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缘:
几年前由于拆迁,在外借房子住了几个月。小区里有对老夫妻,不太和别人接触,总是低头走路。老太太经常带着一个黑孩子出门,孩子小还不太会说话,出门一般坐在童车里。我妈有次拉我和我爸出去买菜时遇见,因为按耐不住好奇,问过她:“这是你家的…小孩?”老太:“不是,是帮人带的,做好事!!”然后急匆匆的回家,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记得老太脸上躲躲闪闪、不耐烦的表情。我还开玩笑说:“这小孩黑得掉在煤堆里找不着。”我爸哈哈大笑,我妈笑过之后打了我一下。
后来楼里有知道的闲聊时告诉我:这黑孩子是老两口的外孙子。他妈大学快毕业时怀孕,坚持要生,父母打过几次都没用,结果小孩一生那黑人就跑了。
孩子他妈一个人在外住,晚上来接他回家,白天上班就放在老两口这儿。有次见到她来接儿子,戴副眼镜看起来很憔悴,20多的人看起来像是40岁,说话也很小声,到了也不进门,就在门口伸着脖子轻声喊:“文森特…”她父母也基本不让她进门,老太太有时还和她说说话,老头基本不理她,也从不管外孙子。又听说一个月要女儿3000块钱抚养费。
有次见到老两口出门买东西回来,老太推着童车,车上放着东西太多不慎摔倒,小孩哇哇大哭,老头也不管,自顾自快步往家里走,留下老太一个人受拾。
老夫妻脸上基本没笑容,总是耷拉着嘴角。
他们其实也不老,50多岁,只是精气神没了。
@小隐
在赞比亚卢萨卡梅丽莎超市买东西结账时遇见一位在超市工作的中国女生,后来得知她是在北师大外招工作时认识一个赞比亚留学生后结婚来到这边的。到这边后有了个孩子,男人就是典型的黑人,不求上进花天酒地朝三暮四好吃懒做,女人为谋生计不得不来超市打工。俩人的小孩特别逗,跟我们讲“妈妈是手心爸爸是手背”我以为这么点小孩不会中文却懂得手心手背的典故,没想到孩子说的是“妈妈白些,是手心的颜色,爸爸黑些,是手背的颜色”
@匿名用户
讲一个身边的真事儿
认识一个985大学的研究生学姐,当时有一个什么活动,因为学姐本人活泼开朗英语不错,导师就选她去带几个留学生,结果其中一个黑人学生就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
学姐人说好听了比较单纯,说难听点就是有点没大脑,也没什么恋爱经验,没过几天就想答应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个黑人男生是从最穷的地方来,而且学习特别差留级了几年还没毕业,就都劝学姐考虑清楚,但是学姐本人一意孤行,就是想要答应和黑留学生在一起。
后来我们没办法,就偷偷告诉导师了,导师一听立刻把活动负责人换了,还换了个男生,学姐还不死心来找导师,导师说以后这个活动她都不许去了,那个留学生不许联系,集中精力好好准备研三的论文。
最后那个学姐哭了一场,到底是没跟黑人留学生在一起。
倒是那个留学生,听负责的师兄讲,那次活动有天晚上集合该学生直接消失了,所有人都去找他,发现他房间有个中国女人在大喊大叫,后来才知道,这货不知道怎么联系上了一个小姐,睡了人家之后还不给钱(其实是真没钱),最后那个女的不依不饶说必须得给钱,不然就上去闹,最后没办法还是师兄给垫的钱…后来这个事被压得死死的因为太丢人了。
@匿名用户
怎么都是中国女的嫁非洲男的。
我们公司在安哥拉接了一段路,带了一群四川工人去的,其中一个师傅会厨师在那开了个小饭馆,一盘炒青菜人民币70多块,馋了去吃顿红烧肉一份300多,可能是安哥拉这地方太烂,平时想吃包康师傅都是过期的,他生意还不错,基本都是外国人在那消费。不到一年就决定在那定居还娶了俩老婆,除了肤色基本女神级别的,其实也没比工地上女人黑多少,肤色偏棕色的那种,干活麻利还勤快,天天人家一家甜蜜的不得了。现在活快干完了人家也不打算回来了。
“我这种弯钢筋的回国别说俩老婆了,一个我养着都费劲啊”
@徐子行
我堂姐在广州做生意的时候和一个从尼日利亚来的黑人搞上了。
堂姐说那个黑人是做批发的商人,每次倒卖都能赚一大笔。我堂姐也是那种崇洋媚外的人,连黑人都上,过了没几个月就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
他们对女儿非常不负责,也不照顾。堂姐快70岁的父母特地从杭州赶来照顾小黑人。
接下去的剧情大家也能猜到了,黑人护照早就过期了,被遣返回国,五年内不能来中国。小黑人自然也跟了堂姐,准确的说一直是她父母在带。
后来堂姐自掏腰包飞到了尼日利亚看黑人,才发现那个破地方穷得不能再穷。而那个黑人也不是什么有钱人,一直寄居在他姐姐家。
然后这个黑人就像骗子一样经常向我堂姐讨要生活费,我堂姐竟然还天真地每个月都把钱打过去。。。。。
诶,想想最可怜的是她女儿。现在快3岁了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以后还不免要被人歧视。生命不是那么随便的。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2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