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有态度

@不加V:新闻制造和投喂

​​​我用智能手机很晚。大概2013年6月才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之前是只有短信和电话功能的诺基亚,上网用家里的电脑插线上网,没有WIFI。

那时如果不在家,想发微博,要编辑短信把内容发送到“XXXXX”一串数字,过一会微博才会显示出来,如果是图片就更慢,类似彩信传输。

记得2013年初夏,我跟姚师兄吃饭,朋友给拍了好几张合影,说用微信传给我,我说,我没有微信。你可以传给我QQ,我回家再收。当时朋友有些诧异,只是没说出来:你这么古董?嗯,现在听说只有巩俐不上网,没有电子邮箱。采访稿只能打印出来,她红笔圈改。当然,她肯定有智能手机吧,只是没有公开的社交媒体账号。

我还曾问QQ群的朋友:我不用智能手机会怎样?她们说:不会怎样。我说:我想不坐在电脑前时,就可以不上网。那时觉得坚持不被“同化”,不被“吞噬”的生活,很重要。

可是,我失败了。出书的缘故,要去外地做宣传,还要经常与人即时通讯。发生几次“等我回家再回你消息”的尴尬后,我不得不买了个599的华为智能手机,把微信微博装上,随时随地消灭未读消息。

司机是我诺基亚时代最后的收获。第一次坐他的车聊天很投机,后来留了他的电话,约过几次长途,再后来,纯兜风,去河边,去树林,发展成恋爱。出门不玩手机的好处是,你的专注力在对方身上,会发掘出彼此最大的趣味。我换了华为,有了微信后,也很长时间不加他,一是不想泄漏名人隐私,二是他每天睡前编一段或文艺或温馨的短信发给我,我再慢慢回过去,有时像情书一样值得回味。

5年后,我们的日常变成:我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说到什么新闻,他也去掏手机;出门不再兜风,而是定位开导航,当滴滴司机那样用,然后我一边吹空调一边玩手机,手不再放在他大腿上。睡前的微信,开场白也变成“你吃了吗?”“在忙吗?”而我可能在通话,可能在刷新闻,聊几句就晚安了。

最近关注姚师兄的朋友圈,也趋于新闻化,他居然和人讨论了2天滴滴顺风车事件,还求证视频报警的真实性。我问他,你和朋友聚会聊什么,他说以前聊些国字头的大道理,现在聊日常的社会新闻。

啊,一个研究世界政治的博士,也如此民生了。我以为还是那个爱搞辩论爱搞演讲做些课题研究的他呢,他连人生哲学都不谈了,也不高屋建瓴了。是不是,不接地气的话,就没人聊天了。再关注了几天政治学出身的网红时评人陈师弟,视角是有些独特,用词是有些学霸,判断也努力有前瞻性,但是节目永远没有带节奏的营销号大。所谓新闻,现在已是泥石流化。

怎么说呢?以前我们嫌弃过天天守着电视看新闻联播的老一辈,他们看30分钟就以为通晓国内外大事,还能指导海湾战争。可是不看新闻联播的新一代,每天刷10小时以上的微博公众号快手抖音,关注了什么?“寿光洪灾”“高铁霸座男”“顺风车司机杀人”“安医生自杀”“纹身哥砍人被反杀”……这些新闻,非常国产,非常社会,有些还非常暴力。传媒时代的社会版豆腐块,成了自媒体流量效应的“轮动板块”。

以前我们讨厌新闻导向,而现在我们导向新闻。这是个惊人的改变。

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什么国际新闻,世界局势了。也不知道中国以外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感觉每天都是关起门来做“社会新闻”,不管是前纽约时报评论员,还是前三联周刊主笔,他们都不像10年前那么高大上,引导着思考潮流,而是市井大妈一样,参与当下每个“社会热点”。

集中的流量效应到底有什么快感呢?实现网民的“话语感”和“决策权”。民意的洪流正在产生,一股是人肉,一股是声援。霸座男的视频上网,闹到社科院中科院和电梯公司要澄清,路管局也要发公告。安医生在泳池被碰,引发纠纷,短短几天网络舆论发酵,就让她轻生。顺风车司机两次恶性杀人,引起群愤,网民号召卸载滴滴,其他专车又爆出事……反正,每天醒来,好像就看见网络上要干一单大的,否则,会产生“新闻饥渴”。这2天怎么没大事啊?抓一个热搜出来看看。

这让人担心,流量效应的滚动会不会产生快感阈值。话题,冲突,争议,成为每天的主题,负能量催生的“肾上腺素”,上得去下不来,而且会有路怒症般的焦虑:赶紧给它整下去!赶紧处理掉它!否则心理很堵,寝食难安。

做媒体出身的我,没跑过社会新闻,但是认识一个跑了十几年突发新闻的女记者,车祸,爆炸,火灾,杀人……每天都跟这些打交道,医院殡仪馆都去无数回,小突发几无感觉,大突发才能上大版,无突发那是不存在,反正早上一到办公室就接电话听爆料,哪个事大爆哪个。我不知道她小姑娘时怎么过来的,认识她时,就是风风火火的男孩个性,能抽烟能喝酒。不跑新闻后,倒是看见她学画画了。

以前,传媒导向要控制“负面新闻”,让人觉得世界不真实。可是经过筛选的新闻30分钟,和经过权衡的头版头条,似乎还能让新闻和生活分开,心理上也不会有新闻饥渴。而互联网“筛选”的新闻,或说“制造”的新闻,有着更严重的人为色彩,生成了“情绪决定新闻”的范式。

为什么是社会新闻,而不是别的新闻?

因为社会新闻的门槛最低,参与度最高,不需要成熟的思维,不需要辩证,甚至不需要知识。视频报警的营销贴都能传播几万次,没人求证是否科学是否普及。爆款文章更是蹭热度,只要能煽动情绪,就可以流量变现。

如果我们是被投食的小虾米,每天投喂这些,真的不会变异吗?

中国的书店已经沙漠化,而交通出行却社交化。智能手机让信息阅读碎片化,社交媒体又让一切关系社交化。中国享受着科技发展的利好,却没有同步提高素质,我们像在同一锅开水里的蚂蚱,沸腾着,比谁声音大,而不是谁能出锅。

泄愤可以网喷,缺钱可以网贷,缺炮可以网约,一切很方便,网络化生存,成了网络依赖。明星都懒得拍电视剧了,一天天上电视带孩子,老公老婆做饭吃,只要你打开手机,就可以“过日子”,所有人都像你的左邻右舍。可是,他们真实吗?他们居然不玩手机,居然百无聊赖地看剧,做饭,散步,聊天。演的是10年前吧。而你看得津津有味。因为,我们已经很久不过网络以外的生活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79203.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