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练习生制度类似于一种流水线式的造星模式。经过多年严苛的训练,艺人的基本功很扎实,并且善于吸取欧美最流行的元素为自己所用。但另一方面,因为体系成熟,它对艺人的训练是机械化的,批量复制的。它能产出风靡舞台的刀群舞,拥有整齐划一又炸裂的舞台效果,却难以出现独唱巨星,那需要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对生命和艺术的感悟能力。
陈梓童是第四届《中国好声音》的全国第二名,现在是环球音乐的签约歌手。她在大学二年级通过选秀去到韩国,先后在韩国娱乐公司Cube Entertainment、CJE&M做练习生,经历系统的歌唱、舞蹈和演技培训,并且出道。与女团背景的艺人不一样,陈梓童从一开始就是因为爱唱歌而走上这条道路的,她后来也是以歌手身份开始演艺生涯。她的口述,讲述了韩国娱乐业在中国选秀的情况,她作为在中韩都有经验积累的歌手,也从专业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韩国练习生培训体系的特点。
口述:陈梓童
采访/撰文:杨璐
选秀
我的嗓子先天条件不错,学过民歌唱法、电子琴,在学校和市里参加过一些小型比赛。但是,一直到高中,我都只是把音乐当成一个爱好。高中就得考虑高考的事情,我妈妈一直希望我当老师,她觉得当老师很稳定。我不喜欢那种朝九晚五固定的生活模式,就去读了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的音乐制作系。
这所学校本身就是以现代音乐教学为主的艺术院校,每个学期都会有音乐公司来选拔人才。我读“大二”那年,韩国老牌娱乐公司Cube Entertainment,也就是现在很出名的韩国女歌手泫雅的那个公司也到学校来做非公开的选秀。韩国的音乐市场很小,他们很早就有开拓海外市场的意识。比如韩国女歌手权宝儿就是签约韩国三大音乐公司之一的SM通过娱乐培训而进入日本市场的。
韩国公司操作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偶像团队的成员里,吸收越来越多的海外面孔。比如,Super Junior里的韩庚就是中国第一代海外出道的偶像。
我上高中那会儿因为韩庚很火,就已知道韩国的练习生制度,可当时并没有任何信息和渠道得以了解怎么能够进入那套体系。没想到读了艺术院校,遇到机会。我唱了一首rap,当时就选上了。那一批共选了4个人,其中一个女孩高中还没毕业,她家里人觉得太小了,没让去。到了韩国,我才发现,当地最小的练习生是从小学就开始训练的。
中国练习生相比之下,年纪大多了,基本上都是成年之后,有了自主意识再去说服父母。中国很多父母是不愿意让孩子去韩国走练习生这条路的。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父母不了解这个职业,另一方面中国父母还是觉得上学最重要。我念高中的时候,国内已经有了挺多音乐比赛,比如《我型我秀》《超级女声》,我想去参加这些比赛,我妈就觉得还是好好学习最重要。
韩国公司选秀的标准是看特长,有的人是因为唱歌好被选上的,有的人是因为跳舞好被选上的,还有的人什么都不会,但是长得特别漂亮,也能选上。这样做是因为韩国有非常多的男团、女团形式,它的好处是辐射面可以很广。因为每个粉丝喜欢的类型是不同的,团员各具特色,能够吸引和聚合尽可能多的粉丝。另外一个好处是演出时可以优势互补。
饭圈文化里经常说,某人是舞蹈担当,说明这个人主要负责跳舞,某人是vocal担当,说明这个人主要负责唱歌,还有门面担当,就是这个人长得漂亮,是团队的门面。除了集体演出,团里的成员还可以根据特长进行发展,比如唱歌好的去唱影视剧歌曲,跳舞好的去参加综艺节目等。
在韩国,反倒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独唱歌手,是非常难的。因为对一个人的投资也很高,一个经纪人只带一个艺人和同时带5个艺人相比,一个艺人资源有点浪费。韩国就比较习惯于做男团或者女团。
练习生
我们这些通过选秀进入公司做培训的,就是练习生。无论你的特长是什么,所有人都经历一样的训练,课程包括唱歌、跳舞、演技、形体和语言。现在有一种说法是,韩国练习生出道时的水平高。我觉得它的训练特点是不能只学到皮毛,会要求练习生的基本功扎实。
比如说,我从来没有学过舞蹈,舞蹈老师就把跳舞的基本功编成了一支舞。我们的舞蹈课什么都不学,只跳这支舞就跳了半年。现在,基本上你给我一支舞蹈,我比较快就能学会了。
韩国练习生水平高,也因为训练时间特别长。不是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嘛,一定是你学了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韩国很多人是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做练习生的,出道时已经训练了5年、10年。他们很多是童子功,而且打基础的练习就有两三年时间。
中国的经纪公司,走的还是一条比较快速的路线。韩国这些训练是有淘汰机制的,每个月都有考核,连续两三个月如果成绩不达标,公司就淘汰你了。练习生制度好像成了韩国的一种文化,就是有种人均都做过练习生的感觉,说得夸张一点,我感觉10个人里可能8个都去公司里培训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培训,某些人的特长或者潜力就展现出来了。比如有的人音乐学得特别好,下一个阶段就更注重培养他的唱歌;有的人舞蹈天分特别强,就更注重培养他的舞蹈。但是,即便像我们选秀过去的练习生,专业是很明确的,也要让我们把音乐、舞蹈、演技等所有非自己特长的课都学好。
韩国练习生正式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一种很熟练的状态。不可能说上了两节课,感觉好像会了,然后今天表演的版本跟明天表演的版本不一样,而是说一个手势或者一个眼神,要到哪里就是哪里,怎么演都是一样的。要达到这种程度,训练强度很大。我当时每天要训练10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这10个小时里,有一些课程,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练习,真的很辛苦。
公司对艺人的投入很高,我觉得每年在一个练习生上的投入,大概有百八十万人民币吧。所以,它必须定期淘汰达不到要求的练习生。我们当时每个月有3000元的零花钱,住在公司提供的公寓里,可能是两三间房里一共住五六个人。吃饭是在公司的食堂,上课和练习的费用也不用我们个人承担。相对应的,出道前期其实艺人挣钱特别少,大部分收入都给公司了,公司把它看作前期投入的收益。
流水线般的出道
韩国在艺人的选拔、培养和经营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除了要求练习生的基本功扎实,他们在技巧的培养上也很系统。比如说,我是一个歌手,可能每一家公司教唱歌的方法都不一样,但是,它会把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声乐方式教给我们。
韩国从音乐到包装艺人,很会抓取欧美最流行的东西,改一改套到自己身上。大家会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觉得韩国的男团或者女团,唱跳出来的东西非常整齐,甚至是一模一样。因为它的培训是比较制式化的,比如一些情绪方面的演唱要怎么处理,老师会教一些技巧。你即便不太理解,只要每首歌都按照老师的方式做,基本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这样的训练是比较机械的,韩国独唱歌手特别少,因为独唱必须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色。但对于韩国的男团和女团来讲,公司培训你的目的是让你在团里担得起唱功这个角色,所以,反倒不会让你很有特色。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韩国的男团和女团其实也是缺乏特色的,很雷同,看多了会审美疲劳。
这种如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让偶像的更迭特别快。韩国大大小小的音乐公司,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男团或者女团出道,如果是大公司可能会同时推出两个团,新的这个团如果不行赶紧放弃,全力经营另外一个。有一些很快就沉寂了,另外那些基本功比较扎实、制作精良的,能走得持久一些。
我被招到韩国,是因为那家公司计划找5个中国女孩做女团。可是,我练了一年时间,这个团还没有凑齐,我就转去了另外一个公司继续训练,然后上了韩国一档很出名的打歌节目《M!Countdown》,算是出道了。我发了一张说唱专辑,又是比较韩国的包装。《中国好声音》的导演看到了这张专辑,打电话到我们公司,想让我参加这个节目。
我是那一届的全国第二名,我觉得这跟我的学习经历有关系。我大学念的专业就是音乐制作,再加上韩国训练的经历,我的声乐基础也就有了。那个节目倒是没有能展示我舞蹈能力的机会,主要看的还是改编音乐和唱歌的能力。我走的是说唱路线,周杰伦老师正好就喜欢这个类型,所以比较顺利。
韩国的饭圈文化是比中国起步早和成熟的。歌手想要发展,我觉得要看他想走什么样的路。如果是想快速被大家认知,带来很多商业运作的可能性,那么一定要利用社交网络,需要接地气。但是,也有人是想专注在作品和音乐上,很多精力就得放在如何做出留得下来的作品上。我觉得红这件事不是特别靠得住,被新人替代的速度太快了。倒是留下作品很重要,比如我们现在还会唱张学友的歌。我自己的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也沉淀了几年,最近就要推出了。做出好作品,还是一件很值得为之努力的事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