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猫界扛把子
在整理写作材料,想起了中学的事。我中学母校是十一学校,在北京还挺有名的,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最早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后来变成私立,学费高,难进,前几年改的公立,所以我在那读书那会儿学生的质量普遍很高,要么是X二代X三代、要么是成绩特别好的尖子(我是普通家庭,小升初考得好,免学费进去的)。
这学校是市重点,但不以成绩闻名,到我毕业那年都没出过高考状元,它最了不起的是宽松、自由、包容的环境,还有学生各种各样丰富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让我无数次庆幸自己小升初时在人大附和十一里选了后者(其实当时是因为我小学在人大附上奥数班上出了阴影、而十一态度特别热情还给我好大一笔奖学金)。
十一学校的自由不是说它校规和管理有多宽松,而是在这里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都真正做到了两点——做自己,以及尊重别人做自己。在十一,你想成为什么样就可以是什么样。有个学生刚初中入学,对学习摸不着头脑,但对电脑技术特别有兴趣、有天赋,整天扑在编程上,一心想当牛逼的黑客。学校给设备给教室,后来让他弄程序给全校排课;还有个学生是马术运动员,入学后弄得好多学生对马术可有兴趣,校方一拍脑门子开了马术选修,每周拉到校外撒欢,后来开这种高端选修开上瘾,又弄击剑什么的,从领导到学生都玩得贼开心(当然是去校外场地、学生自行负担费用,学校是负责组织和联络);学校还给搞学生电视台的弄设备,给喜欢设计的弄个教室,放电脑和海报印刷机、压膜机让他们去玩,然后把所有学校里能看见的宣传栏都扔给他们做,从设计到印刷成品,做完还给开工资……后来学校看“乱七八糟”、“不务正业”的学生太多,每年都得冒出来几个,索性弄了个枣林村书院,凡是不想走高考或留学这条路的偏才和怪才都往这个书院塞,什么体育专业的、特别偏科的、搞研究搞创业的……学校给这些不一样的学生做新的课程和时间安排,也不按正常考试走,他们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学校就去给他们找相应的老师和资源。
这是教育,而在日常生活里更是这样。我们学校就没有老师和学生的分别,当时我们班男学生和男老师之间经常哥们儿一样互“殴”,夏天学校会在操场弄好多那种充气大水池子让大家玩,我们抬着校长和老师下饺子一样往下扔,校长直接把办公室钥匙给我们几个爱搞事的倒霉孩子,让我们没事去上自习、别满世界瞎晃悠。如果某一科我们觉得自己学得很好课内知识已经没法满足,或者有课程之外的学习方法,就去跟老师商量,老师会给出一个方案指导,然后让我们在上课时间出教室去自己自习,有问题再私下和老师谈。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看来我们学校对lgbt群体的态度可能领先了大环境几十年,这个态度就是没有态度——lgbt群体在我们学校和所谓的“正常人”没有一点点区别。十一学校对爱和个性非常宽容:有男生在舞会上穿女装,大家都觉得很OK,提提对打扮的意见什么的,老师还在一边给他拍照;两个女孩子、两个男孩子或者男孩子和女孩子交往被老师知道了,老师的反应都是谈倒没啥、可别耽误学习;我从小到现在都一直有一点性别认同障碍,完全不把自己当女性看待,在中学尤其严重,我的同班同学在知道这一点后,都很自然地用对男生的方式对待我,老师在听我偶尔没压住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比如“这事不能让那些女孩子做吧”的时候,都会毫无障碍地顺着我的话往下说,体育课自由活动男生们会叫我去踢球或打篮球,从来没人问我“为什么”、“能不能改”之类的问题,大家都非常坦然地接受了我选择表现出来的样子,这让我非常舒服。有段时间我剃寸头、校服里穿男装,在中学校园里显得非常另类,老师见到我就冲过来,我本来都以为要被谈话了,结果老师气呼呼地提着我的耳朵说你能不能好歹别选这么招摇的款式、这让学弟学妹们看了怎么学你(我打了七个耳洞,还都带的巨闪的碎钻耳钉[允悲])
反正这个学校就是这样,我在后来被邀请回去在高三生毕业典礼发言的时候就说,十一学校不是一个温室、一个花园,它是一片土壤,是一片万物生长的原野,你在这里可以选择长成你希望的一切,老师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修剪我们,而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养分。我现在的性格变成这样,十一的功劳占一半,在那里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你不能这样”,我听到的都是“让我们一起看看怎样能做得更好”。《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多好,而它对我们这些在十一念过书的人来说绝不是幻想乡或伊甸园,那就是我们真实的中学生活,仅此而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