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从业者,以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说教培怎么走到今天的吧,以及这次为什么一定要往死整顿,现在的现状,还有后面的小预测。
个人眼中教培简史(作死历程):
09 年,我还是大学生,从十月份开始接家教,第一节课是小学生辅导作业,主要是数学英语,两个小时 50 块,给中介 70。我大约是从这个小姑娘开始真正进入到教培行业的。从 09 年到现在,我做过托管老师,做过家教,做过大牌连锁机构教师,带过一对一、班课,偶尔有机会也会去学校临时代课,做代课老师,俗称合同工。
· 09 年到 13 年左右:
这个阶段的培训班主要还是小区附近为主,偶尔也有做的比较大的,但都是托管的属性比较强,有点像升级版的小饭桌,辅助学生完成作业,也会有提前学,但是从内容到难度还是依托学校进度和官方的教育大纲的。也有奥数班,艺术班之类的,但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功利。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没有太大分层,家长也不是焦虑的不行不行的,非报班抢跑不可,一般就是找个地方看孩子写作业辅导功课,总比在家打游戏看电视好,就这个心态。
有一两年的寒暑假,我曾到某个市内认可度比较高的培训学校兼职,从发传单招生,到做小班主任辅导功课。那时候的机构主要还是在寒暑假复习巩固,稍加预习,报名的主要是假期没地方去的娃娃。我记得那个老板算是我的师兄,师范大学毕业一直做培训学校,家长中口碑很高,他带我们去每个学校发传单,背地图,了解每个学校的风格和特征,甚至有自己的班车(租了大巴,按线路接送学生)。没有焦虑营销,一个班 15 人左右,价格忘记了,但是不算贵。
对了,所谓的家长口碑高,老师不错是一方面,更多的认可在于服务,一日三餐吃的比较合理,班主任对学生和家长很了解(我们带班之前就要求必须把孩子名字,父母电话,家庭住址背下来的),有班车方便接送,孩子有任何问题都得找我们。
· 13 年到 16 年左右
家长焦虑现象、全民辅导班现象开始露出苗头,我个人认为有几个因素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首先,某些小升初、甚至幼升小掐尖现象越来越明显,名校之流尤其对各种奖项情有独钟。这就刮起了一阵小学生考证风,奥数要拿奖杯、舞蹈武术要拿奖牌、英语要 KETPET……10 年之前也有学奥数,也有学艺术,但家长最多是想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或者简单培养一个爱好,而不是一定要竞赛考级拿奖,目的明确为了升学保驾护航。
其次,公立学校减负减到家长没有安全感,从三点半放学,不得不送托管班,到发现必须在外面补课,学校教的越来越简单,不够应付考试,再到最后,所有家长和学生甚至某些老师都认为必须在外面补一下,不然跟不上。那几年很多学生家长转述某些老师直接说 “你们在外面都学会了,我就不讲了”“这个地方你们去补一下课”……
第三,那几年的学生家长以 60,70 后为主体,很多是借了房地产和股市、经济发展的东风,有钱的比较多,或者说比现在的准家长(85 后,90 后一身债不敢生娃的)有钱的多。比如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家里拆迁分了四五套房,每个月租金就够他在外面随便砸钱补课。
这个时期的机构,尤其是大机构,快速雕琢了一套既有形式又有内容的方法,比如进门考,比如小班分层次教学,比如独立于官方之外的一套自己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这个方面,以英语和奥数为主要典型。
而大型机构对任课教师的剥削还是很严重的,越是大型机构,课时费到教师手里的越少,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事情,和续班率的要求,很多磨练出来的只想教书不想管杂事儿的教师也脱离了大品牌机构,逐渐向中小型机构下沉。
这个阶段也是补课机构比较风生水起的时候,有些大机构的销售看着眼红,自己挖了生源租间写字楼办公室买点桌椅就单干,给家长的报价低点,给教师的课费高点,最起码不至于起步就赔钱。也是这几年,好多亲戚朋友劝我也自己办一个,成本小,易复制,自己也教的不错,好在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从来没动过单干的想法。
· 16 年到 18 年左右
资本闻着味儿就闯过来了,各个大牌子连锁机构不停地扩张加盟,抢占市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销售们的话术逐渐 “贩卖焦虑” 化。毕竟真正有需求的家长和孩子就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钻出来,每家销售的文案都逐渐换成了 “你来我培养你,你不来我培养你的竞争对手”、“就怕学霸放暑假”、“寒暑假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宣传话术越来越微商化。最恨人的是暗示不给孩子报课等同于不是好家长,绑架家长的钱包。
也是这段时间,各种名目繁多的概念被营销出来,比如 “北美真人外教”、“加拿大原版教材”…… 大家本质都在做学科,这些所谓的卖点,其实并…… 没什么用。
这段时间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全民补课变成社会问题,然而焦虑营销甚至热门电视剧的加持下,家长们更疯狂,学生们更焦虑。
那几年,我亲眼见到一条街上补课班一家连着一家,学校附近一排一排的 “补课一条街”;也亲眼见到某一个商铺三年内换了五个牌子,都是教育机构,但最终也没存活下来;也见过在教师课时费 150/h 的时候,资本拓客敢做 1999/20 小时,四人团报还免一人学费,对,赔本到教师成本都覆盖不了,更别说房租水电教务宣传成本。
除了赔本拓客,健身房美容院囤课开卡那套也被有样学样,整个市场开始混乱。其实之前十多年小机构和周边学生学校都属于一种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忽然冒出来这么多机构,“焦虑营销” 越来越厉害。
当然,焦虑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很多原本不贩卖焦虑踏踏实实做补课班的中型机构,看着周围左一家右一家的开门,右一家左一家的关闭,很多中小型机构也开始受到影响,我认识的两家机构原本一直是一个月一交学费,有一家甚至是课后交学费,也是在那段时间为了保持 “用户忠诚度”,最终变成了买大课包囤课式。
线下校外培训已经白热化。
· 18 年到 21 年
其实从 18 年消防检查,严格要求培训机构教师必须有教师证开始,就已经露出了要治理的苗头,当时有的小机构因为拿不起重新租房装修过消防的钱,把孩子和剩余课费一起转给任课老师(老师酌情把剩余课时上完,孩子转成私人家教继续辅导),机构关门大吉,现在看来反而倒是是因祸得福了。
但更多的中型机构还是想留下来,于是重新扩大面积,重新租房子、做装修,过消防检查,申请 “办学许可”(补课班大多只有营业执照,工商许可),递材料,等审批。这一轮折腾下来,少说要百来万。
20 年疫情黑天鹅,所有线下补习班直接停工,线上教育异军突起,一时间从猿辅导、掌门 1 对 1、VIPKID,学霸君…… 一轮一轮不断投资,不断烧钱,不断投放广告,很多嗅觉敏感的同行就已经察觉到早晚要出问题了,这是第一个信号。
第二个信号,是学霸君事件和优胜事件,学霸君的教育贷极其恶劣,优胜 20 年的老品牌说完就完,业内影响很大,其实不止这两家,还有好多机构因为盲目扩张,加上疫情的原因断了资金链,直接倒闭,家长没钱退、学生没课上、老师没工资。
后来正式复工复课,所有行业都恢复正常,但仍然不让线下补习班开门,就难说只是防控的原因了,这是第三个信号。
为什么要一下子往死里整顿
为什么要整顿,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写过,当然是以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去回答的,我今天就只说说为什么一下子按这么死,往死里整顿吧。
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著名的 “剧场效应”:
“一个剧场里,大家本来都坐着看剧,最开始有几个人站了起来,最终大家都不得不站起来看。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比原来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是并没有改变结果。”
这次从最高层面下达的指示,给我的感觉就是国家想官方出面强迫大家都一起坐下来,好好看剧。
想法很好,我也很支持。
但是刀子真正落在自己身上,才知道疼,真的疼。
眼见着从 “双减” 出台开始网上编的段子一点点变成现实,我真的不可能始终淡定。
最直接的就是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疑惑,十二年来我对得起每个孩子。从无贩卖焦虑,从不拖课时,孩子学得不错完全不需要补课那种我甚至会 “劝退”,或者告诉家长这段不必要补习,等到比较难的章节再来找我。
就拿今年举例子,最让我骄傲的不是高考 90 + 的几个娃娃,也不是中考满分的几个娃娃,而是有个性格自卑内向毕业都费劲的孩子,我陪她熬夜爆痘 20 多天,认可她,鼓励她,陪伴她,支持她,从 30 + 的成绩追到差 6 分满分。整个孩子自信而快乐,从觉得自己完全废柴,到想好好努力考高中的案例。
忽然间从大家尊敬羡慕的自由教师变成东躲西藏的打击对象,落差真的有点大。
但我真的是支持整顿的。
最近脑子里总是在重复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个 “屋” 就是我理想的 “各行各业都可以体面养家”
教培现状:
“双减” 官宣之前,很多中小机构还是很指望能办下来办学许可的,政策官宣之后,小机构纷纷放飞自我,没办法,从 18 年到现在,还想坚持下来的中小机构从重新装修过消防到疫情不开课,三年赔两百万都算最少的。官宣之后,大家意识到躺平会死无全尸,纷纷开始花式偷偷上课,进小区的,放哨的,前后门的,啥花样都有,但是大家都明白是垂死挣扎,命不久矣,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但最起码课耗多一点,不得不退费关门那天压力也小一点。
与此同时,家长们的反应也很有趣,首先就是更多的家长希望能私下联系老师到家里上课,其次,很多家长不希望补课班全体消失,尤其是抱着托管心态的家长。更有的家长会主动变成消息来源,比如偶遇检查小分队会主动通风报信。另外就是,往年家长可能更愿意在一个机构同时学几科,少折腾孩子,而今年明显有更多的家长是东家学一科,西家学一科,就怕哪家忽然就干不下去了。
这些家长主要以现在的初高三为主吧,毕竟陪跑了十多年,忽然不让上课没了拐棍儿,家长和孩子心里都没底,而且大考在即,谁也不敢轻易开玩笑,去做 “第一个坐下看剧的人”。
教师们也是惊弓之鸟,同行之间交流时候真假消息满天飞,大部分在职在编教师不敢出来了,但有一部分仍然在继续,不过也纷纷表示不敢和机构合作了。其实在职教师很多都不敢带自己校的学生,带的往往都是外校生。圈子里好多消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前几天某个在职老师在外带素质班(非学科),遇到检查直接推门进去问孩子在学啥,孩子实话实说是在学某某,检查队没问老师直接走了,老师惊出一身冷汗。说某个教师被家长小组拼课请到家里,估计是被没拼上的同学举报,还好跑的快。再加上沸沸扬扬的双胞胎课后举报老师事件,在校教师现在收敛了不少。
至于非在校教师,现在也是心态很不好,不仅怕被查,也怕讨薪讨不到的情况。昨天还有个同行说,这个暑假不敢在同一个机构呆着了,宁可多跑几个机构分散风险,但是整个暑假两个月压了三万多课时费,没证偷着上的怕随时跑路,有证的现在也推脱资金被监管不及时发课费。
盲猜预测:
补课班可能会回到二十年前那种状态,有补课的,但很少,不至于全民焦虑,大多也是邻里邻居互帮互助,连看娃带辅导作业,赚一个茶水钱,主要是对学校的补充,主要是替家长分担家庭辅导的压力。
而目前的补课班甚至学生甚至某些在校老师,几乎都认定不在外面补就啥都学不到,新课都在课外学,这才是问题所在。
个人盲猜校外培训不会完全急刹车,当然大连锁大机构尾大不掉,肯定不要想了,小机构自由教师这种,会慢慢萎缩。随着从业者的陆续离场,和没有新的从业者进入,随着家长们对公立校恢复信心和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当所有人都发现真的是 “各行各业都可以体面养家”,我们的未来就有希望了,当然,这个行业也就会慢慢萎缩了。
期待未来: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反复提到了,“各行各业都体面养家” 才是家长们荒诞鸡娃的最终解药。
每个孩子都值得尊重,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我理想的未来是不管孩子和我说什么理想,医生也好,教师也好,实验员也好,售票员也好,出租车司机也好,餐饮店老板也好,服务员也好,会计师也好,工程师也好,美甲师也好,快递员也好…… 我都有信心支持他的理想,可以很有安全感地支持他向自己的目标进军,而不是 “孩子你这个理想不现实,买不了房成不了家养不了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 “人上人”。当服务员的李华,开挖掘机的王明,做教授的张三,做医生的李四,电子厂的王五,送快递的赵六,每个人都能按时上下班,都能规律吃饭休息陪娃陪家人,都能买的起不算过度拥挤的房,都能体体面面获得尊重。
他们的一胎二胎三胎,才能真正摆脱 “内卷” 的束缚,问一问自己的梦想。
这个梦想可以是一路本硕博到科学家,可以是开一爿小店香飘十里,也可以是开出租车自由自在。
每个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个行业都没有高低,也都养的起家。
愿各行各业都能够体面养家!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1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