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星舰成功回收之后,我去补了马斯克 3 年前也是在 Lex Fridman 的播客里 —— 他俩是真爱 —— 讲的一些话,其中就包括用「筷子」去夹住火箭的设想,信息量比后来几次要大一些。
而且能够发现,马斯克在很多年来一直都在重复性的公开愿景(vision),如果不是愿景本身很有魅力的话,很容易造成听众疲劳,这又反过来说明了他这个人是真的很有延续性,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初衷开展,很少偏离,实在是太有人格张力了。
所以爱他的人,爱的是那份挣脱地心引力的宏大坚持,恨他的人,恨的是那种自闭症式脱离现实的迷信偏执,坚持和偏执,搞不好就是一体两面,人就是这么复杂的物种。
再分享那期播客的几处重点吧:
– 马斯克自认为是 SpaceX 的首席工程师,因为所有的设计决定都必须由他亲自签署,这也意味着他向全公司承诺,如果工程出了问题,那都是马斯克的错。所以每次发射时,马斯克都像个复读机一样,在别人感叹「火箭真牛逼」的时候,自个一直在念叨着这里有风险那里不够好,这让他的心态从根本上就和旁人不一样。
– 火箭发动机的制造难度远远高于设计,俄罗斯的双燃料室 RD 发动机一直领先全球,不是因为它设计得有多好,而是它能被制造出来,星舰的发动机很早就有原型设计了,但是生产环节要滞后得多,为此 SpaceX 还发明了好几种合金材料,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需要的是完美的工艺,任何短板都会摧毁它的使命。
– 马斯克对于制造业的理解确实很有意思,是对经济学和企业经营的混合思考,他说某个零件如果很贵,那只意味着它的产量不够高,此时就需要反问自己,如果一年生产 100 万个这样的零件,那它还会贵吗?如果还贵,就就说明设计错了,你需要从头减少设计的复杂性。航天业很喜欢找借口 ——「我们成本高是因为产量太低,如果我们是消费电子行业就不会那么烧钱了」—— 而 SpaceX 不吃这一套,它要把火箭发射变成日常行为,由此彻底改变成本结构。
(想想马斯克对中国的赞美,以及宁德时代 CEO 曾毓群在 Nicolai Tangen 的播客里解释为什么欧洲做不好汽车电池时的灵魂三问「首先他们的设计是错的、其次他们的流程是错的、最后他们的设备是错的」,就能 get 到马斯克想表达的点,靠设计去吃一辈子红利是不可能的,失去了制造能力,就很难再恢复过来,而娴熟完善的制造规模,则有机会逆袭到产业链的上游,去分设计的蛋糕。)
– 擅长制造的企业,可以将制造成本无限降低到原材料价值加上知识产权附加值,造火箭的极限思考在于,看着眼前的铝、钢、钛、合金等元素,计算它们有多重,按斤来买的话需要多少钱,而自己是在挥舞一根「魔法棒」,把面前的一堆原子排列成自己需要的新形状,这就是最低可行性成本。
– 所以在追求正确的回答之前,首先得提出正确的问题,大家应该问的是,为了将原子排列成需要的形状,我们需要什么工具、方法、材料等等,但很少有人这么提问,他们手里有什么工具,就只能做出这种工具才能做出来的东西。
– 马斯克说用塔架抓住降落中的火箭的主意是为了尽一切可能节省重量,避免给星舰加装着陆腿,启发来自电影「龙威小子」里空手道大师用筷子夹苍蝇的片段,我们更熟悉的由郝邵文和释小龙主演的喜剧片「旋风小子」里也照搬了这个情节。
– 可重复使用的轨道火箭方案并不是只有 SpaceX 才想得到,整个航天业早就意识到了这种做法的经济性,但它太难了,难到大多数人都没有试下去的决心,Fridman 问马斯克「你的信念来源是什么」,马斯克足足愣了 10 秒钟 —— 我觉得 YouTube 应该给这 10 秒钟标注「非静止画面」—— 直接说自己不需要这玩意,「去他妈的,干就完事儿了」(Fuck that,we’re gonna get it done)。
– 在第一性原理的应用下,SpaceX 不可僭越的底线只有物理定律,换句话说,只要一个建议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之类的法则,那它就能被端上来讨论和测试,所有的成果,也都取决于公理基础和个人创新的交叉核对。
– 做星舰的目的从来都是把人类活动扩大到地外,当初去月球插了个旗子就回来是很窝囊的做法,霍金认为地球平均每个世纪都会经历 1% 的文明终结概率,所以不明白为什么人类不赶紧给自己买保险,先去火星建立基地,如果最容易抵达的火星都去不里,那星际航行就连屁都谈不上了;
– 目前把物资发射到火星的每吨成本最低也要 10 亿美元,而社会经济所能接受的花费,不能超过每吨 100 万美元,而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需要从地球投放过去的物资总吨数则又以 100 万吨起步,这是非常浩大的接力式任务,马斯克相信 10 年内人类就能登陆火星,但人类在火星上定居生活,则不确定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
– 对科幻小说经常使用的虫洞等技术不抱幻想,这和物理定律相违背了,光速是没办法超越的,扭曲空间所需要的能量也是根本获取不到的,火箭始终是最靠谱的方案,所以 SpaceX 也没做什么学术上的突破,没有新的理论物理学诞生,一切都是工程突破,让火箭可以被重复使用罢了。
– 马斯克对于火星文明的政治制度想象,是一个独立于地球文明的新起点,没有代议制,全民投票公决,但投票又不会像 Cookies 弹窗那样让人不停的点击接受,要简洁、明快、透明、干净,简而言之,就是摆脱美国现有政治制度的缺陷。
– 比如马斯克一直在抱怨法条只有增加没有删除,这导致很多新的基建工程会被不断审查,所以希望火星上的法律像程序员写代码那样,有积累,也有清理,否则软件注定变得臃肿而无法运行,而且已经推行的法律也要自带「日落条款」,需要主动投票续约,而非立法后就永久生效。
– 对人形机器人的偏爱,受「星球大战」影响很深,而且相信 AI 在个性上的细微瑕疵,会让它变得足够特别,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同伴,不是全知全能的那种,而是带有和每个人相处之后形成的不完美,比如为了一些蠢问题互相争论,就像 R2-D2、C-3PO 那样。
– 希望年轻人过上「有用的生活」,对环境的净贡献大于净消费,坚持大量读书,扩大兴趣边界,不然你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对什么感兴趣,多阅读,多尝试,多和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往,直到发现和你的才能相匹配的事业,然后,干就完事儿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1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