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没错。这就是用户真实存在的需求——优雅地买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买到有品质的菜。
有需求就有市场机会,就会成为新零售的又一创新场。
1
巨头纷纷入场,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
美团美菜近日宣布第10家服务站上线。从1月份上海设立第一家服务站开始,美团在上海、北京两地已经共开设10家服务站,而且最近有明显提速的感觉;盒马在对过去两年总结反思之后也开始“做小”,推出盒马菜市、盒马小站、盒马mini、盒马F2等四个新业态;美团外卖的老对手饿了么在被阿里加持之后,今年也变得异常凶猛,宣布要通过与全国各地的菜市场打通合作,以“平台模式”进入500城;据悉苏宁小店的APP中也将加入苏宁菜场模块,4月下旬正式上线……
在几年前的新零售风潮之后,巨头们对新零售的探索为什么又同时聚焦到了“互联网买菜”这个细分领域?
美团是一家多元化比较成功的企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过非常多新业务的探索,有成功保留下来的,有试试不行关闭的。在诸多经验之后,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总结出如何判断进入一个新业务的几个标准:
一、看这个业务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使命,“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
二、新业务所处的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新业务所处的行业,用户和商家是否对现状满意。
四、新业务未来的市场规模。
五、跟我们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
第一条其实就是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元化,可以帮助主营业务深化。从这个标准来看,美团、饿了么、苏宁、盒马都具备入场的理由。比如美团买菜,就是其“Food+Platform”的自然延伸。
从美团战略聚焦“Food+Platform”来看,外出到店里用餐、点外卖到家或办公室这两大典型场景和需求,美团已经解决了。“目前看,唯一尚未解决的,就是在家买菜做饭这个场景和需求”,有业内人士指出。
第二、第三、第四条,本质上是对新业务市场前景的判断。正如开篇所讲,买菜存在着巨大的痛点,用户和商家对现状都不满意,这也就存在着被创新的空间。在懂懂看来,互联网买菜是一个高频刚需增量市场。很多年轻人和工作繁忙的人,要不就是不愿意进传统菜市场那样的环境,要不就是没有时间去菜市场,但他们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互联网买菜恰好可以激活这部分需求。
第五条,懂懂理解就是协同效应,与已有业务是否可以协同,产生更大的增值。这一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业务成功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买菜最后依然可能是巨头的战场,独立创业的新公司会越来越难。
目前来看,几个巨头入场的姿势不太一样。
腾讯还是买买买的风格,以投资的形式进入这个领域。最近的一个动作包括领投了谊品生鲜的B轮融资。腾讯表示,谊品为代表的社区生鲜门店成为了社区门口的菜市场,希望通过属下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助力谊品数字化。
美团则以自营为主,目前是在上海北京两地试点“美团买菜”业务,通过社区化选址自建前置仓,覆盖周边2公里左右的范围。
阿里则是派出了两路兵马分兵作战。其中,饿了么沿袭了阿里的风格:自己不做,只做连接。引入叮咚买菜、菜老包等生鲜垂直玩家入驻,快速扩张。盒马则把“盒马鲜生”化整为零,其中专注“社区菜市场”模式的盒马菜市,将在上海五月花生活广场、武汉后湖欧亚达广场陆续落地。
美团与阿里的做法都是平台化扩张,两者的不同则类似京东自建物流与菜鸟联合运营。
美团这种模式前期投资高、发展速度慢,但可控性好,规模化后效率更高。阿里系的饿了么,所主打的“平台模式”发展快,但可控性差,与其它业务协同性差。目前,在饿了么App中甚至搜索不到盒马鲜生、盒马菜市等同阵营的盟友。
盒马是新零售1.0时代的急先锋,也算是相对成功的样板,但盒马也意识到了社区买菜的巨大机会,探索盒马菜市。苏宁宣布下旬将在苏宁小店APP上线苏宁菜场和预售功能模块,显然是依托苏宁小店做业务的延伸。盒马与苏宁有相似之处,线上线下同步卖,前店后仓或仓店一体。
各个巨头进入的姿势不同,但都是在前一阶段对各种新零售模式尝试、总结后的又一次出发。相比前两年无人零售、疯狂便利店,显得模式更清晰一些,也更务实一些。
2
“前置仓”成核心,探索期拼的是复制与迭代能力
大多数互联网买菜公司或相关业务,采取的是城市前置仓。而前置仓已经被盒马鲜生、每日优鲜、苏宁小店验证是新零售的一个正确模式。虽然这几家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本质都是把仓库搬到社区附近、离用户更近,覆盖范围从1.5公里到3公里不等。
无人货架、无人商店、便利店、前置仓等模式都是在新零售1.0阶段的创新,其中前置仓算是对传统商业改变最大并且被验证是成功的模式。传统商超企业(沃尔玛、永辉超市等)、电商企业(盒马、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以及刚刚入场的小玩家(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都已搭建了前置仓。前置仓的普及,是未来互联网买菜的标配,也是基础设施。
每日优鲜是社区仓库的模式,没有店面,大大降低了成本,但只有线上销售,没有线下联动。盒马、苏宁小店则是以仓为店,覆盖周边1-3公里内,成本高,但可以有线上线下两部分收入来源。
从用户对生鲜品类的快、鲜等需求来看,互联网买菜是最适合前置仓的模式。生鲜电商是电商领域最难的一个细分领域,探索十几年没有做大的企业,而且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前置仓模式的渐渐成熟,也将助力互联网买菜这一轮创新更加务实一些。
其实,无论是新零售还是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买菜,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快,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地去变。前置仓虽然被广泛采用,但是根据不同社区、不同商品品类、不同人群,还需要不断优化,现在的模式并不完美。
比如,懂懂曾是每日优鲜的重度用户。以前住在城市核心区,使用每日优鲜非常方便,品类齐全并且新鲜度很好。但后来懂懂搬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经常遇到缺货的情况,水果蔬菜的新鲜度也大不如前,可能是这个地方太偏了,用户活跃度低。所以,懂懂使用每日优鲜的频率也大大降低了。
再比如盒马,到店的消费者与线上购物的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一盘货”,这就造成一个问题:从线上买的东西没有到店亲自购买的品质好,商家有时候会把小一点的虾、时间长一点的肉分配给外卖,而最大的、最新鲜的摆在店里。懂懂就遇到过几次这样的事情,非常影响购物体验。
既然前置仓已经被验证过是一个对的方向,那么接下来互联网买菜拼的就是复制能力、协同能力以及迭代能力,看谁能把这一模式优化到最好。
从这几个能力来看,巨头比独立创业的小企业更有优势。一是资金充足,并且已经有全国的布局,只是增加一个新业务而已。二是业务之间可以协同发展。比如美团有外卖,现成的配送队伍,除了午餐、晚餐的高峰时段,他们还有大量的空闲时段可以利用起来,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之前美团高级副总裁陈亮曾说过一个理论:企业能做新业务,本质上是组织能力的溢出。一个公司的组织有能力把核心业务做得很好了,同时这个组织的能力还有剩余,利用这些溢出的能力来做新业务,才能保证一个企业在新业务机会出现时能抓住这个机会。
也正是陈亮,在带领美团酒店业务做到间夜量第一后,目前转战更具挑战性的生鲜零售战场,负责小象生鲜、美团买菜两块业务。
3
新零售探索无止境,去芜存菁不断演进
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关于新零售的创新有些近似于疯狂的大跃进。无人货架、无人商店、便利店等模式都经历了大起大落,更有瑞幸咖啡这种给咖啡加一顶新零售的帽子的资本新宠,新零售一时间被资本和所谓的风口论搞得有些跑偏。
比如无人货架的模式未来一定是有需求的,但是在资本和风口之下,所有的企业都不顾商业本质,并且在技术创新不足的前提下就开始蒙眼狂奔,最终导致纷纷倒闭。
新零售经过两三年的快速膨胀、试错,现在开始逐渐进入一个理性阶段。在懂懂看来典型的标志就是今年盒马创始人的反思与总结。盒马在业内人看来是目前为止新零售比较成功的企业,但是它最初的一些创新在今天看来,也都遇到了瓶颈。比如盒马是第一个推出了全包装食品的,但这也导致成本过高,消费群体受到限制,所以在盒马菜市上开始恢复到散装菜肉蛋禽。再比如盒马的初期是以大海鲜这一明显差异化而出位的,但是用户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大海鲜已经不再性感,盒马也需要做出新的调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0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