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veryang: 前段时间我老板在读书会上分享了摩根・豪泽尔写的《金钱心理学》这本书,我后来买了纸质版在看,书中有章内容叫《合乎情理胜过绝对理性》,这也是让我触动较大的,是生而为人的自我洞悉和尊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先看哈里・马科维茨的案例,这位大神在 1990 年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所以在金融学领域的地位是颇为崇高的,早在 1952 年发表的《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就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创立和奠基,他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可计算的变量,这套分析框架能帮人们计算出一个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资产组合。那么你肯定好奇,他自己的量化投资分析,肯定是无比精心设计了一个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吧?—— 非也,他的真实操作是一半买债券,一半买股票,一个非常简单的组合。
他解释说:“如果股市一直跌,而他又把钱全投进去了,他会很闹心;但若股市一直涨,他全程没参与,他会非常后悔。” 所以你看,马科维茨内心最为真实的投资目标,从来就不是潜在收益率最大化,而是他希望把未来各种可能后悔的程度降到最低。有句话叫:不要看一个人是怎么说的,要看他是怎么做的。马科维茨到了自己这里,却把他发明这套框架扔掉了,用了另一套思路,看似很有违和感,但他做了个他用起来舒服、合乎情理的选择。
人不是一份电子表格,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有情绪波动的人。绝对理性是从冷冰冰计算出发的,而想要坚持任何策略,都要靠活生生的人来执行,因此就不能不考虑人的感受,你考虑了内在感受,会相对容易平顺地抵达终点彼岸。一个现实例子是:说到申购自家投资经理管理的产品,我们一个 JJJL 偏成长风格,年化收益率略高些,但回撤也大些;另一位偏均衡价值,年化会低 1-2 个点,但是回撤控制得很好。一个真实操作是,我今年赎回了前者、改为申购了后者,而我另一位同事则表示:他决定申购前者,因为他对回撤耐受度高,而我本人对回撤就是颇为敏感和无法忍耐,这个个体差异性一定要充分尊重。很多人都想走捷径抄作业,但其实你抄不了的,哪怕买了同一只股票在下跌 15% 的情形下,你是选择割肉?还是按兵不动装死?还是逆势加仓?不同的人大概率就有动作分化了。你的任何底层动摇和不坚定,都会在最要命的时刻打断复利积累的过程。
书中最后还有谈到作者摩根・豪泽尔他们家庭是如何看待储蓄和投资的,也很有意思。他说他们的生活很舒适,但与奢侈无关。他说他家为实现自主的生活目标而采取的某些行为,从理论上看,甚至是不合理的。举两个例子,他家买房是全款买的,没有选择贷款,这绝不是因为他家底有多厚,他们两口子就是从普通工薪阶层开始的。全款买房这件事,从理财角度看,可能是做过的最糟糕的决定,尤其当时抵押贷款利率低得离谱,任何理性的顾问都会建议你利用这份低利率,然后将多余的存款投入到高回报的金融资产中。但是他们其实更在于追求心理上的安稳,完全拥有一所房产的自主感,胜过金钱收益带来的额外回报的满足感,并且每月还贷压力,若真在突发经济危机之下,可能又会带来额外应对的慌张,和就业选择权的不自由。
他们家的金融资产中流动资产的比例(就是强变现能力的类现金 / 活期啥的),高于大多数理财顾问推荐的标准,大约占 20%(指去掉房产价值后),他说这在理论上既不明智,也不推荐别人这么做,但适合他们家庭。因为现金是独立生活的重要保障,他们永远不想某个时刻被迫出售他们持有的股票,这个选择,就是要将不得不卖出股票来凑钱的可能性降到零。为什么他会这么重视家庭现金储备呢?他说:“以他对个人理财的全部了解,每个人,无一例外,总有一天,会面对一笔意料之外的巨大开支。” 而很多人从未对这些开支做过专门的计划,是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预想过未来某天会冒出现这笔开支。很多人存钱是为了买房买车,而豪泽尔说:他们家为了一个意外比我们想象中更频发的世界上好好生活而存钱,这段话让我倍受震撼。
豪泽尔为什么这么在意生活自主性呢?—— 跟他的原生家庭有关,他父亲在 40 岁时才成为一名医生,3 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急诊室医生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份职业,频繁颠倒作息来倒班工作,这给他身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当时高强度工作养家和省吃俭用是唯一的选择,直到整整 20 年之后,他父亲才辞职。父母亲的这段经历,对豪泽尔的影响深远,他认为:所有理财计划的终极目的,不是享乐或赚大钱,而是独立自主,他对过上挥金如土的生活没有兴趣,但他追求一种自由度:就是只要想改,就可以在某天早上醒来后随心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他强调,自主性并不意味着不再工作,而是意味着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跟喜欢的人(同事圈子)做喜欢的工作,并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不用硬着头皮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一些工作。这是豪泽尔理解的: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做想做的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1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