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说一下古代科举

1.jpg

@卢诗翰:说一下古代科举
很多人将科举理解为古文背诵,四书五经圣人文章背熟就能考上状元
但实际上科举类似阅读理解,同一篇文章往往要结合注解你才能真正理解前人们在说什么。

很多东西没有注解,哪怕你对着原文读一辈子,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比如之前说过的郑伯克段于鄢,再比如,项羽的乌江自刎。

许多人可能说了,这个我熟,霸王力拔山兮,哪怕到最后时刻仍不失人杰起色,在乌江边面对百万汉军丝毫不惧,杀死数百人后自刎身亡。

后世不少人对史书这段是有疑问的,一个人击杀数百人,怎么可能呢?哪怕是霸王也有点不太科学吧?何况杀到最后的汉军必然是精锐之师啊?
但历史书确实就这么记的对不对

所以,答案在哪?
光翻项羽传是翻不出来的,要去翻弘农杨氏记载

你可能又好奇了,这和弘农杨氏又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弘农杨氏的起家就源于项羽的乌江自刎一战。

公元前 202 年,项羽兵败垓下,刘邦为鼓舞士气,许诺取得项羽首级者赏千金并封侯。之后,在乌江一战中,汉将王翳争得项羽的头,吕马童与郎中骑将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项羽的肢体。

这五人全部封侯,吕马童为 “中水侯”,王翳为 “杜衍侯”,杨喜为 “赤泉侯”,杨武为 “吴房侯”,吕胜为 “涅阳侯”。

这个赤泉侯杨喜的家族一路流传壮大,到公元前 74 年,杨喜的曾孙杨敞因支持霍光废刘贺有功,再次加封。刘贺就是 “海昏侯”。
之后杨氏家族继续繁衍壮大,
到了两汉之交,杨敞的曾孙杨宝有一天在华阴山北看见一个黄雀鸟被老鹰所伤,堕落在树下。他可怜这只小鸟,将它带回家照顾了百日之久,一直到雀鸟伤好飞走。小鸟离开的当夜,杨宝做梦见到一个黄衣童子向他拜谢,说自己是西王母的使者,就是他所救的那个黄雀,为报恩,童子赠与杨宝四枚白玉环,说可保佑他的子孙洁白,位列三公。
果不其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接连四代都官至太尉。
连续四代出了三公级高官,所谓 “四世三公”。
这个黄雀鸟报恩的故事,就是成语 “结草衔环” 里的 “衔环”。
之后杨氏家族越发壮大,不但有三公,甚至出了多位皇后,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杨氏的故事一直绵延到隋唐时期的杨坚)

历经数朝,绵延数百年的辉煌家族弘农杨氏,最开始就来源于乌江之战里的这个小小的郎中骑将杨喜。
因此,杨氏家族,其先祖作为乌江一战的当事人,他们的家族记录毫无疑问是最有真实度的。
而司马迁,恰好和杨喜的孙子杨殷是亲家,司马迁也能得到相对真实的信息。

太史公最后是怎么记录这一段的呢?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杨喜他们五人最后拿到的躯体不是你好我好礼让出来的,也不是抽签抽出来的,而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面对千金封侯的诺言,现实是很残酷的
——“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所以,霸王项羽是不是真的一人反杀数百人?
答案是没有意义

群雄覆灭大汉开疆,新的时代到来,乌江边的故事已经结束。哪些是项羽杀的,哪些是最后躯体争夺战里自相残杀的,再追究已经没有意义。
那怎么办呢?别问,问就是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就是古代游学拜访名师的意义,也是那些 “诗书传家” 能历经几世的原因,不是他们特别能背书,背书背的特别好,而是他们明白四书五经的背后,一些典故要怎么解读。
孙悟空吃了十颗金丹,太上老君报了失窃一百颗颗金丹。
十颗是真的,一百颗也是真的。

这是你翻烂原文都找不到的答案
天资聪颖的人,有实际工作经验后,也许能理解
但大部分人,可能把原文背完,都不知道前人们在说什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6337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