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约一个朋友M小姐吃饭聊天,听她讲了一些旅游订房的内幕。
M毕业于山西某大学的旅游专业,在知名酒店做了三年,在旅游网站做了五年多,现在是旅游自媒体,整天打扮美美的到处自拍、写文章,赚的钱足够她到处浪,让我羡慕不已。
恰好遇到五一小长假,相信不少朋友在外出游玩、订房订机票的时候也会遇到问题,建议收藏本文,作为参考。
现在出外旅游已经比以前舒服很多,就说五六年前,所谓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网站 )还没这么发达,服务质量也差不少,很多网民还习惯跟团游。
现在选择住宿的方式已经很多,传统旅行社、各大酒店集团官网(APP),当然人们已经能习惯了携程、飞猪、途牛这样的OTA,他们占据了旅游订房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通过OTA订房,可能会遇到下面这些潜规则:
1、热门商圈蹭热度,实际还有几公里
M小姐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有次来北京出差,预定了东直门附近的酒店,本来想放下行李就去簋街大吃一顿。结果到了酒店才知道,酒店在东直门桥东边一公里多,这个距离打车不值当(在东直门打车也不好打),地铁没有,幸好那时候已经有了共享单车,她骑车十多分钟去吃的饭。
像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M小姐后来也去请教过业内人士:原来,网友喜欢搜索热门商圈,在搜索结果里选一个价格适中的酒店来预定。如果蹭到热门商圈的热度,每天就能多几个、几十个订单。像北京的CBD、中关村、望京;上海的新天地、静安寺、徐家汇,都属于这样能带来订单的热门商圈。
有些酒店就算离这些商圈四五公里,也愿意在标签中加入这些商圈的名字。如果OTA审核不严,就会让这些酒店浑水摸鱼出现在热门商圈的结果中,导致出行不便。
对策:不要惯着这些酒店,要及时跟OTA反馈,让他们下架,不能继续骗人;预定之前要看地图,如果是价格特别低的酒店,要先在地图上找出来。
2、订房成功,到店却遇到无房
遇到这种情况,是大家感觉最愤怒的。好好的假期,可能因为“到店无房”而泡汤。
这是怎么回事呢?整个酒店预定流程是这样:游客在OTA预定了房间,OTA把消息传递给酒店,酒店在确认之后把预定成功消息返给OTA,OTA再发送预定成功短信给游客。
一般来讲,像携程、飞猪这样的大网站,内部流程出错的概率极低,如果出现问题,通常(95%)以上是酒店方出了问题,比如不少酒店习惯留出10%的房间用于超售,自有100间房实际要卖110间。
这种情况在通讯不发达的十多年前是合理的,因为有百分之几的用户预定后不实际到店,而预定是不需要付费的,这种超售是为了保证酒店利益(记住这点,下文还要提到)。但现在通讯十分发达,而且现在的网站订房都是百分百预付,游客已经把钱打入OTA的账户,这种情况下的超售就不合时宜。
正常流程下,超售不会引起大的问题,但如果在热门时间段之内,酒店方工作流程出错(同时好几个网站都上线了某个酒店的房,这些房的状态要酒店方人工确认,如果同时处理几十笔订单,忙中出错的概率不小),在游客看来,就是到店无房。
黑奇士请教了旅游网站资深人士,“到店无房”虽然出现概率不大,但只要出现就很容易出现用户暴怒(我人都到店了,你告诉我无房,那我去睡大街吗?),对品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在热门假期,到店无房是所有OTA都在严防死守的大问题。
对策:及时联系网站客服,主流OTA都会妥善解决,比如免费升级到更高档次的房间,或者推荐到同商圈的同等档次酒店,费用由网站支付。
我的另一个朋友,L先生就曾在泰国清迈遇到了这种情况,在携程预定的清迈古城酒店,结果到店之后发现这种房型已售完,店方希望他降级,但他联系网站之后,安排到了旁边档次更高的酒店,还给了现金补偿。
3、订单不能取消 人没到也得付钱
订单不能取消是旅游网站经常被人诟病的“陷阱”,其实这个真的挺冤枉的。
还记得几个月前有新闻说,某中国旅行团买了廉价机票去日本,结果误了航班之后没有补偿措施而大闹成田机场。
但是,国际旅游行业有个通用规则,无论酒店、机票,还是类似的旅游产品,不同的服务对应不同的价格,这个规则在其余行业表现的并不突出,导致不少游客带着其他行业“顾客至上”的思维来看旅游,就对其表现十分不满意。
“廉价订单”之所以廉价,就是蕴藏了各种风险带来的不可见成本,其中包括“如果我不去,不能退款”。
这种类型订单,旅游网站事先都会跟酒店方签协议,包括一次批量采购多少才能享受五折,再多点的量又能四折,但“售出不退”一般都会写在协议里,而且会事先在网站上页面展示清楚。
黑奇士采访的资深酒店管理人员透露,如果预订的酒店是入住率比较高的,消费者因故取消,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酒店方通常都会退款,但影响了二次销售,肯定不退。而入住率低的酒店,就很难退款,因为酒店已经给了预付房的让利空间。
对策:用户在预定酒店和机票之前,一定要谨慎权衡“价格”和“服务”之间的平衡点,千万不要预定了廉价酒店,等真遇到问题才傻眼。
当用户遇到状况,在订单已过最晚取消时间后,无法出行时,费用是否能退还,取决于OTA与酒店/供应商协调争取的结果。用户应该及时联系网站客服,让其尽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结果。如果能二次销售,或有其他弥补措施,一般像携程这样的大网站为了自己品牌,不会故意为难用户。
4、酒店明明还有房,网站却显示“售空”
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经常被媒体解读为“某网站制造热销假象,提价获暴利”。
其实,黑奇士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很可能是旅游网站的产品覆盖度不足导致的。
现在的旅游网站其实有点像天猫或京东,上面的商品既有自营的,也有第三方提供的。例如有家酒店,同时上架了携程、飞猪、途牛等渠道,每家渠道十间房(假定),那么可能携程都卖完了,其余网站还没卖完,这时候如果用户到店里去询问,就会出现“实际上有房,但网站显示售完”的情况。
有人说了,你说的不对,“一方面卖得快的网站肯定会给你更多的房,另外别的网站卖不完,我可以拿去卖得快的网站去补房”。
理论是这样,实际运行比较复杂,旅游网站跟酒店的后台系统不一定实时同步(有些酒店还在人工输入房间状态),“从甲网站撤房、挪到乙网站去卖”需要一段时间,用户就是在这段时间去询问。
对策:预定房间之前,建议先打电话去酒店前台询问房间状态,同类房型多在几个网站之间比价。
5、旅游网站有房,但价格变高
这种情况的逻辑跟4里面说的是一样的。同一网站有多个不同的提供方,OTA自营和代理商房型放一起卖,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对策:还是预定房间之前,建议先打电话去酒店前台询问房间状态,同类房型多在几个网站之间比价。
6、房价忽高忽低,热门节日上涨好几倍
这种情况也是很让人愤怒的一种,你预定房价500,别人花150就住了,那你还不是冤大头?
M小姐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次她普陀山旅游,花600块订了岛上的房间,结果在坐船的时候,船上的人以200元的价格在出售同样的房间。
M小姐当时也很怒,但事后她打听了一下:原来,当时有天气预报称海上会有风浪,导致不少旅游者取消了行程(这些人估计会赔掉自己的房费,或者部分手续费);酒店方为了减少损失,拜托船上导游廉价出售房源,这才出现“房费三折”的窘境。
黑奇士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酒店的客房收入跟入住价格和间夜数有关。房价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取得更大的收益,需要协调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做到动态定价。即使是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需求情况下出售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住宿天数下出售不同的价格,这是酒店行业推行的收益最大化的战略。
这种“动态定价”,被旅行行业称之为“海鲜价”,意思就是酒店房间价格会随行就市大幅波动,国内众多旅游热门景点、旅游城市均有大量酒店实行这样的价格策略。像香港酒店业在过年、国庆这样的黄金周期间,房价涨1倍是普遍现象,有时候1000元的房间会涨到3、4000元。
对策:采用“海鲜定价”的通常是热门旅游地、热门旅游城市,比如国内的三亚、香港、澳门,表现的十分明显,如果用户的旅游目的地是这样的地方,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从各个旅游网站了解相应档次酒店的大概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不要期望自己永远订到“最便宜的房”,只要符合心理预期,没有被过分涨价,就要事先定下来。
7、办理入住,前台告诉你直接定更便宜
这个,其实就是“旅游网站”和“酒店”相互斗法、相爱相杀的结果。
对于酒店业来说,旅游网站掌握了80%以上的客户,不跟他们合作不行。而跟他们合作,不但要给出最优惠的价格,承担10%-15%的手续费,还要给出种种优惠条件,相当于头上勒了一道紧箍咒。
为了打破这道紧箍咒,酒店业者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前台故意给出低价仅是手段的一种。
M小姐曾经遇到多次这样的情况,有的酒店前台表示,下次直接打电话预定,可以比网站价打8折;有的在办理退房的时候主动介绍会员优惠,如果注册会员可以送餐饮、或者升房型。
黑奇士搜索得知,像喜达屋、万豪等连锁豪华酒店,甚至寄出了“BRG(最优价格保证)”,如果在官网预定房间之后,24小时内发现旅游网站的价格更低,除了会给与同样的价格之外,还会给20%以上的现金返还。
对策:咱们用户应该了解OTA和酒店之间的争斗,不要觉得“前台价格比网站低”就是OTA在骗人,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羊毛薅下来、羊毛里的荆棘摘出去”,既然酒店承诺说注册会员可以有优惠,那下次可以订房之前先打电话到酒店去问问。用足用好这些优惠,才是省钱王道。
8、入住完成,担保费用迟迟不退
这个是因为,担保费用相当于“线上押金”,这个钱预存在酒店账户里。即使入住完成,如果酒店方迟迟不给确认完成,OTA也没办法及时退款。担保金解冻涉及到酒店操作客户入住,因此担保解除与用户使用的支付方式和银行卡到帐周期有关,一般酒店会在用户离店当天解除担保,1-7个工作日到帐。
对策:如果觉得担保费用退款太迟,及时联系客服,由客服去跟酒店扯皮。
来源:黑奇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6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