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pongba
看新闻,又一个12岁孩子跳楼了,评论有说“现在的孩子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需要心理课!家长教育方式是一方面,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占大部分原因!听老人们说我父母那辈人都是打骂出来的,也没见有想不开的!”。
其中“父母那辈人都是打骂出来的,也没见有想不开的”这个看法应该不少见,之所以不少见,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有道理的,很可能说出了事实——只不过,是一部分,有前提的事实。
父母那辈有几个特殊的时代背景:
1)普遍穷,在生存线上下挣扎
2)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有知识文化,就更能挣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3)父母的时间极其有限
4)孩子的生活从小就和父母交织在一起(例如被带去上班),所以有大量的时间观察父母辈的生活(以及生活的艰难)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不管有没有言语表达,孩子多多少少都知道和潜意识里认同,学习好是很重要的(至于自己能不能学好,那是另一个问题),这使得父母因为成绩去斥责乃至打骂孩子,孩子多多少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换句话说,孩子的内部认知系统多少是能够去认识这件事情的原因乃至发心的,这个认知,会一定程度上缓冲心理层面的痛苦。
而其中那些成绩好的,甚至后来会深切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因为他们会深刻的认识到,当年如果没有被打骂,按照自己的脾性和/或因为年幼而对世界认识不足,是不大可能那么专心的学习的。这样的认同,是有内在逻辑的,并不像一些人批评的那样很离谱。之前也看过研究表明,体罚在黑人家庭中造成的心理痛苦要比白人家庭中总体小得多,原因分析下来也是类似的,只是,这种对打骂的心理响应/认同有时代/家庭背景的大前提。
而现在,上面四点前提,很多时候已经不成立了。
当然,也有人可能反驳说,你看新闻中那些家庭,也并不是什么富贵之家啊,但你要知道,成年人觉得自己穷,和孩子觉得穷,是两个概念,因为成年人不仅想要的要比孩子远远多得多,而且对未来的焦虑和因此而导致的对现在想要的更多的心理,也比更多活在当下的孩子要多得多。
此外,还有其他三个因素也改变了。
父母时间客观上变多了(again,不要用当下的标准来看,和父母辈来对照),既然时间变多了,那么粗暴的“教育”手段也就变得不那么情有可原了。
教育很多时候令人失望了(至少舆论层面而言,良好的教育不再那么稀缺,不可替代,换句话说,如果说父母辈的时代,高等教育是一个产出/投入比超高的事情,那现在,这个比例被大幅降低了。这和自动化和智能的兴起也有关系,“通过重复训练掌握某技能然后受用几十年”的这种思路越来越行不通了,然而教育体系却很多时候还在做这种重复训练)。
孩子和大人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被隔离了,观察不到父母的辛苦,也就难以早早产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未来落入这种生活的念头和动力,这里也有人可能反驳说,怎么观察不到,父母早出晚归的,孩子不看在眼里吗?还真不是这样,仅仅观察这么个结果,是不会产生情感冲击力的,我们都知道有些时候一个细节能深深震撼到一个人,乃至改变ta整个的观念,动力,和视角的。仅仅是抽象的看到父母早出晚归,和父母整夜劳作你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的背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更不用说,一些当代的(我认为一定程度上被误导的)教育理念,使得父母刻意的对孩子隐藏生活的困难和辛劳,认为这一定是对孩子更好的做法,其实未必,教育的核心是学习的动机,如果因为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兴趣作为动机很难实现(虽然现在有很多教育方向的尝试,但从更大的整体现状来说,我想谁也无法否认,那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仍然还是一个稀缺品),而更大的理想愿景对孩子这个年龄又太虚,那么“摆脱贫困,人生不自主,辛劳的”生活状态,总比没有任何动机,内心茫然一片,每日被无意义的练习所填满要更好,更何况不仅是无意义感,还有各种批评,压力,换成谁,内心都会不由自主的痛苦追问这些苦到底受了干什么,什么时候是个头,尤其是本来成绩就不大好父母还特别焦虑要求特别高的。
人可以忍受和穿越苦难,前提是苦难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苦难只是绝望。
在父母辈的年代,可能大多数时候,在教育这个命题上,父母不需要去回答“为什么”这个命题,因为“为什么”是明明白白的摆在生活层面的。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甚至,很多时候,是尴尬了,因为老的动机系统消失了(生存问题),而只顾how不顾why的教育系统又没有提供新的动机(兴趣,好奇心,etc.),于是很多时候,孩子成长在一个动机真空地带,有的父母,像作家六六,试图把老的动机系统找回来,从小就教育孩子生活艰难等等道理并辅以金钱上面的控制和在生活费玩具方面引入类似于工资的体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有用,谨慎保持怀疑吧,孩子有眼睛自己观察,装穷能装多久是个问题。(again,孩子眼里的穷,和成年人眼里的穷完全是两码事)。
说到底,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让整个社会从生死线上脱了出来,但对于随之到来的“那在这种状况下,什么才是一个孩子学习的动力”,教育体系也好,父母长辈也好,都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准备。生存(survive)动机是普适的,足够驱动绝大多数人,但发展(thrive)或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动机却有不少个体差异,当没有一个每个人都有的“按钮”可以去push的时候,如何激发秉性各异的孩子的学习动力,或者说,也别说多大动力,至少能保护ta不讨厌学习(就很好了),或者再退一步,不那么憎恨父母的push,我觉得是教育需要深思的本质命题,而不是什么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个两个加一个:我的女儿十岁经常说上学无意义,她说每天重复学的东西,电脑上都能查到。我也无法回答她,因为我自己也觉得这种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教育方式,确实没意思。厌学也是正常。
@黎子希:读书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让你有能力应对这种“没意思”。让你能够锻炼出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高强度思考的大脑,让你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枯燥和不可得,让你能找到和锻炼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谁都会查电脑,企业凭什么聘请你呢。谁都知道读书枯燥,但这世上但凡成功的人,大多都是战胜本能的人。
读书的意义不是在于能记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对思维能力的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