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古代皇帝后宫那么多女性,每换一个皇帝就会换一次后宫吗?

嫔妃当然必须全换,先皇的嫔妃必须要给新皇帝的嫔妃腾地方是真的,但是宫女基本不会换。

某种意义上,皇宫和一些贵族家庭也差不多,假如《红楼梦》中贾政老了过世了,贾宝玉开始当家,贾政的妻子王夫人安心荣养,贾宝玉的妻子开始掌握家族内部事务,同时贾宝玉身边的丫鬟,比如袭人、晴雯等很快就成为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管事的,但贾宝玉绝不会把家里所有的丫鬟们全换掉,不会把这些丫鬟们赶出家门让她们自生自灭,也不可能把贾政的妾侍赵姨娘、周姨娘等赶出家门让她们回自己娘家去,或者让她们流落街头、自生自灭,甚至改嫁他人(当然,如果赵姨娘的儿子贾环分家另过的话,赵姨娘原则上是可以到贾环家去养老的)—— 贾家丢不起这个人,更不会这样无情无义。

皇宫中也是一个道理,对于先皇帝的后宫宫女、嫔妃等来说,皇宫就是他们的家,宫女或许还能找自己父母家,或者出宫嫁人,但是嫔妃属于出嫁到皇家的,不可能将其逐出皇宫,更不可能让他们流落街头 —— 皇室更丢不起这个人。

有些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经大婚,有了太子妃或者王妃,当然也有侧妃,有些皇帝在即位之后才开始大婚,原来没有太子妃或侧妃。但是身边肯定早就有了一堆贴身丫鬟。这些丫鬟在新皇帝即位之后就鸡犬升天,很快就有可能成为皇宫中掌权的女官。而其他绝大部分宫女都各安其位,不会被撤换,少部分因为失宠或得宠可能会被调整岗位。失宠的可能会被发配到皇家陵寝为先皇守墓、到皇家园林等冷衙门去坐冷板凳。有些时代会允许大龄宫女出宫回家,再招一批年轻的进来,但这个和皇位更迭没有必然的联系。

至于先皇的嫔妃,处置各不相同。

太后当然不用说,包括先皇的皇后、今上的亲生母亲,那都是当成老祖宗来供奉的。

明清时期原则上皇后住在坤宁宫,皇位更迭时,原来的皇后变成了皇太后,习惯上就要去慈宁宫、寿宁宫等居住,把坤宁宫腾给新皇后。

高等妃子,比如贵妃,一般也是奉养在宫中,虽然不能和太后一样尊贵,但是该有的尊崇也不会少。比如康熙贵妃佟佳氏,雍正时期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将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去世后还上谥号悫惠皇贵妃,可以说奉养的相当到位。

当然,这些先皇嫔妃地位再高,也必须为新皇帝嫔妃腾地方。明清紫禁城的西北角有专门为先皇妃嫔修建的宫殿群,包括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英华殿、慈宁花园等。继任帝一般会为先皇之妃加封号而奉养其中。

慈宁宫就是有名的太后宫寝,明朝万历时的慈圣李太后、明熹宗的皇贵妃、清朝孝庄太后、乾隆生母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寿康宫,乾隆时期孝圣宪皇后、嘉庆朝颖贵太妃(颖贵妃)、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孝和睿皇后)、咸丰朝康慈皇太后(孝静成皇后)、同治光绪朝丽皇贵太妃(咸丰丽妃)都曾在此颐养天年,慈禧太后晚年也曾在此小住。由此也可见,新皇即位后,先皇的皇后、皇贵妃、皇妃等等高等嫔妃,都居住在紫禁城里,并没有离开。

有子嗣的,尤其是儿子还封王封郡王的,可以求恩典到儿子王府中当老祖宗享福。据说乾隆的亲弟弟和亲王弘昼就把母亲(雍正帝妃子耿氏)迎接到王府上奉养到老。

就算不去,新皇帝看在亲王郡王面子上,也会对这种嫔妃高看一眼。

康熙有一位密嫔王氏,入宫后,连生 3 子,因为她是汉人,康熙给她的位分一直不高,康熙在世时仅封她为密嫔,按照康熙留下的手谕,有儿子的嫔妃在他死后,可以出宫跟随儿子生活,但是年轻的嫔妃为了避嫌,即便是有儿子也不能随意出宫。密嫔王氏就因为过于年轻而没有出宫,一直和另一个太妃,勤太妃陈氏一起居住在宁寿宫。(乾隆退位当了太上皇后,也居住在宁寿宫)

但这个密嫔王氏却生了一个好儿子,即皇十六子胤禄。胤禄被视为是雍正的铁杆,所以雍正对胤禄很信任,进而对他的生母王氏也表示尊崇。雍正继位后,尊王氏为皇考密妃,乾隆继位后,尊王氏为皇祖顺懿太妃。

到了乾隆年间,密太妃儿子庄亲王胤禄和勤太妃陈氏的儿子果亲王允礼曾几次请求迎自己的母亲到府上孝敬,都被乾隆拒绝了。当时胤禄和允礼给出的理由是宁寿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她们的身份不应该居住在那里,所以请求接到府上尽孝。但是乾隆都拒绝了,乾隆觉得后宫已经没有这么大年纪的太妃,她们住在那里,乾隆好尽孙子的孝心。

当然,有好的就有坏的 ——《康熙微服私访》里,康熙出巡总是带着一个宜妃,这个宜妃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即宜妃郭络罗氏,她是九阿哥胤禟的生母,九阿哥胤禟又是雍正的政敌,所以雍正即位后连 “太妃” 的名义都不给,处处打压,可以说郭络罗氏过得是相当郁闷的。

有女儿,且女儿没有被和亲出去的,也可以考虑到驸马府上养老 —— 不过,好像只有同治皇帝的瑜妃,在冯玉祥驱逐清朝皇室出故宫之后,被迫搬到了荣寿公主府上居住,其他还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毕竟驸马也属于外姓人,一般皇家是不会让驸马来奉养丈母娘的,皇家丢不起那人。

无儿无女的皇太妃,会继续住在宫中或皇家别院中,继续小心侍候皇太后,顺便养老。

无儿无女低等级的先皇嫔妃,比如贵人、答应、官女子,他们的待遇就差很多了。按照明清皇宫的规矩,一般到了妃一级,才有自己独立的宫殿,嫔只能和妃住在一起,妃住正房,嫔住厢房,而贵人、答应、官女子基本上只能和宫女挤一块了。

先皇去世后,这些低等嫔妃肯定无法得到 “太妃” 的封号,新皇帝的孝心也不会普及到她们,她们只能和先皇的妃子们一起去新宫殿居住,继续侍奉嫔妃的生活。有些人可能会被发送到诸如热河行宫之类的地方去,还有些被发往先皇陵墓为之守陵。明清时期先皇嫔妃所居宫殿本身就建有佛堂,一般不再单独让这些嫔妃出家。

原则上先皇嫔妃和新皇帝不再见面,除非两人年纪很大,不需要再避嫌。

如果国家昌盛,皇家不在乎那点钱,新皇帝对于先皇嫔妃还是比较照顾的,养老不是问题,譬如康熙的妃嫔极多,其中不少一直活到乾隆时代,有的甚至活到九十七岁,乾隆时陆续病薨的老太妃有记载的便达十二人。

如果国事蜩螗,有时候皇室就顾不上这些先朝嫔妃,致使她们生活落魄也是有的。比如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跑路,就把同治皇帝的所有遗妾,包括地位较高的惠妃、珣妃等都丢在了北京城,任其自生自灭,可以说做得非常绝。据说光绪年间,还有一些低等嫔妃,皇家连生活费都给不足,只好自己做点手工,比如鞋垫什么的,然后让太监到街上买钱以补贴用度。

————————————

多说几句。

我们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宫女都愿意出宫回家。站在一个普通宫女的角度来说,有时候回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家里比较富裕、地位比较高的宫女,多是愿意回家的。对于比较穷的人家来说,还真不如留在皇宫里,虽然不能嫁人、没法生子,没法见到父母亲人,但是起码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个得失,还是需要好好权衡一下的。

明清时期,多少男人为了混口饭吃,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先自宫,也要争取一个入宫的名额,清末遣散太监的时候,不少太监沦落街头成为乞丐 —— 在古代社会,穷人家为了吃饭,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

《红楼梦》里的袭人是有哥哥和母亲的,她的哥哥和母亲要把他赎回来的时候,袭人是完全不愿意的。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在她哥哥家可没有好果子吃。

古往今来普通人的所求,也无非是吃饱穿暖而已。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72506.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