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吟乐、陈连平
编辑|小智
写在前面
当提及欧美 IT 科技企业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IBM、惠普等。但细想来,它们都是源自美国,“欧美”中的欧洲其实并没有特别多的知名 IT 企业。然而欧洲作为现代文明的起源地,它在这个 IT 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真的没有一席之地吗?
在笔者所生活工作的爱尔兰,IT 产业占有高达 25% 的全国年度总营业额,三分之一的总出口值。其中有不少在业界享有名声的企业:
Fleetmatics, 在去年年底以 24 亿美元被 Verizon 收购,主营业务为客户(如物流公司)提供车队的跟踪、管理、调配的服务。
Datahug, 在去年年底被 CallidusCloud 以 1200 万美元收购,主营为公司销售部门提供预计与管理的系统。
SoundWave, 去年初为 Spotify 收购,是一款被收入 Google Play 编辑推荐的音乐应用,即百万多应用中 Google 精选的五十个之一。
以及笔者任职的 Paddy Power Betfair, 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博彩投注公司。其业务包括线下、线上的体育赛事投注,乐透,在线扑克等,为业界的领头羊。
这些公司虽在业界众所皆知,但对其他地区的普通民众它们却大多是籍籍无名,这背后的几点原因且由我在这儿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欧洲地理文化对 IT 产业规模的影响
在世界七大洲中,欧洲的地理面积仅大于澳洲,排名倒数第二;但其涵盖 51 个国家,仅次于非洲,排名正数第二,据此不难想象欧洲在地理上的碎片化。相对应的,欧洲的人口也高度分散,各有其不同的语言。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拥有欧洲最多的人口却也不足 1.5 亿,占欧洲总人口 17% 不到;在其之后的欧洲国家无一人口足亿,有千万人口的也只有 15 个。
语言方面,作为母语占人口比例最多的德语也不过 16%,英语、意大利语并列第二占 13%,法语第四占 12%,其余的都不足 10%。欧洲,这样一个内部地域、人口、语言都有高度相异性的大陆,其 IT 产业有其相应的特色,而不能与一个巨大的统一国家一概而论。反观中国、美国,他们在文化的统一性上是极其相似的,我们大可以此为例作对比。
欧洲那些在世界范围也是耳熟能详的企业如 Ericsson,Opera Software,Nokia,AVG Technologies 等不外乎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提供的核心产品是纯粹的技术,与地域文化基本无关。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有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美国有谷歌,微软等。此类企业的产品特性使其易于国际化,欧洲与中美相类,在此不多赘述。
然而类似美国亚马逊,中国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在欧洲并没能发展出同等规模的 IT 企业,地理文化上的碎片性是其中重要原由。电商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是有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地理统一的中美都拥有这样的先天优势。欧洲因其地域文化的多元,很难形成统一的市场,特别是其各区域之间以国界为隔,更是增加了形成跨区、跨国的统一电子商务的难度。但这并不代表电商在欧洲并不存在,俄罗斯的 Ozon,英国的 ASOS,德国的 Zalando,法国的 Spartoo,都是在各自国内占据巨大市场的电商网站。
然而尽管这些企业对国际化都付出了极大努力,它们互相竞争都没能在他人的主场优势下击败对手,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割据局面。而亚马逊以其绝对的技术能力和资源也不得不在欧洲成立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六个分站,占全球共十四个分站的近半数,欧洲的地域多元性更是可见一斑。
在缺少如阿里巴巴,亚马逊规模等级的巨头后,在电商领域中小型的企业得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这些较小规模的企业自然不可能自己开发所有的所需技术和服务,于是便为第三方技术提供服务企业提供了商机。以与电商紧密连接的支付系统为例,阿里巴巴自主开发了支付宝,腾讯开发了微信支付,这对中小企业是可望不可即,投入大于收入的。
相应也就产生了专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的公司,如英国的 GoCardless, 瑞典的 Klarna,法国的 Leetchi,德国的 Paymill 等等,而移动支付又另有其他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正如“百花齐放”的电商平台一样,当一特定 IT 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地域文化的特性时,其在多元化的欧洲就会形成割据态势,而很难产生规模巨大的企业。
由上可见,欧洲的 IT 产业在其地域、人口、语言的多元,甚至于碎片化的影响下,大量具有地域特色性的小、中、大型企业大约以地域为界呈现出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形式,并没有形成极少数巨型企业独大的场面。
欧洲的历史文化对 IT 产业结构的影响
另一个对欧洲 IT 产业有着极重大影响的因素,是欧洲的历史文化。自 1760 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欧洲的制造业已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从生产商到销售其中所需的所有产品及服务都已经成熟完备,形成了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整条产业链。上世纪末页兴起的互联网革命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影响是一种从 1 到 2 的,对现有商业模型的改进与革新。如上文提及的提供第三方电子支付方案的公司就是对已有支付手段的服务升级,为人们提供便利,提高公司掌握资金流动的能力,锦上添花。
反观中国,1980 年代才开始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在产业链还未成熟时就遇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大潮,互相推动之下一起形成了现在以电商 IT 巨头为支柱的产业链。所谓的传统制造业已经与 IT 企业提供的服务紧密联结,是一种从 0 到 1 的创造过程。同样以支付手段为例,在支付宝之前中国的日常生活中鲜有现金以外的支付方式。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后,电商平台提供的支付手段一跃成为主流的新型支付方式,直接跳过了在欧洲至今仍然占据主流的信用卡支付。
制造业以外,其他产业也都类似。在欧洲娱乐业、商业、金融业等涉及人们生活工作的行业在互联网兴起之前都已成熟,互联网给带来的是革新。如娱乐业,传统的体育项目得到了大量的 IT 技术支持,从在比赛场上帮助裁判公正判决的鹰眼系统 到场下帮助运动员训练的体能、营养的检测记录系统,再到场边观众的购票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笔者现在供职的公司 Paddy Power Betfair 主要经营的正是体育赛事场外的投注博彩业务。
博彩投注在欧洲是传统娱乐之一,Paddy Power 成立于 1988 年,当时以传统门店为服务终端。而互联网的即时性则打破了传统的赛前买定离手的游戏方式,使根据比赛进程实时更新赔率、实时投注成为可能,增加了顾客对比赛本身的参与感进而得到更好的娱乐体验。但在线上业务蓬勃发展时,公司仍然坚持开设新的实体门店,是为传统生活文化的延续。
从如上对比就可看出 IT 产业在欧洲和中国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中国在不久之前还不存在现代化的生活,而中国拥抱现代化的产业和社会之时正是互联网兴起之时,于是互联网的时代定义和创造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生活 ——它是生活的创造者。欧洲在互联网之前就已形成成熟的现代化的产业和生活模式,互联网的时代只是改进原有的生活,并不是推倒重来 ——它是生活的服务者。这也正是中欧历史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欧洲 IT 产业的发展前景
前文提及欧洲的 IT 产业为生活工作的各行各业都提供支持与服务,那具体在哪些行业其发展最快呢?据 tech.eu 网站的统计,2016 年欧洲的 IT 技术创业企业共获得 3420 笔,总计 162 亿欧元的投资。其中 Fintech(金融技术)在笔数与总数上均为第一,为当之无愧的最火行业。其后有 health(健康)行业得到总数第二、比数第三的投资,marketing(市场营销)获得笔数第二(与 Health 并列),music(音乐)获得总数第三(与 Health 并列)的投资。
这个数据同样反应出了欧洲的一个历史趋势——去工业化。在中国开放外资进入之后,欧洲的工厂纷纷外移至中国,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把自己原来的制造业变成了金融业。极度发达的金融业使欧洲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也促使 fintech 成为最炙手可热的 IT 技术。
而对投资提供更好健康和音乐服务的 IT 企业对现今欧洲的文化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富裕的人,提高生活质量是一大需求,而健康和艺术正是其中的关键。对于未来,更多能在现有生活模式下提高生活水平的 IT 服务会不断涌现,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而逐渐创造出 IT 技术支持下的新生活。
由地理而规模有所受限,由历史而功能趋向服务及支持,林林总总,你身处其间而不觉,正如在山不识山,入海不觉水,这就是欧洲的 IT 产业。它或许默默无闻但它完成着每样技术最根本的任务,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是欧洲的 IT 产业。
写在最后
对于技术人来说,不管是妄自菲薄亦或是夜郎自大,都是不可取的心态。代码可以有可一不可二的逻辑,但程序员不能抱着非黑即白的观念看事情。
你可能不相信欧洲的 IT 产业会是如此,笔者的观察也可能仅是管中窥豹,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中国技术现在已经不止于「引进来」的状态了,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 IT 企业、中国技术人开始「走出去」。不只是「走出去」学习,更是「走出去」分享。
极客邦科技旗下「中国技术开放日」重装再起航,继硅谷、日本之后,这一站我们停靠欧洲。
跟着技术大佬一起去看世界?不止,还要让世界看到我们!
来源:InfoQ 微信号:infoqchina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2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