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缺
正好今天看到另外一道题,大意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挣钱多了为什么“钱反而不够用了”,两题并在一起在这里答吧。答案很简单:绝不想。宣称八十年代的生活比现在更好、“压力更小更单纯”“生活更轻松”的,完全是扯淡。
我是80年代初生人,打小生活在成都这样一个发展不错的省会城市。爹在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当小官,做过管事实的处长也顶过工会主席的闲职,娘是市立六医院护士(该医院目前为三甲,在我娘上班的时代并不是但也算大医院),爷爷奶奶是四川省新华书店的老员工,一个是高级会计师,一个是经济师。从他们四个的工作你可以看出,我们家虽然和有钱有权不沾边,但绝对绝对不能算穷苦了吧?
然而,很遗憾,从可以记事了开始,我就从来没有感觉到“钱够用”。就以很多键盘怀旧党津津乐道的“不用拼死拼活挣钱、国家管你”的福利分房来举例吧。
六岁上学之前我住在汽车运输一队给我爹分的房,一个厨房一个小房间,一层楼共用水池和极肮脏的旱厕,而且离市区很远,进城一趟需要一个多小时。后来为了我上学方便,搬回市中心爷爷奶奶家。那时候靠着爷爷奶奶的工龄资历,我家分了两套房,分别在对门的两栋楼,仍然是很陈旧的共用水池卫生间的老楼房,冬冷夏热,潮湿多虫,公用厕所里的墙上总少不了巨大的蜘蛛。大一点的两室一厅爷爷奶奶和高龄的曾祖母一起住,小的只有和大学宿舍差不多大的一个小间,爹娘和我住,里面摆上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就基本挤满了——就这样还比郊区那套房子强多了。
那两栋老楼现在还有一栋没拆,依然屹立在四川省新华书店的旧地盘,去年我专门溜过去拍了照,你们感受一下:
后来大概在88年左右的时候,爷爷奶奶终于盼到了又一次分房,房子换成了新建楼房里的三室一厅,虽然也不大而且建筑质量依然不佳,但总算带独立卫浴而且可以给我拨出一间了。那一年,我爷爷58岁,我奶奶53岁。
而我爹娘,一直熬到了92年才住进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房子,一套使用面积只有四十多平的两室一厅。当时好像是正赶上房改初期,这套房子算是半分半卖,我爹还是交了不少钱才把它拿下来,当然比市价还是节省不少。
而且为了这套比市价便宜很多的、建筑质量很一般的小小的福利房,我爹娘凑钱也凑得很辛苦,当时装修完了之后,两口子每天都去爷爷奶奶家吃饭——省点饭钱。
那一年,我爹娘都是39岁,我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了。如今怀念着“压力更小”的福利分房的诸位键盘怀旧者,换了你你干不干?
其他的衣食行就懒得多说了,贵知一些和八十年代有关的答案里说得不少了。简单地说,即便是在物资极不丰富的80年代,普通百姓也绝不可能在新闻联播之外的任何地方宣称“钱够用”了,更别提如今的年代商品种类和消费方式不知道多出来多少倍,舍不得买爱疯只好买小米、舍不得去马尔代夫只好去三亚和舍不得买排骨只能买二两肉炒土豆丝,能是同一个概念的“钱不够花”吗?
我倒是真希望有能力把那些想回到八十年代的键盘怀旧者送回去——那时候别提没有互联网了,个人电脑的价格也远远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真要送回去的话,他们的父母应该连键盘都买不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3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