季后赛连续五场砍下20分10助攻,一进联盟就在体验杰里·斯隆的执教风格。然而当76岁、已经患上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的杰里·斯隆依然如数家珍地说出德隆当年干的种种好事错事,并最终接受德隆的道歉,这份爱之深责之切的沉重,已经远远超过了“主教练与球员冰释前嫌”的范畴——到最后,那份情永远是你忘不掉的。
在斯隆病逝之后,德隆写道:“我们之间的故事结局并不太尽如人意。但我很高兴能够在事情变得不可挽回之前,有机会与他冰释前嫌。这件事注定将在我余生中萦绕在我心头。你知道的,当你离开球场时,他总是会站在你身后支持你的。”
来源:杨毅侃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7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