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李玲
15公里,32块钱,我果断关掉了特惠拼车的界面。
因为价格比预期多了7块钱,而7块钱够我坐公共倒地铁再坐公交的单程通勤费了。
我为什么这么抠?这么说吧,即使只坐特惠拼车,一个月下来产生的交通费都超过工资的10%,而比公共交通多出的1000多块交通开销,等同于李粽八(家中猫主子)
回想过去,作为滴滴一手挖掘的资深顺风车用户,提前半小时预约,比快车少十几甚至数十块的价格,就能享受一个人的专车服务,顺风车的设置很容易戳中像我这样对价格敏感又时间紧迫的穷人。
尽管顺风车的槽点也很多,比如点了不拼车却被拼车,向司机抗议却得到一句“不坐下去”,只能悻悻的等下了车投诉;有一次提前10分钟预约到了一辆满是汽油味的五菱宏光,路上还目睹了一辆同是五菱宏光的车被大火包围……
饶是这样,我都没能将顺风车打入冷宫。客观原因是,快车太贵坐不起。主观原因在于,之前李粽八生病,恰好遇到一位家养哈士奇的顺风车车主,一路跟我吐槽他家的狗“九死一生”的搞笑案例,还安慰我李粽八会没事。
想象一下,主子一蹶不振,老板明着催稿,你心急火燎,这种时刻的安慰所显示出的巨大能量,足以让我眼中的每个顺风车车主都自带美颜。
但顺风车突破法律良俗下的司—乘关系缺点也很明显,安全的界限难以掌握。尤其是司机端,不久前的一次乘车,我遇到一个油腻大叔,从名字、年龄,到户籍、工作单位,问的事无巨细,疯狂地在危险边缘试探。
令人心痛的哈啰
2019年的第一次顺风车,让我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晚上八点,我在哈啰和嘀嗒发布第二天早上8点的行程,过了半小时没人接,我忍痛在哈啰加价10元,两小时后一位年龄标签为“60后”的张先生接了单。
实付31.5元,这次行程花了我平常两天上下班钱,形容一下我的感受——极其心痛 。
张先生系统显示他接单数为1,也就是说,我是他接的第二单。我已经忘了他的长相,但看到订单记录的车型——本田雅阁时,我就想起他对顺风车平台的强烈不满,“滴滴那时候特简单,(哈啰)现在挺烦的,上车前还得照一下,就不太想接了。”
本田雅阁,售价20万元以上的B级车,张先生至少是个中产。
开雅阁的张先生接顺风车的原因是“为了能找个说话的”。一开始,他很高冷,启程后一言不发。直到我问了第一句,他的话匣子瞬间打开,从对顺风车的埋怨,到中美局势分析,唠叨到整个行程结束。
张先生很抗拒上车前的人脸识别操作,“那些都是人的问题,出租车出事的多了去了,哪有那么多变态!”他觉得接顺风车的前提是能覆盖自己出行的油钱。他的车排量为2.4,嘀嗒和哈啰上给的价格几乎不可能覆盖行程油钱。
在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顺风车绝大部分是通勤需求,早晚高峰本来就堵成狗,大多数车主就想回家顺路带一个,并不想增加被堵到某个地方的几率。
这次的行程,哈啰系统显示,14.4公里行程费用为29.6元。我实际付款31.6元,这其中有10元是我增加的感谢费和系统给的8元优惠券,张先生告诉我他实收36.5元。不算给我的8元优惠券,仅车主端,按照实际付款看 ,哈啰为这次出行补贴5块钱。
换言之,这趟出行,哈啰为我付了5块钱,占总价的13%。看起来是我占了便宜,但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很贵呢?因为这个价格乘以三,就可以买一管李粽八疯狂迷恋的化毛膏了。
价格美丽的嘀嗒
作为一个精打细算的猫主子,在两次同时约顺风车后,我的心就默默地偏向嘀嗒。不用想了,就是因为价钱。
嘀嗒和哈啰顺风车在功能设置上极其相似,但价格上差异挺大。从家到公司15公里的固定线路,嘀嗒的价格总是比哈啰低5元左右,并且接单率还比哈啰高,惹人喜爱的程度如此明显。但身为公正的化身,我当然不会厚此薄彼。每天,我都在两个平台同时发订单,谁先接做谁的车,接的慢的订单被我果断取消。
你以为说这话的妙龄少女在顺风车平台很抢手?不是的。在体验顺风车的两周里,即使顺路程度高达80%,车主也很少主动地顺带捎上我,我经常在第二天早上焦虑地等到最终时间线,而后急赤白脸地喊着“卧槽,又要迟到了!”然后去挤公交。
第二次被接单,仍然是加价5元的结果。早上8点,一只脚刚踏出家门,收到嘀嗒的接单电话,此时距离行程出发时间不到20分钟。戏剧性的一幕是,刚挂完嘀嗒电话,收到哈啰顺风车的接单短信,我把后接者的订单取消,系统却显示要收5元违约金。虽然因为哈啰违约机制没运行,我免掉5块钱的巨额罚金,但这事让我心有余悸。
我打电话问哈啰,为什么距离行程出发时间不到20分钟还能接单,这难道不是一个系统BUG吗?“都火烧眉毛了乘客肯定要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呀,为什么还要惩罚乘客”。客服的解释是,“平台方无法控制司机接单,会根据我的反馈惩罚司机。”
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客服重复最多的话述是“请耐心等待,会将情况上报,核实后会对司机惩罚。”我的本意不是让谁受惩罚,而是觉得接单、取消订单的行为,平台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定。但客服似乎还是那个客服,那个只负责向上传话的客服。
但不加价也出现了问题。接单的嘀嗒车主页面显示,我的出发时间是8点半,比我预定晚20分钟。沟通过后,车主决定提前出发,最终在8点20接到我。
这位车主非常渴望多些私家车主能加入,因为车多了,平台匹配的乘客才能更精准。“之前接滴滴顺风车,匹配范围在2公里内,嘀嗒现在的辐射范围在10公里内”。他抱怨顺路的乘客太少,要接单得跑好远,价格却较滴滴顺风车低了不少。
他给我讲了个故事,前几天下午的时候,他接一个女生去城郊,到达目的地,对方请求他陪同去开房,他觉得有点奇怪,但还是去了。女生办理完突然瞪着眼睛对他说,"你有罪,你要去后山谢罪,要我送你去吗?"他被吓蒙了,赶紧开车走了。
上述场景他向我不断重复,他说92岁的父亲恰好在附近的疗养院,不然也不会遇到“这样的神经病”。他对这个女孩的印象很深,他称上车时就女孩就很奇怪,“长得很漂亮,穿的是长裙,但两只鞋子穿的明显不一样”“说自己是石油报社的,爸妈是唐山石油集团的高层,去开房等爸妈过来。”
这位系统显示接单数为90,星级分数为4.7的司机,讲得有多少是真实的难以判断。但从乘车过程中,该司机从单位到名字的试探性询问,总让我觉得心里发毛。
连续一周体验乘坐顺风车,只有一位车主对目前哈啰和嘀嗒的顺风车定价表现得云淡风轻。这位车主相对年轻,也就35岁左右的样子,他的车上放着很多类似于小黄鸭的玩具。他告诉我,这两年有了孩子,开顺风车为解决一部分燃油费用。作为年轻人,他觉得社交属性并不是顺风车得刚性需求,“能不能聊得来还是得看人嘛,和顺风车有啥关系。”
像这样为解决生活压力的车主不止一位,一位以前在滴滴做快车司机,孩子出生后找了工作,兼职顺风车的车主向我吐槽,“工资一发,还了车贷、房贷、孩子幼儿园学费就一个字儿不剩了。”
他是所有车主中,唯一接过拼车的。顺风车拼车都有人数选项,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如实点击。“抱猫带狗的也就算了,更夸张的一起上来4个人。”他遇到过一次奇葩事件,对方选的是1人顺风车,结果一起上来4个人。他只好收一个人的钱,送到四个地址。从那以后,他接单后都会打电话确认对方的人数。
“你别加价呀,你加多少钱都不会让你插队的!”一名外地口音的司机双手挥舞着解释滴滴叫车加价的原理——“系统把单派给我们,我们才知道有钱。你的钱是直接给到我们(司机)的,系统不抽成,也不影响派单顺序。”
这是我的首次滴滴特惠拼车之旅。10分钟接单,两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司—乘聊得格外起劲,这种接单速度和热闹场景让我误以为自己重新坐上了滴滴顺风车。前座的女孩吐槽嘀嘀打车每逢下雨必然艰难,后座的我们两个外地人边刷手机边听,不时也插话进去,将对滴滴的吐槽进行到底。
拼车价显示46元,顺风车价26~31元,而特惠拼车只需要23.83元。
幸福来得太突然,我问了司机三遍,“特惠拼车真的不是顺风车吗?”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是。”司机告诉我,特惠拼车在司机端是不显示的,之前有乘客问了他才知道。司机端的价格也是按照快车的定价计算,乘客端具体是多少司机并不知道。
“你的便宜,那可能就她的贵。”司机的说法让我们两拨乘客都很好奇相互的价格,另一位先于我上车,后于我下车的女孩透露她用的是“拼车”,车费40多块。系统显示我的最终价格23.83是在预估价43.34元的基础上打了55折,优惠了近20块。
在司机开足马力赶到终点时,我暗戳戳地拍了司机端到我家的价格——24.2元,比我的实付价还高。
难道滴滴要贴钱?不,这不像是滴滴的作风。
另一位女生的终点,离我不过5站地铁的距离,这个点也不堵车,司机端的最终价格撑死50块出头。这么估算下来,两个订单的实付总价超过60元,滴滴大概率不用贴钱。
针对特惠拼车的价格,滴滴给我回复的定价原理是,“系统会根据时间、出发地等因素,动态调整拼车折扣,发单页面显示价格即为动态折扣后价格。”为什么比拼车还便宜十多块钱呢?滴滴的回答是,特惠拼车能够提前15—60分钟预约,提前发单会提高拼成率。当系统通过综合评估乘客叫车起、终点沿线的发单需求预估拼成率时,会给出相应的更实惠的价格。
在多次乘坐滴滴特惠拼车的过程,我只经历过一次只拼到我一个人的情况。花着白菜价,独享豪车让我颇感为难,司机宽慰道:“没关系,你这种的是少数,我上次拉了一个客户,他下车时已经走了三拨人了。”这位老司机一语道破天机——无论上多少个人,司机的订单都是一个,收入还是按路程的公里数算。
原因在于相比出租车,滴滴中控系统本就将网约车的空车率降低很多。再加上拼车不管接几拨人,只要在路上,司机就算里程费,空车率更低。滴滴原本有拼车模式,但特惠拼车又吸引了部分顺分车需求,拼成率更高。
我还意外发现,滴滴上仍留存了不少顺风车司机。一个只在下班后接单的滴滴快车司机告诉我,滴滴上可以设置终点地址,我是她下班后接的第3单,就在她家附近,“前一个给我派到房山,谁要去那鬼地方呀,接完你这单我就直接回家吃饭了。”这种典型的顺风车司机,一般是在国企工作的北京土著,他们拿到网约车的三证很轻松,因此下班后只接3-5单也不会觉得可惜。
在所有的特惠拼车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次早上上班的行程,开车的司机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司机。他的穿着很讲究,带着白手套和护袖,头顶一顶筒帽,形象气质颇像《布达佩斯大饭店》里拘谨的门童,但他又极具个人特性,波西米亚风格的上衣把他衬得很有故事。
他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60分钟的路程(不堵车30分钟),他把自己在计划经济时代开公交,到现在因无聊出来开滴滴的人生剪影交代了一遍。身为共和国的第一代公交司机,他也是中国第一批的私家车主(1998年就有了自己的红旗车)。
(公交)司机都没素质”“出来拉滴滴是因为在家呆着会胖”……他告诉我,最早的公交车连转方向盘都靠司机的力气,那时没有自动化的功能,公交司机锻炼得个个力大如牛。出现乘客抢方向盘、殴打司机的时候,首要保证乘客安全,然后停好车“一脚把那坏东西踹下去”……
符合定义重要吗
上述这些生动的故事,很难在专营的网约车上遇到。因此说顺风车具有天然的社交属性也不算过分。可细想,其实比顺风车提供的场景更重要的是,乘客的个体性格决定了短暂社交的存在与否,因此社交并非顺风车的必要功能。
不管是以前的滴滴顺风车,还是现在的特惠拼车,都不符合目前顺风车的行业定义。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这类营运车解决了部分顺路乘客的出行需求。
对用户而言,符合定义的顺风车再好,不能解决实际需求就是空谈。尤其是以比顺风车还低的价格解决上下班出行需求,很难让我这种追求极致性价比(其实是真穷)
从商业的角度看,运力上能解决上下班远程出行压力,用户上能在价格上具有比顺风车更大的吸引力,并且符合广义上的共享出行,平台方还能实现收入,这种拥有完整闭环的特惠拼车模式,不出意外将成为滴滴继顺风车之后的主力。
“特惠拼车与顺风车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服务,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滴滴依旧否认了特惠拼车和顺风车的联系,我也依旧要回归“公交—地铁—公交”的混搭倒腾线路,为祖国的公共交通贡献一份力。
来源:搜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1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