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类总对小动物总会有生出一股特别的感情。
而在表情包盛行的今天,一个胖嘟嘟,可爱的网红猫“楼楼”更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它也总是用各种搞怪的动作将人们逗笑,但不幸的是它在不久前去世了。
人们纷纷同情、伤心之余,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的建议:
将它的猫毛保留着,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利用DNA克隆技术让“楼楼”重新回来?
这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一只名叫多利的克隆羊竟然诞生半年之久了。
但这看似天马行空的建议,却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
其实近20年来,克隆动物的效率可谓是高歌猛进。羊、牛、猪、猫、马、狗等等一系列的哺乳
动物也都相继被成功克隆了。
最著名的就是我们高中课本上就知道的那只可爱的克隆羊“多利”了
而20年前,一篇有关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论文发表在著名的期刊《自然》上。
这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一只名叫多利的克隆羊竟然诞生半年之久了。
而在此之前,普罗大众对克隆一词还只是天方夜潭的想象之中。
可当那个做多莉的小羊羔半年后出现在人们的眼中,人们不由得感叹科学技术的神奇。
它并非人类首次克隆的动物,但却是人类成功使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的克隆动物,说明人类有能力对高等动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复制”。
果不其然,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威尔穆特一炮走红,他陆续获得了“德国最高医学奖”等各项荣誉,还被英王授予了骑士爵位。
这些荣誉正是奔着使得克隆的原创性突破去的,当然应该给予这位多利的缔造者。
他也成为世界媒体追逐的对象,享受了多利羊带来的全部荣誉。
但他沉浸在鲜花与掌声中,甚至早已忘记这并不是他个人真正的构思。
而是另一个少被大众提及,却比他更应该享受特此殊荣的人。
他被同事看作为“一个不寻常的天才”。
其实是多利诞生最重要的人物,但却只被众人看作是幕后工作者而已。
若是没有他,威尔穆特几乎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克隆出世界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被人所忽视与淡忘。
这个名为基思坎贝尔的科学家才称得上是克隆羊多利的真正缔造者。
他年轻时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学院求学,不仅获得微生物学士学位,还拥有了在首席医学实验室丰富的工作经历。
原来在上大学之前,他就考取了医学检验师资格,大学就可以开始从事相关职业。
大学毕业后,他也来到了玛丽居里研究所后全心全意地做起了细胞遗传学的实验。
29岁那年,他又转入苏塞克斯大学做研究,还顺利拿到了博士后学位。
1991年,凭借着博士后学历和过往的研究经验,没发表什么论文的坎贝尔还是进入了当时著名的罗斯林研究所。
罗斯林研究所
而将招募他进来的正是威尔穆特。原来威尔穆特本人对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极度匮乏,但他却意识到动物工程的未来是在克隆。
事实上,当时对克隆给予厚望可不只有他,几乎全世界的牧场老板和兽医都期待能有这么一项技术该有多好,只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知道20世纪末的畜牧业可谓是面临着这样世纪大难题:
牛一年只能生一只牛犊,羊每年也不过生育寥寥数只羊羔,
怎么才能把优良的畜种迅速扩繁成大群体,满足人口备增下的食用需求呢?
一时间,人工授精、代孕、超量排卵、卵子显微操作等科学技术纷至沓来,只为能率先满足这个庞大的需求。
毕竟要是能用一两年就可以让良种牛从几只复制成千上万牛,其背后的丰厚利润可想而知。
当克隆家畜进入了牧场人员的视野之时,这可不只是个绝妙的创意,更是掀起了一场科技与资本的世界级竞赛。它一直陷入一潭死水中,丝毫没有一点儿进展。
但坎贝尔加入了罗斯林研究之时,并不清楚这一局势。
原本他就是只是冲着想要研究胚胎细胞的基因表达而来的。
在威尔穆特的要求下,他也加入了哺乳动物的克隆研究项目。
即便这个项目还有若干个技术员在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但可以说寸步难行。
对此一筹莫展的威尔穆特来说,只得将技术工作完全落在了坎贝尔的身上。
起初坎贝尔也选择了几种动物尝试用之前的方法做实验,但屡屡失败了。
这似乎也情有可原,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都是以受精卵胎生的方式来繁衍后代的。
如同人一样,要让卵子与精子结合后成为受精卵然后在胚胎中进行成长发育。
仅是从细胞核中移植出来的胚胎从未受过精,怎么可能发育成功呢?
光是这个问题,正让那些兴致勃勃的科学家们直接放弃了实验,更何况实验一再失败。
但坎贝尔并不气馁,他还是屡败屡战,并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他意识到要想从单一的,分化的成熟细胞中克隆动物时所面临最大的障碍:需要激活新提取的细胞中包含的其他遗传信息。
拿多利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把一个细胞发育成整只绵羊,而不仅仅是一个细胞。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是可实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由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可发育出全身所有类型的细胞。
而且每个后代细胞都含有该物种完全相同的一套遗传物质。
有了这一套遗传信息后,在适宜的条件下是有可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生物体。
但在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会逐渐分化变成特定的细胞,如皮肤细胞,肝脏细胞等。它这种能使受精卵像树干一样长出不同的枝叶来的特性,也被称为“干性”。
但经过分化过后的这些细胞就会失去“干性”。
一旦失去”干性”之后,就不会像受精卵那样可以由细胞发育成个体了。
坎贝尔在实验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细胞分化的不可逆性。
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被束缚住,反倒是从中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设想:
正如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人为地将运行过后的程序调回到最初的状态,
能否人为地将细胞消失的“干性”找回来,把已分化的体细胞变回分化前的状态呢?
按着这个思路,他先想了个冷冻的方法让提取出的体细胞在低温下尽可能减少分化。
但这远远是不够,已分化的细胞并不会平白无故地自动调回分化前,这过程中肯定需要某种特定的物质来进行。
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卵细胞中的一些物质可以进行调节。
得出整体思路后,他号召他的团队开始做新的细胞核移植的实验。尽管包括威尔穆特在内的工作人员对这天才的构思觉得有点道理,却又半信半疑。
毕竟一切都只是来自他那披头士的猜想,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整个团队突然有了新的实验热情。
在此之前从未使用成体细胞克隆成功的,但当时他们没有其他的细胞系可以使用,便一致觉得用乳腺细胞看看。接下来,他们便有秩序地进行分工合作,进行羊胚胎细胞核与卵细胞之间的乾坤大挪移。
他们首先从羊的身体取出未受精的卵母细胞,将细胞内的染色体仔细去掉。
然后再取出来冷冻后的处于休止期的完整细胞。
接着这种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采用电激光进行刺激活化后,融合细胞。
最后将它移植到代孕的母体内。
按照坎贝尔的猜想,这个细胞会在母体内像受精卵那样生育成长,长出来的就是完整细胞的复制体。
尽管看似很酷的过程,实验起来反倒是极其乏味与繁琐。
他们得一直坐在显微镜前低头观察,还得用双手操纵显微操作器。
那玩意儿酷似现在得游戏手柄,一不小心手肘打滑,可能一切就都搞砸了。
就这样,他们前后从芬兰多塞特白面羊的细胞系中取出277个细胞核,把它们移植到强壮的高原黑面羊的卵母细胞中。
但却也只得到了29个成活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羊体内。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日益消磨着团队对这个项目的信心成功,甚至质疑起坎贝尔的设想根本是无稽之谈。
但每每要放弃的时候,超声波的检测中发现代孕羊出现了的流产迹象而燃起新的希望。
直到某天发现一个怀孕的母羊,坎贝尔他们激动得不能自已,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胚胎能活下去,直到出生。
他们小心呵护着母羊的一举一动,甚至当它分娩的日子临近时,包括坎贝尔在内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威尔默特)轮流在羊圈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观察一次。甚至有一段时间,坎贝尔天天晚上在羊圈外守夜,然后次日清晨驱车25公里回家睡一两个小时。
果不其然,母羊顺利诞生一只活的羊羔。
随着它那咩咩一声坠地,整个团队的人都激动不已。
坎贝尔也不例外,接下来几个月他们一边像自家孩子一样呵护着这只小羊,一边将实验结果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在到1997年2月《自然》杂志发表相关论文前。
当这篇论文举世轰动,奔走相告之时,有一个人却依旧愤懑不平。
在那个时代,外界对科研成果的赞赏通常主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很明显,这个人并不是坎贝尔,因为他并不是没有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而他的同事威尔穆特却是一夜成名,享受着多利带来的所有荣誉。
但坎贝尔却只能作为幕后工作人员退居到幕后,向记者坦言“在克隆这个技术上,我是有过巨大贡献的,不管这个贡献有多少被承认。”
当时,这句话被“淹没”在媒体如潮的对威尔默特的赞誉中。
反倒是人们对克隆的伦理争议指向了坎贝尔的身上。
当他在台上演讲,观众居然向他扔番茄,他也只能用手抹了抹脸。
尽管备受争议,但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无疑是现代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结果
各种荣誉与掌声将威尔穆特捧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而坎贝尔,却黯然地离开了罗斯林研究所。
直到2008年11月底,一桩种族歧视案才引发出背后的真相。
威尔穆特亲口承认自己并不是那项惊动世界创举的主要研究者。
只是把自己的名字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而坎贝尔才是那个“拥有该研究66%成果”的人,真正的克隆羊多利之父。
10年的沉默被一举打破,坎贝尔如当初威尔穆特一样成为世界媒体追逐的对象。但这都被他婉拒,只是淡漠地说道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的贡献也不止在多利上,当年离开研究所之后,
就一心转向把干细胞用来治疗人类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往临床上推进。
他带领他的新团队开发了在家畜身上生产医用蛋白的新技术,同时也是克隆猪的第一人。
这使得再生医学领域又向临床应用靠近了一大步。
预期在不远的未来,坎贝尔开发的技术将使罹患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得到治疗。
但不幸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却在2012年,年仅58岁就英年早逝了。
而他一心奉献给人类的这些科学突破是多年潜心研究和动手实验的产物。
最重要的是,那是一颗深爱科学之心的产物。
唯有此,方能真相揭晓之后,他坦然地肯定威尔穆特在其中的作用,为他正名。
并不像其他媒体那些落进下石,争相嘲讽的剽窃之举。
但他似乎早已看透了媒体给克隆技术带来的喧嚣,只愿静静地做着研究,让克隆技术带给人们真正的好处。
*参考资料
Keithe Campbell. Wikipedia(Finland).
吕吉尔. 基思·坎贝尔(1954-2012)[J]. 世界科学,2012,(11):63-64.
生物技术一项世人瞩目的新突破——体细胞“复制绵羊”在英国出生[J]. 国外畜牧科技,1997,(02):38-39.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4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