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个人的成功不在于996,而在于关键时点的命运抉择

@月风_投资笔记:大家都在讨论996,我也来凑个热闹,先直接说结论:个人的成功不在于996,而在于关键时点的命运抉择。

1、我是2007年本科毕业的,早在2006年应届生招聘季开始时,整个A股已经非常火热了。只是我们是厦大03级第一批漳州校区的学生,实习经历比往届更加单薄,个人成绩也平平(只拿过一次年度二等奖学金),我没有挤上券商和基金的岗位,最后去了上海的保险公司总部,做精算数据处理和上市办的相关工作,也算和投资研究沾边;

2、也就是说,从本科毕业开始,我就错过了同龄人人生的第一次康波,那时公募基金的前台都能拿大几十万的奖金,07年刚入职的应届生半年也有20来万的收入(07年7月-12月),要知道2007年北京四环房价还是几千块的;

3、但是风水轮流转,马上大家就迎来了2008年的大熊市,公募基金收管理费还好,压力最大的其实是去券商的同学,考核压力马上就上来了,好几个本科同学后面又辞职去考研了;

4、读者你以为读到这里,故事就会逆转了?人生哪有那么容易,因为保险公司2008年也普遍巨亏,加上现在大家印象可能不深了,2008年还有一个黑天鹅对保险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年初的“雪灾”,财险公司普遍巨亏;

5、然后我当时在的财险公司,印象中07年赚的还不够08年赔的,连偿付能力都差点出问题。上市办的工作肯定做不下去了,那时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和焦头烂额的分公司打交道,算业绩指标,真的,年纪可以当你父亲的分公司老总过来和你打电话,在业务分解指标上讨价还价,没有很多人想象的总部人的趾高气昂,而是深感各有不易,人生苦短;

6、2009年,这家保险公司被中西部的一家国投平台给收了,人员出现了大轮换,我也觉得没有意思,就花了4个月时间考了个北京的研究生,当时还是计划毕业后继续做精算的工作;

7、机缘巧合之下,我在读研期间,2011年的暑期前,某家后面大幅扩张的保险公司来学校招实习生,那时主要是保险主体公司放了一堆实习需求。但是招聘台子后面的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资管公司也招实习生”,因为这家资管公司刚刚成立;

8、其实这里我已经萌生了换方向的想法了,因为当时的保监会主席,对于保险牌照的审批是非常谨慎的。精算在中国非常年轻,当时许多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部门总,都只有30岁出头的年纪,而精算师又是一个可以干到70岁的专业性职业——职业天花板我一抬头就能看到;

9、于是我一咬牙,给HR小姐姐忐忑的递上简历,说我想应聘资管公司的岗位,什么方向我都可以接受!至今依然记得小姐姐疑惑的表情:你是保险类专业的啊,为什么要投资管呢?

10、读者朋友您以为我这里要走上人生巅峰了么?哪有,我错过了我人生的第二次大康波。因为就在我决定转方向的5个月后,2011年10月,保监会的新主席上任,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保险牌照大发放。许多保险公司排队等着成立,精算师自然供不应求。许多和我同龄的精算师,都快速走上了新保险公司的核心岗位,甚至担任精算责任人职位,或者在大保险公司担任大区(比如华东区、华南区)精算负责人;

11、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投简历时说“什么方向都行”,其实最后去暑期实习的是固收岗,因为我的简历不够行研岗位的。——对的,2011年前后,债券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屌丝行业,大家还是更愿意去做股票行研;

12、我当时的实习方向是看宏观利率,恶补了很多知识,现在的底子是当时打下来的。最后表现非常不错,拿到了RETUREN OFFER。不过在后面拿正式OFFER时,我仔细反思了自己的偏好和性格,我和领导申请了行研岗(后面我还在宏源研究所做了一段时间行研);

13、这里的故事开始人生巅峰了?开玩笑,我错过了我人生的第三次大康波,因为2011年以后,债券市场迎来了一轮最大级别最长周期的大牛市。当时债券基金经理紧缺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毕业刚两年的大基金债券研究员,很轻松就能被猎头挖去中小基金公司当基金经理,现在公募基金的研究员看到应该会吐血吧;

14、保险资管正式入职后,我终于迎来了我人生第一次的康波,但是这个康波和大家是逆向的。我是精算出身,自然是从非银板块开始看,最后看到整个大金融板块。但是2012-2015年,是创业板的大牛市,和我同批的金融研究员,基本上都被迫转方向或者被供给侧改革了。——但是当时公司非常重视金融板块,我反而被保全下来了;

15、后面就是内部考核、然后管账户这些经历了,对了,我之前还错过了某个收入非常非常高的信托的OFFER。

其实我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总结一下的话:

第一,别听他们说什么996,关键节点在于人生重要方向的选择;

第二,为什么国外阶级固化,是因为OLD MONEY能给孩子指路,不会出现“18岁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要选专业、24岁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年轻人要选工作”这样瞎猫碰死耗子的情况,我们基本靠碰和蒙;

第三,中国最大的机会,在于康波的轮动频率是别人的3-4倍,所以“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注定人生机会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现”这种消费死者的论调,听听就可以了,以我为例,毕业10多年,已经错过4次康波(07年牛市、精算、信托、债券),但是咱们接下来抓住一次就行;

第四,不要因为错过一次康波而苦恼,换个姿势准备迎接下一个;

第五,和股市一样,不要去人太挤的地方,逆向思维很重要,无论债市牛市、精算反转、信托爆发、周期股当年的供给侧改革,都是类似的案例。我当年毕业时,P&G(宝洁)和四大会计所在应届生眼里如日中天,现在都完全反过来了。

选好方向了,996才是有效手段,不然仅仅是浪费你的生命。别忘了,大部分人之所以能成功,还是靠坐中国经济这个电梯上来的,不要太过于迷信油腻老男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02388.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