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张佳玮:
我大学宿舍里当年有个荒废型学生。姑且叫荒废一。
不太爱上课。爱打游戏、看闲书。跟舍友的交流主要是聊电影、交换模拟器老游戏心得。
大二下半学期就基本搬出去住了,大三租定了房子就完全住外头了,当然许多东西还是留在宿舍里,考试周回来住一下。
除了上课应卯,其他都很消极。也不找实习,也不找工作。
我大学宿舍同楼层,也有这么一位,乍看很闲散。姑且叫荒废二。
也不太爱上课。平时在食堂里蹭零食的时间,多过在教室。一度得个绰号叫二师兄。
但英语很好,性格豪迈。大四写论文时,有许多需要翻译的细碎东西,他帮了许多忙。弄完了,当然要请他吃东西咯。
我大学宿舍楼上,也有这么位,姑且叫荒废三。
喜欢蹭校园卡,蹭吃蹭喝蹭洗澡。捯饬得一身清爽,然后在宿舍打游戏。
他是很认真地打了四年游戏,楼里的游戏万事通。
若跟我说,她大学宿舍楼里,也有个姑娘,看着不太认真学习。姑且叫荒废四。
上课不算用心,在大学就喜欢周末(或非周末)做短途旅游。经常不在宿舍里。
时不常会跟宿舍里的人吵架,一吵就容易激动。性子冲,还会在宿舍QQ群里跟人吵得急赤白脸的,人缘因此不算太好。
荒废四后来毕业了,一时没找到工作,就去了某外国度假村。
荒废三后来毕业了,回老家城市去,找了个企业工作了。
荒废二大学一毕业就去了英国——我们都感叹,“哦,学英语是为了这个!”
荒废一大学毕业了还是没工作。
五年后,荒废四因为勤苦肯干,被外派去度假村海外分部了。
荒废三继续在老家企业工作。结婚生子。
荒废二从英国回来后,自己跟人合伙开了个培训机构,算是小老板。
荒废一还是没有工作。
又三年后,荒废四成了度假村欧洲某分部村长。
荒废三慢慢地在本地企业,按年资升了中层,好好地带儿子。他还是爱打游戏,时不时跟老同学交流心得。
荒废二继续做小老板。
荒废一还是没有工作。
我知道,许多人对“以前是同学将来变成什么样”,有所谓故事期望。对结局期望呢,又容易走两个极端。
A 这个人一路荒废到底。
B 这个人一鸣惊人了。
越是走极端,最容易吸引眼球嘛。
然而那些例子,并不具有必然性。
样本一多,您就会发现:相当部分人,进了社会,吃点苦受点罪,都还能调整过来。
所谓“你这样能一步登天”,或“你这样会一败涂地”,其实大多不会成真。最后,大家基本都还是,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人世间的事,从来复杂万端。各有各的路,未必有共通性。
一个人在生活每个阶段的经历,都不一定与以后的生活状态有立刻的、必然的联系。凡事自有因果,但因果来得未必准时。有人苦了一辈子,后半生起来;有人顺了半辈子,遭了厄运。
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人荒废不荒废,往往参照价值有限。
我们能观察到的一个人的生活,实际并不多——很可能还是他故意展示给我们的那一面。他实际上在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
所以咯,如果觉得自己在学生时代,或以后的什么时代里荒废了时光,也没太要紧。那些小时候大嚷“要赢在人生起跑线”的孩子,回头看来,最后也未必赢了;每个阶段都要非要力争上游是件好事,但不一定就此决定人生了。
人生很长。每个人自有他的际遇与命运。
一个时间里,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就好。
这里最敏感的,是心态认知与归因。
无论自己是荒废还是上进,都该谨慎于自己的期待值。
压力来自于已有的挫折、冲突与矛盾,以及对可预期未来的焦虑。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到最后就是预期管理。
所以,早早地明白“我所付出与所得未必成正比,此刻的人生未必能直接影响到之后的人生”,早早地学会不要擅自归因,别总琢磨着“我现在不顺一定是以前做得不对哎呀好后悔”,有利于我们的生活。
世上许多事,真就是随机的,真就是没道理的。放轻松点前进,也许会好一些。人生不长,但也不短,而且并没有那么环环相扣今日种瓜明日得豆。努力是好的,但也得接受“拼了也可能没好结果”;消极过了,也未必要抱持“这辈子就这样了,赶不上的”。
接受开放的可能性,有利于长期心理健康。
顺便,我就是上头所说的荒废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0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