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作为明清两朝的重臣,洪承畴充满了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人确有才华,无论在明,还是在清,他都可以有相当的展现。
仕明的时期,洪承畴对于剿灭农民起义军,相当的熟练,但和孙传庭不同,洪承畴的铁血手腕更加明显,这无论在于控制部下,还是对付农民起义军。而据现代学者考察,洪承畴此时的政治势力,也已深入朝中。比如杨嗣昌,他可以想方设法的刁难孙传庭,但却对洪承畴礼遇有加,这不得不说是对洪承畴政治实力的一种忌惮。而纵观洪承畴的前半生,受崇祯皇帝的信任程度,比起袁崇焕和孙传庭高出太多。
松锦大战是洪承畴一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对明朝的忠心,以及他个人显示出的才能,都不容怀疑。洪承畴能够统帅八总兵,而且在陈新甲强令出兵的情况下,还一度占据优势,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在皇太极带病赶到之后,看出了破绽,也就随之完蛋)。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的人,明末已经不多了。
但和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人的以死尽忠不同,更擅长政治手腕的洪承畴,显然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所以在被清军俘获的关键时刻,他抛弃气节,选择投降,这也就造成了他后世的恶名,“有才无德,危害更大”,也是洪承畴后半生的注脚。
一般认为,在皇太极时期,清朝还没有坚定统一天下的心思,但这在清军入关后,成为了眼前的目标。而如何对付广大的明朝故吏和人民,洪承畴显然是个好选择,他是明朝的重臣,故人遍天下,而且身为重臣,洪承畴对明朝情况的掌握也当属第一。由此,多尔衮和后来的顺治皇帝,开始重用洪承畴,但背后仍然少不了监视和牵制。
对于颇懂政治的洪承畴来说,此时的他,自然要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在对付南明的隆武、永历政权时,洪承畴多出其力,因此,有人将洪承畴誉为“开清第一功”。此外,洪承畴还想方设法化解了清朝统治着对他的各种不信任,直至善终,这种“官场不倒翁”,自然也是不多见的。
对于洪承畴的评价,后世多以贬斥为主,但其中是有变化的,在洪承畴生前,以及去世初期,清朝统治者对其评价还是较为肯定的。其原因莫过于,此时清朝的统治尚未稳固,需要想方设法的让汉族知识分子服从。而将前朝重臣洪承畴树立为标杆,对他们多有助益。
当然,为了体现满洲贵族的优势地位,洪承畴的很多功劳也被抹杀了。直至洪承畴去世,他所得的不过是世袭三等轻车都尉,这和他的“功劳”显然不匹配。甚至在他死后,清廷给他立的碑文中,还有“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尔图报豢养之恩”这样的轻蔑语句。
这种情况,到了乾隆时代又出现了不同,此时清朝的统治基本稳固,大力强调忠诚。由此,明末的一批忠臣,如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地位上升。而洪承畴呢,其功劳则再次被降低,与祖大寿等降将被打入《贰臣传》。
乾隆帝在上谕中这样评述:
“在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以经略丧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
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幸生,靦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
此辈在《明史》既不容阑入,若于我朝国史,因其略有事迹,列名叙传,竟与开国时范文程,承平时李光地等之纯一无疵者毫无辨别,亦非所以昭褒贬之公……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
这种评价,基本维持到了民国初年,大致不变。如《清史稿》的评论:“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
但到了抗战开始后,汪精卫等人的投敌让国人感受到了忠诚的必要性。因此,历史上诸多贰臣遭到痛斥。至于有才无德的洪承畴,自然成为了和汪精卫并列的汉奸,臭名远扬,直至今日,这种论断仍然不绝。
不知洪督师若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当年投降的决定呢?
参考文献:
《清史列传·贰臣传》,《清史稿》,《清实录》,康熙十一年《南安县志》,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法式善《洪文襄公年谱》,《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顾诚《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李鸿彬《皇太极和松锦大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