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你们做过 MBTI 十六型人格测试吗?
继星座之后,人们又迷恋上另一种剖析自己及指导人生的途径:性格测试。
从没测过都不好意思刷 Soul 和 Tinder 的 MBTI,到常常被用来鉴定恋爱对象的依恋型人格,酷爱自我探索的人类,支撑起了心理测试庞大的产业链。
当然,也让许多人悄咪咪地赚到了钱。
在小红书上,有一个叫 MBTImemes 的账号,专门搬运关于 MBTI 十六型人格的图,每篇热度都还不错。 △点赞少则一百,多则几千
要看懂这些 meme,你不仅需要完成一份几十至几百题不等的 MBTI 人格测试,还得自备各种人格的基础知识。据说,网络冲浪飞扬而现实默不发言的,多是 IN 类型。
MBTI 流派把所有人格分成 16 种,用户通过测试后,会得到一串由四个字母组成的人格类型。
这显然是一串新世界 (7.510, 0.22, 3.02%) 的钥匙,你可以将测试结果挂在社交软件上,用来吸引同类人,还可以此为据,寻找适合的工作甚至规划人生。
更重要的,是当你犯懒又拖沓的时候,还能用 MBTI 默默安慰自己:“哎呀,没办法,INTP 都是这样的。” 然后转头又刷起梗图。
热爱测试大概是全人类迷茫青年的共性,MBTI 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风靡。各国网友抛开文化差,难得达成共识,对着电脑埋头苦做同一套题,比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还要认真。
这几年流行起来的测试不止 MBTI 十六型人格,还有大五人格、依恋型人格、色彩人格等,每一个测试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要在不同测试之间来回横跳,才能时刻迭代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当好一个网络上的弄潮儿。
这些测试的基础支撑逻辑,或多或少来自于心理学,但又因通俗易懂而在互联网上发光发热。
比如,MBTI 的类型指标依据来源于荣格八维,相较于学术语言中的外倾思维、内倾直觉等,MBTI 用 8 个字母定义一切,显然更加普世。
大家都爱做测试,但没有人想做困难的题。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四不像的测试,相对于专业性格测试而言,它们太过随意,而相对于 “测测你下辈子的工作是什么” 这类完全娱乐性的测试来说,它们又多少还是能说准点啥。
比如,游戏论坛有网友热情力荐 Quantic 玩家类型测试,这款测试号称是由用户分析机构,结合大五人格模型推出的专业游戏心理测试。小学英语水平就够用,报告还能中文输出。
尽管分析结果仅仅是三五句话,用来表示你爱互动性玩法 or 个性化定制,但加上 “花匠 / 吟游诗人 / 杀手 / 赏金猎人” 类的标签,一切简单描述,又瞬间贴金般高级起来。
来自韩国网站的颜色性格测试,结果包括 “艾丽斯蓝 / 嫩芽绿 / 石英色 / 香槟色 / 冰川蓝……”。让人忍不住回想起小学时包书皮背面就有的颜色测试,上面说喜欢紫色的你,有着设计师的眼光。
种类繁多的国货测试,更是时不时就能爆发出一款现象级产品,比如京东的矛盾人格测试,网易云的恋爱人格测试及主导色人格测试等,从上线到刷屏到被屏蔽,一条龙流程熟练得让人心疼,多少能反映出人们对于这类测试的追捧。
毕竟,谁能拒绝一些用心理学糖纸包装着的彩虹屁呢。
从电视广告上的两块钱姓名测试,到陶白白大讲堂又开课了,年轻人热衷于了解自我(及恋爱对象),一个潜力无限的测试产业因此诞生。
当商人的小脑瓜开始运转,你做的每一道测试题,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沉默成本。
比如一套测测自己是什么咖啡的题。(到底为什么会有人想知道自己是什么咖啡啊?)
在你做完四五十道题目,无限逼近于真相,并迫切想知道我究竟是瑰谷手冲咖啡、烤坚果拿铁、曼特宁手冲还是凤梨气泡冰美式时,页面才会显示,付费 6.9 元查看最终结果。
手指比画的那几十下,和大脑反复纠结的几个选项,都让人觉得这报告非看不可,不然前面的题都白做了。
定价 6.9 元的这份测试,显示已有上千人购买。也就是说,一份毫无技术和专利成本,可能只是网上搜罗来的几个题,随随便便就能赚几万块。
还有一些迂回点的商家,并不直接出售给你产品,而是骗你给他打工。
比如分享好友后查看结果、关注公众号获取报告等等,总之,先找几套测试来引流,拥有粉丝后转手一卖,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甚至账号里还自带几万份真实用户属性。
不少心理公众号已经依靠测试,找到了颇具自身特色的第二增长曲线,比如 know yourself 在号里专门搭建了心理测试商城,类型从自我、情绪、亲密关系到学业职业和人际,想测啥有啥。
测试商城中,除了用来引流的 “今日限免” 板块,其余测试都要收费,价格从 5.9 元到 29.9 元不等。其中,恋爱理想型测试人数最多,有 43.5 万人为此送钱,9.9 元一份。
做测试的人可能不觉得自己是韭菜,不过少喝一杯奶茶的事。而 know yourself 光这一个测试,就能赚近 435 万元。
心理服务平台壹心理还专门推出了测试会员,129 元一年,可以免费测平台上的测试,还能无限重测,随时监控心理状态。测试五花八门,比如 “测测你爱 ta 有多深”“测测你面对困境能否逆袭” 等,甚至还有 “测测你的潜意识中,有哪些未满足的性爱需求”。
辐射范围之广,堪称一测解千愁,人生苦短,不如埋头做题。
除了各种换汤不换药,或是跟科学没什么关系的娱乐测试题,还有人不声不响地根据测试结果,推出了成长方案,像网游里买对应职业秘籍一样简单丝滑。
每个月提供 1~3 期课程,总价 599 元,负责人表示,课程内容会根据订阅用户的反馈以及咨询者提出的问题定期更新。但是,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似乎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理论。
譬如 “为什么 INFJ 擅长总结和归纳,但又不擅长总结、归纳自己的总结和归纳?”,这样富含哲理和语病的陈述,大概会让 INFJ 感到灵魂共振并想要迅速下单。
心理测试最初诞生时,原本是卖给企业,用作员工性格的评估工具,以便老板更好地 PUA 你。
如今,测试的掘金路越走越宽,人们买走一个个稀奇古怪的心理测试,花钱 PUA 自己。
心理测试平台上 9.9 元一个的性格测试,虽然闷声发财,但做的是走量的生意。十来块一个,即使天天做,也不至于让普通人失去太多金钱。
而那些打着性格咨询名号的 “人格成长师傅”,才会分分钟让你掏空钱包,爪干毛净,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这类咨询师通常将人格测试的重点放在职业规划上。和大学 “职业生涯与规划” 课程中的内容不一样的是,大学课程通常是给你找到职业测评平台并完成上面的测试题,然后自己根据结果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自己想答案)
而咨询师们会通过询问你的性格与习惯,了解你的优势与短板,为你推荐漫漫人生路中最适合的工作选项。(帮你想答案)
自己都想不明白的问题让别人帮你想,价格当然不便宜,并且市场收费极其不透明,各咨询师价格差异很大,常常能卖到几百甚至大几千元一小时。
反正问就是专业度不同,不能比。
比如某公众号上卖的付费咨询服务,2399 元包 120 分钟电话咨询,适用于已经明确自己性格类型的人,咨询师会给出推荐的职业生涯定位,包括行业和岗位的转型策略,升职加薪指南;若是没有明确性格类型,那么咨询师还要另收 800 元咨询费,总计 3199 元。
所谓的性格类型指的当然是 MBTI 啦,网上一搜就有很多免费的题,但到了咨询师那里,转手就要收 800 块。
同档次的 2399 元咨询还有其他项目,比如副业打造咨询,据说能够运用天赋、爱好和现有技能赚钱,而创业咨询则告诉你应该招募什么样的下属、合伙人和管理方法,却并没有告诉你怎样识别出对应的下属。
钱花出去了,是否能带来等价的答案也很难说。
有网友分享他找付费职业咨询师的经历:先是做了一大堆的性格测试和问答题,然后和咨询师聊天及分享感受,获得了十几个可能做的行业建议,去招聘网站上找它们对应的入职条件,根据 JD 准备简历。
这套流程听起来好像和靠自己找工作没啥区别。不少人评价说:“本来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咨询完反而更加迷茫了。”
但有些人对于免费的知识与经验是缺乏实感的,刷到网上各路大神分享的人生经验,总是匆匆丢进收藏夹码住再看,然后杳无音信。
只有对于这类付费咨询,才能产生 “我花了钱,所以一定能好起来吧” 的心理安慰。
然而现实中,大多情况下通常是,迷茫的人突然决定振作起来,踌躇满志地买下一个个测试及咨询,花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意识到 “原来我就是不擅长工作”。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