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大事要谨慎,小事要轻松。但在真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事吹毛求疵,大事听天由命。
韩国总统天天号召韩国人生小孩,颁布各种催生政策,结果自己就是个丁克,养了三只猫四只狗。
选专业、规划人生未来这样的大事,以前总有一个响亮的声音:要听从你的内心!Follow your heart!可是如果人没有内心呢?据说现在的孩子都被卷得 “空心化” 了。(@Antonio张)
现在做生意的逻辑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我要挣多少多少钱。
现在是:我要省多少多少钱。
人生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三十岁,四十岁生命进入加速,五十岁开始告别爱情。所以,必须活在当下,享受过程;必须珍惜交集,少留遗憾。 (@星辰与海 starsea)
北漂十年了,每次收拾东西都非常 emo 异乡人只有住处没有家,很难构建生活本身,不断迁徙,然后不断丢失(@温州来的商人)
为啥国人很累,很倦。多数人先天自带杠杆,所谓杠杆,就是不管你的收入多少,你都需要承担固定支出,比如房贷、养老、医疗等等,支出比例越大,杠杆越高,个体会有差异,但整体杠杆与日俱增,毕竟很多人没有直接创收,自然需要收入群体养活并分担。(@Mr 蒋静)
在移动互联网的平权时代,真理越辩越明个鸡毛。 (@福报 KOC)
十年前的应用题:一个管子进水 3 小时能满,一个管子放水 5 小时流光,问多久水池能满?
三年前的应用题:一个管子进水 3 小时能满,一个管子放水 5 小时流光,进的管子每小时有 10%–50% 概率关闭,问多久水池可能流光?
今年就厉害了:一个管子进水 3 小时能满,一个管子出水 5 小时流光,现在两边水管一起放水,请问王小明同学年龄?(@落魄的三叔)
今天叫信息社会已经不准确了,还是叫垃圾信息社会吧。
最近交流的感受,中国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下,银行账户才是个人财富管理的基石。证券账户理论上有更多的投资品类,但长期以来中国股市的不振,以及证券账户开立的门槛,都阻拦了大部分普通人。公募基金本来很有机会凭借着资管新规红利,以信息披露和投研能力优势,打开一扇窗,然而最后一地鸡毛,如今彻底失去了生态站位。银行虽然也有诸多问题,但绝杀就一句话,老百姓下意识还是觉得银行最靠谱。不知道 00 后们有钱了会不会不一样,哦对了,00 后没有工作。(@楚团长聊聊天)
终于搞清楚为啥会不喜欢 “松弛感” 这个词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不仅要努力,我还要努力假装我没努力。约等于让我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微笑。 (@演员邵逸凡)
吉利德在其官网公布的实验结果: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显示出了 100% 的有效性。
医药领域的进步真是跃迁式的。 (@Fenng)
按现在的政策,8090 后国家不给什么大补贴就好好存钱吧,没事别乱花,不然养老肯定成问题。到 8090 后就是 2000 万人退休,900 万的人入职场,服务业价格飙涨是 100% 的事,现在计划还有 20 年的缓冲,晚一年少一年。(@骷髅海_beta)
你相信人口红利,你就买印度基金
你相信科技,你就买美国基金
你相信新兴市场,你就买越南基金
你相信经济复苏,你就买日本基金
你相信光,你就买我大 A(@与时间为友)
现在的中产,分两种。
一种是新中产,一种是老中产。
老中产只要是在这几年没有加杠杆的,虽然财富没有增加多少,但是负债也没有增加多少,基本上护城河还是比较稳的,就算遇到裁员或者降薪,也不至于一下子返贫。
新中产是现在压力最大的,以前老中产买完房以后,工资上涨了一波,所以老中产房贷要么结清了,要么房贷已经占比收入比较低了,新中产是买在了房价高的时候,同时买完之后,工资又没涨,他们的负债比例,是比较高的。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人买完房的头几年,都是非常省的,之后靠着工资上涨,才熬过去了。
如果说,未来工资真的不会大幅度上涨的话,那么新中产就要一直这么如履薄冰,生怕裁员或者降薪。
尤其是在成都、武汉、西安、合肥等房价高,工资低的城市,每个月的房贷一旦超过 1 万以上,只要 30 多岁被裁员,生活压力就会暴增。(@有事问彭叔)
给 cp 花钱,也属于一种磕捐杂税。(@谐音梗研究所)
70、80 做生意。
我特别能喝,把你们都喝趴下。
我不信,咱们比比试试。
70、80 和 90、00 做生意
我特别能喝,把你们都喝趴下
您真厉害,我不行我不行,我就拿奶茶和您干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0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