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我们这辈人,抬头看见一群老古板,低头看见一群小古板。

@纽太普newtype

昨天看到一句很有趣的话:我们这辈人,抬头看见一群老古板,低头看见一群小古板。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文学品味上呈现出一种近乎倒退的保守。

对于这件事情,我一度也挺纳闷的。从历史上看,越是经济发达的时代,通常也越是开放、自信。一般也只有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朝代,才会老想着规范人的精神生活。而这代年轻人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10年代(那段时间是外企的中国区最风光的时代,全球区每年增长10%都算好成绩,中国区总经理位置拴条狗都能干到20%以上),很难想象他们会因为缺乏自信和富足,而开始变得保守。
后来我发现,原因可能在于,文艺作品不再有资格承担“启发”的职责。举个例子,现在的这一辈年轻人,看世界名著的比例很可能会比80后更低——而这种指责,当年70后对80后也这么做过。

原因在于,文艺作品的供给总量大大提升了,而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特性,也让“读者的即时反馈”成为影响作者创作的重要因素(比如网文、综艺)。换作当年,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文艺作品比较少,选择的范围小,“名著名作”就算难啃,大家往往也怀着“既然流传那么多年人人都说好,那肯定是好”的敬畏心态接着看。
而现在呢,文艺作品那么多,不怕你没东西看,就怕你看不过来。任何看着不爽的东西,扔掉就行了,甚至于你还可以去评论一下作者,告诉他你不满意,让作者改。

于是,受众的“三观”构成了一个正向的自激循环——看到不符合自己三观的就弃掉,看到符合自己三观的就接纳,最后就变得越来越“纯粹”,眼里揉不进沙子。
而与此同时,文艺作品的标准,这些年在不断收紧,最后导致的就是,百花齐放的人性不被展示,“纯粹”“保守”的三观形成自激循环。最后,当这种三观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这一辈的受众发现,他们无法接受复杂的三观,至少无法在文艺作品里接受。

他们会认为,包法利夫人活该,因为她爱慕虚荣,婚内出轨;
他们会认为,贾宝玉是个傻缺,应该好好读书博取功名才能保住大观园;
他们会认为,祝英台是绿茶婊,梁山伯是小三,因为祝英台和马文才有婚约……
而且,他们完全相信文艺作品就不该呈现复杂的人性,因为文艺作品应该呈现“正能量”。

我比较担心的是,这种思潮最终会演化成,只要文艺作品不能带来低级的、剧情上的愉悦,那就不会被承认。而悲伤、痛苦、失败,则不再能出现在舞台上。
比如《洪洋洞》,传统京剧老生戏,讲的是孟良焦赞(就是成语“焦不离孟”的出典)两位好友的故事。孟良受命去辽邦洪洋洞盗回杨继业的尸骨,焦赞因为没有被委派命令,心中耻辱,于是暗暗跟随。孟良盗骨之事听到背后有响动,以为来了敌人,一斧子把焦赞劈死了。孟良追悔莫及,将遗骨和焦赞尸体带回之后,自尽身亡。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故事简直莫名其妙,你可以从职场、从家庭、从各种角度去指责主人公们,并且最后给出一句“活该”。

甚至连罗密欧与朱丽叶,都能找出“三观不正”的地方,我就见过有人评价“十四岁就要死要活的,早恋”“就不该精虫上脑喜欢上敌人家的人”等等。
啊对了,上述这些莫名其妙、三观不正的剧情,估计以后的小朋友们也看不到了,这不都不让描写自杀了么。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如果悲剧不能被描写,邪恶不能被正视,那才是最大的悲剧和邪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80613.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