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经常听到一句话:“结婚不是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写不出稿苏见祈

经常听到一句话:“结婚不是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与此类似的还有,“嫁人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个家庭。”
乍听上去很有道理,仔细一想莫名其妙。明明就是嫁给那个人,怎么就成了嫁他父母全家了?

这类道理盛行的背后,是家庭边界模糊的问题。

哪个家庭没个琐事。夫妻两个人为了统一意见,尚且需要争论和磨合,如果在这当口再加上几个七嘴八舌的长辈,岂不是乌烟瘴气一团糟吗。

打个比方,大家结婚都要买家具。
丈夫想买真皮的沙发,上档次。妻子说结婚以后想养个小动物,真皮的怕抓坏了,还是布艺的比较好。
独立的夫妻会就这个分歧进行商讨,最终各退一步,妻子说养不养小动物回头还再商量,丈夫说布艺的也行吧你开心就好。问题解决。

可是如果这个小小的问题,夫妻之外的父母也能发表意见,会是个什么结果?

“啊,儿媳妇要养猫啊?这怎么行呢?我跟你说,可不要养些猫啊狗啊之类的,不卫生!再说怀孕了怎么办?猫啊狗啊身上那么多细菌寄生虫,你不怕孩子有个什么不好吗……”
这下可好。就是选个沙发的事儿,在父母介入之后,直接升级成养宠物和生育问题了。接下来小夫妻要花费无数的口舌,还未必能平息这个风波。

当一个家庭丧失自主决策权的时候,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升级成鸡犬不宁的矛盾。
而家庭自主决策权的前提,是组成家庭的两个人首先是独立的。
如果一个人遇到任何问题的第一反应都是回家找妈,那么在遇到家庭问题的时候,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嫁给一个精神上还没断奶的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
只是这样的人太多,以至于文首那句话如此流行。

所有准备走入婚姻的年轻人,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观念:
新家庭必须是完全独立的,必须和原生家庭划清边界。从此以后一切事务的决策权衡,都以新家庭的利益为重。

一句大道理,可能没什么代入感。还是打个比方,关于那个所谓的千古难题:我和你妈掉到水里先救谁?

黄执中老师说的没错,这类脑洞题问的不是问题本身的答案,毕竟没几个人会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问一问自己的恋人,当新家庭和旧家庭发生非此即彼的矛盾的时候,你会站在哪一方?

如果想要一段幸福的婚姻关系,想要一个正常的家庭,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明确,根本不是什么千古难题。

当然啦,有些人觉得并不是这样。他们会找出很多不断奶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看起来都无比正确。
比如我妈身体不好不能受气要顺着点啊,比如我妈多不容易应该照顾她的感受啊,之类的。你没法反驳这类理由,因为它们占据了完美的道德高地。

但争端是双方之间的,总要有一个人受气不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家受不得气,那就是刚嫁过来的媳妇受气咯。

我们反驳不了道德高地的观点,但我们至少还有一个选择:
如果你不想从选个沙发吵到生个孩子,如果你不想婚礼上穿着土到掉渣的婚纱,如果你不想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四张嘴在同时说话,那么——
不要和没断奶的人结婚。把所有糟心事扼杀在萌芽状态。

之前有个匪夷所思的新闻。说一个31岁的男人有门禁,他的女朋友晚上十点半从外地回来,打不到车求助自己的男朋友,结果男朋友说父母管得严,十点半是不能出门的,你自己找肯德基麦当劳坐下来等吧。

一个31岁的男人还要遵守父母的门禁制度,这件事显然极为反常,也必定会遭到身边朋友的不理解和嘲笑。在众人反对的环境下他依然服从至今,必然是因为给自己找到了服从的借口。
想过去也不过就是父母身体不好呀,不能争执呀,养育之恩多不容易呀之类的。

他的道理都对,所有反驳都难逃不孝的帽子。但如果女孩和这样的人共同生活,可以想见她的婚姻会是什么样的质量。
我们能做的,只有远离这样的人,让他在自己的正确道理里孤独终老。

精神独立,是一个人组建新家庭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是不是妈宝,是独立思考还是没断奶,其实恋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还没结婚的朋友们,多留点心吧。

还是那句话,双方的争执,必定有一方委屈。父母是玻璃心,受不得委屈,那总要有人受委屈啊,你猜会是谁呢。
对,婚姻并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神圣存在。
但至少,不要和让自己委屈的人过一生吧。

嫁给一个人独立的人。不要嫁给一个家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8360.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