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二号头目
来 源:九边(ID:ertoumu893)
首先强调下,本文不是广告,尽管看着确实像。最近各大论坛都在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一个白领,35岁之后,该怎么办?
我以前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非常low,不值一聊,而且我一直觉得35岁只是个时间线,并不意外着什么,直到我自己当上项目经理,公司要求项目经理自己去招聘,公司HR只负责把关,防止招到学历不够的,或者我把小姨子招来,直到这个时候,突然才意识到那根线并不是凭空的。
其实站在招聘者的角度,这个问题几乎不是个问题,因为技术经验发展是有曲线的,我大概画了下,凑合着看吧,几乎八九不离十:
也就是说,技能在毕业五年之后,将达到巅峰水平,大概在27岁左右,所以27、34之间,对于技术出身的职业,比如码农,工资一般会达到最大值,但是一旦过了那个线,迅速就会出现一种状态,叫“懈怠”。
这个玩意我以前是理解不了的,但是等到自己工作了六七年后,再看看周围的人,慢慢就有点懂了,年轻的时候心无旁骛,专心研究技术,经常通宵达旦搞一个小小的技术细节,但是等到了一定阶段,破事越来越多,今天孩子生病了,明天老人需要去体检,后天开始怀疑人生要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希望多陪孩子家人什么的,而且可能注意力和精力都不行了,部分同学身体状态实在是跟残疾人没差别,自然干啥都虚,所以吧,这里说的“懈怠”,倒也不一定是你自己不想干了,反而是因为太过分心,身边的事太多,以至于没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集中注意力,也没法像年轻人一样集中火力在工作上。
不仅如此,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年轻的时候觉得技术有种神圣感,这种感觉会随着年龄慢慢消退,直到有一天,发现技术本身就是技术,最酷的东西其实是钱,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本身也会导致情绪的慢慢失控。说实话,我真没见过几个人在35岁之后依旧对技术保持极高热情的。
但是钱这个东西有个毛病,你太关注它反而可能赚不到它,你要是关心那些能带来钱的东西,反而这玩意不知不觉的就来了。
什么能带来钱呢?
通过长期打磨才能获取的技能,比如码农们就赚这个钱;
人和人之间的链接,那些大V们就是赚这个钱;
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不要脸的气质,比如我以前室友的老乡辞掉西二旗码农工作去回龙观卖串串,一度还不错,不过后来不知道城管把他赶哪去了;
而且我招聘的时候,也会在想一个问题,招个小年轻过来,他有什么问题我可以随便说他,但是招聘一个大龄青年,年龄比我大,他有问题我该怎么说他?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人才市场资源充足,想找年轻的就能找到。
我经常在想一件事,就像我之前文章里聊过的那样,我国人力太多太便宜,这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中,人力成本那一部分占比很小,这让我国产品有明显的竞争力,甚至某些大厂打出来口号:“不要跟华某为比价格,因为不管你报价多少,我们都比你低”,这种低成本蚕食策略让某为的产品在过去一些年中席卷世界,几乎干趴下了所有友商,逼迫所有友商都去转行干别的。
但是人力充沛,毛病也很明显,个体想要价上去非常困难,因为替代性特别高,这活你不想干,分分钟换别人,这倒是有点像英国当年,宁愿雇佣童工,也不雇佣童工父母,一家子让孩子养着,你们能想象吗?直到英国政府担心国家崩了下令禁止了童工。而且由于人力太充足,任何一个稀缺岗位,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变成过剩。
所以每次看到新闻中类似《中国人力成本上涨导致竞争力下降》的标题,就百味杂陈,因为作为劳动阶层,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涨工资,而这种工资的上涨,会毁了竞争力,非常的两难。
而且这些年有个非常不太好的感触,一般企业对员工好,这企业往往走不远,走的远的,往往是那种往死里压榨的企业,正如某任大老板说的,“不要把公司当你家,你家里人可以原谅你各种臭毛病,但是你是来给公司赚钱的,如果赚不来钱就得让你滚”(大意如此)。这个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杠几句,说谷歌不是那样的公司,醒醒啊醒醒,全世界有几个谷歌?而且谷歌本身有垄断红利在里边,其实美国那边的蓝领们有工会,高科技企业工会很少,加班也很严重。
而且关于大公司,几年前有一次跟一个IBM的流程管理大咖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现代企业最关注的是流程,要让企业跟一片热带雨林一样,或者像互联网一样,系统本身具备冗余,弹性,自我生长,自我调节能力,就算企业里老总失踪了,企业也能运转下去。
而这些高大上的玩意,核心就一句话:
把每个人变成零件,把每项工作都规范化流程化,缺了谁系统都能迅速调整收敛并且保证继续运行。
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是让你更加熟练自己的工作,在软件行业熟练度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乱跳槽,工作越是单一,员工残废的越快,在人才市场上就越不好找工作,这是大公司项目经理们的暗黑逻辑,尽管经理们自己也越来越废,别问我咋知道的。
讽刺地是,随着这两年外企大规模裁员,我刚才说的这位大咖也跟着被裁撤,尽管遣散费还不错,但是到最后也没能再找到一个合适他自己,又能拿到之前那么高薪的工作,后来据说是当了一段时间HR之后去单干了,具体干啥也没细问。
而且关于技术专家这事,我也有个体会。
有些领域属于广谱领域,比如你是安卓方面的大牛,在某一个公司干,将来也可以去其他的,但是如果你懂的是路由器什么的,卧槽,离开那几个大型路由器大厂(事实上只剩下一个路由器大厂了),你必然惨不忍睹,大家记得之前中兴跳楼那哥们吧,他就是中兴路由器的,之前在华某为干,被中兴辞掉之后确实没地方去,当然了,跳楼这个选择有点过了,
综上,我们就能概括出一个基本的轮廓:
1、35岁以后的人技术能力早就停滞了,或者说毕业五年后技术进步并不明显;
2、而且激情开始消退;
3、工资还死高,性价比极差;
4、关键是现在的环境能轻松找到可替代的人;
5、绝大部分人没法成为领域不可替代的专家;
6、小公司学不到核心竞争力,大公司不会让你不可或缺。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要问了,那啥,博主,别逼逼了,说说你的解决方案吧,这个惭愧的很,因为我也不知道该咋整。。。。。
你们肯定有种要打死我的冲动,不过先等等,说不定有救呢。
我前段时间在微博发了个帖子,如果到了35岁被裁撤了,那不好弄了,不过现在如果没到的话,还是可以提前布局:
这里就有仨问题,这也是当时发微博的时候后台咨询我最多的:
1、我导师跑哪去了?
2、我这个倒霉同事现在咋样了?
3、博主自己被裁了没?
首先我导师在前几年看着我们之前产品线业绩开始下滑的时候就跑掉了,从研发直接转了市场,刚去的时候好像状态不太好,后来调整的差不多了之后慢慢就正常了,再后来和其他几个销售一起离开我们厂,去做我们厂的代理商了,现在据说做的还不错。
他这个操作太大了,以至于周围的人说他有病,不过他后来跟我说,人吧,都得迈出去那一步,不然总给自己画圈,觉得自己这不能做,那不敢做,其实唯一值得恐惧的确实是恐惧本身,跳出去一次今后就不怕再跳了。
我这个倒霉同事现在还在家里呆着,他去找个几个工作,都非常不满意,一方面确实是给不了那么高工资,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想清楚了,再回去上班只是把现在面对的问题往后推了几年,迟早还得面对,看样子是想创业,但是还没找到好的项目,可能暂时要去追寻诗和远方。
这里有个问题,公司可以随便裁撤人吗?当然不能随便裁撤了,但是有的是办法让你自己走,不细说了。
我们仨以前都是一个产品线的,当时都已经注意到了船要沉了,整个市场几乎都被我们一家公司拿下了,这就我和我导师果断弃船,我当时还是基层员工,没有心理负担,去了另一个产品线干研发,现在不小心踩对了,这条线现在蒸蒸日上,我也跟着大船起起伏伏。我这个倒霉同事当时混的太爽了,比我早加入几年,当时级别已经很高,尽管注意到了船不稳了,但是还是挺到了船要沉的这一天,终于搞被动了。
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35岁老青年们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船沉”,也就是整个部门被裁撤,产品被淘汰,或者技术过时了。如果不发生这类问题,不被抛到人才市场,也不大会有问题。
我把我这些年的一些心得分享出来,说不定能帮到大家。
首先要好好锻炼身体。
这是我每次都强调的一件事,在《巨人的陨落》里,美国禁酒令发布后,主人公他岳父非常消沉,因为他们家就是卖酒的黑社会,现在国家不让卖酒了,能不消沉嘛。
不过主人公很快注意到,这次他岳父太消沉了,岳父本人是一个黑社会大哥的角色,又猛又狠,这次这么消沉明显不对。主人公转念一想明白了,他岳父太肥胖得了高血压,高血压导致动作迟缓,思维消极,碰上事情总是缺乏去解决的动力。
这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当初体质不行的时候,特别容易疲劳,后来终于开始锻炼上了,慢慢精神状态也好起来了,不容易消沉,碰上事情不那么虚,勇敢去面对,绝大部分问题都不太是问题。我这些年每次碰上什么烂事就记录下来,每次年底复盘,就能发现99%的问题其实自然而然解决了,尽管当时面对的时候焦躁异常。
如果大家再生活中发现自己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也不好,很消极,啥也不想干,这个不一定是脑子有问题,可能单纯就是身体虚。
人就是大脑这坨蛋白质和脂肪泡在一个大培养皿里,培养皿就是身体,如果培养皿本身有问题,大脑也会跟着出问题,表现就是各种精神病,或者虚,啥也不想干等等,近代心理学研究最前沿的观点认为,所有心理问题本质都是生理问题,可以通过改造体质来得到解决。前两天这么一个图特别火:
这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剩下的身体是这个神经体统在地球上生活的“太空服”,或者说是个培养皿,负责输入输出的提供能量的。
所以练起来,提前练起来,到了35岁才会不那么“懈怠”,如果你不那么懈怠,不那么虚,可能就不会在35岁被抛到人才市场了,或者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也有心力去重新开始。
其次要提前给生活增加不确定性。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伴跟我说,他说他看我业余写文章觉得自己周末刷抖音充满罪恶感,想业余做电影解说,可是自己是个丑逼,不敢上镜头,而且担心视频做的不好丢人。
我跟他说别这么想,尽管你确实很丑,但是这个不是不去做的借口,你可以不露面嘛,而且刚开始视频肯定做不好,这个不用担心,我认识几个电影博主和B站游戏博主,都是做了好些年,慢慢人气越来越高,而且得加入自己的特色,不管做啥,大众传媒类的东西都得有博主自己的特点在里边,不然几乎不会火。
而这种个人特色,需要大家去慢慢挖掘,你不可能一上来就有人看,也不可能刚开始做就火,人家别的主播都是费尽心机日以继夜地搞,你凭啥轻轻松松的火起来?
而且吧,要有“卖弄思维”,学会了点啥赶紧发个视频,做个小成果发什么平台上去,万一火了呢,油管上有个up主天天拍他闺女溜达来溜达去竟然火了,微博上某大V养了一只猫一只狗天天拍也拍成了一线网红,要相信这个星球上有玄学。
当然了,不是说做了几年就能火起来,到底最终能做成啥样,一方面是个人风格是不是那种长线能吸引人;另一方面是人生的关键,运气。但是首先得去做。
运气这玩意我之前聊过一次,再贴出来吧:
一般来说吧,你做的每件事确定性都很强,学校时候好学生,毕业好员工,你很少冒险,人生按部就班,这样的话,你很容易成为彻彻底底无神论者,也不太迷信。因为拜佛不拜佛对你没啥差别,你也感觉不到有差别。
如果你从事高冒险性质的活动,对运气要求很高,比如打鱼为生,需要出海,或者从事黑社会,每天睡着不知道能不能醒来,或者你跟博主一样,业余写文章,就能发现文章能不能破十万加很大程度上是随缘的,好几次我马上要十万加或者已经上去了,就被删了。
这样你就慢慢对不确定性充满畏惧,很容易变迷信。某次出海拜了妈祖顺利归来,下一次没拜差点死海里,很容易让你觉得有“超越个人的伟力”,以后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还是碰上风浪,你就开始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够虔诚。
我的一个小伙伴在美国做生意,每年过年都回北京拜雍和宫,最夸张的一次连夜回来拜完然后又回美国见客户去了,因为美国那边还是工作日,他说他近二十年唯一赔了那年就是没拜的那一年。这两天特别火的《美国企业》,曹德旺要求美国工人把门改了,美国工人说已经下单了,但是老曹强烈要求改,八九不离十是嫌风水不好。
所以很多特别有钱的人,或者高官都喜欢风水算命什么的,他们从“不确定性”受益,想持续维持这种状态,几乎无法避免掉进“迷信”这个坑里。
也就是说,你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运气”才能开始运转,运气和奋斗,是个人进步的两个轮,绝大部分人都是独轮车,你天天按部就班,运气很难发挥作用。确保不赔钱的前提下,折腾点事,让运气帮你赚钱。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船沉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跳船,不要等着跟它一起沉。
这个时候很多小伙伴肯定要问了,博主,我咋知道船要沉了?其实你是知道的,只是不愿意接受,如果发现了问题,就果断操作。绝大部分人主要是心理虚,怕面对不确定性,所以一直在等,等着好事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心态是一种病,得电。
文末,再说一个我的小伙伴的事,他鼓舞了我业余创作公众号,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几年前我还没开始写微博的时候,一个小伙伴辞掉大学职位要去搞自媒体,因为他自己觉得有搞自媒体创作的小天赋,而且体制内太让人沮丧,所以想出去单干。我跟他说,别搞了,已经是红海了,你看看现在有多少公众号,知乎又有多少大V,暴利期已经过了,浪费时间,而且经济不景气blablabla
这不几年过去了,我在五六年前说的那些话,现在好像也没啥问题。但他那个号已经有了十来个人,已经从公号扩展到了抖音什么的,反正业务做得非常好,我就不再多说了,不然大家以为我在接软广。我大概给大家透露一下收入,一年千万级总收入,就是靠广告,赞助,给别的号推广,还有粉丝捐款。
前段时间吃饭,他说他跟他媳妇讨论过我说的那些事,大概这么个结论。
1 红海不红海,其实没啥影响,因为群众事实上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你只要能给大家别人给不了的,大家还是愿意支持你。市场上99%是垃圾,只要有人拿出点真东西来,就能打动大家。而且他说事实上我当初的判断也不对,他认为自媒体现在还是蓝海,中国绝大部分行业都是蓝海,中国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凑合着用得了”,“又不是不能用”,将来面临一次大升级。
2 没必要依赖暴利,只要有平稳的利润,慢慢积累起来,也会是个非常恐怖的收入。依赖暴利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暴利思维”其实是改开初期农民企业家们的一个路径依赖病,没必要学习他们。
3 中国才开始,会持续爆发性发展很多年,大家手里有了钱,就愿意去做那些以前喜欢却不能做的事,比如他投资了一个卖大号女装的店,现在很多男孩喜欢女装嘛,还有他去美国发现到处都是动漫什么的周边店,卖钢铁侠头盔的,死侍那两把刀的,中国比较少,也会是个卖点,他准备考虑在二线搞起来。
文末,我们总结下,如果已经掉坑里了,那可能确实是不太好弄,如果没有,那提前准备一下还是有帮助的。
首先得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强,现在正在由初唐向盛唐转进,你只有相信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最大的这条船没问题,你才有决心和勇气去做那些别的事,去迎接挑战。我碰上的那些恨国党,全是loser,一个例外都没,天天觉得国家要完蛋的人,做啥都虚,做啥都没底气,国运就是个大电梯,每个人都在电梯里,你个人那点努力得叠加在国运上才有意义。
其次要多锻炼,体质好精神才能正常,才能集中注意力,我见过的大牛逼都是那种每天能干活十几个小时全年不休的人,这种人往往都没有35岁问题。
最后,要多去尝试那些低成本的东西,给生活注入不确定性,说不定到了三十多岁,几年前的一个小决定现在成了决定性的资本。不要相信暴利,要学会积累,学会长时间的努力,有雪球思维,要长线经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