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总能听到人说生化环材的博士惨,一致劝退生化环材的科研狗,那生化环材这个行业的博士的真正下限到底在哪?
基洛夫空艇 回答:
我身边最惨的生化环材博士们,是千老。
从80年代初恢复高考后直至今日,有这么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博士,大多读生物化学类专业,毕业后在海外做博后,然后就永远博后下去了:他们又被称为,千年老博后,简称千老。
千老们普遍出身家庭不富裕,本科有80-90年代的清北复交考GT出来的,也有90-10年代的普本,本硕博换地方,一路苦读到了博后出来的,年龄很大(70,80后),英语一般,学术上甚至比不过受过国内外高质量教育的90后博士们。国内很多高校招人都有35岁门槛,没帽子的千老们海归也很难有个好去处。
千老唯一的优势是有机会在各国拿个绿卡(PR)。于是要么是一大把年纪找不到老婆(我周围有40岁才第一次找对象的),一把年纪从国内搬运个老婆来海外,要么是带老婆出来生俩娃,家已经安在国外了。(如果海归,子女教育也是问题。)。千老离婚率非常高:一旦结婚,PR这个优势就没了……最坏的情况,离婚后孩子喊一个老白人daddy……
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最终海归的,但待遇真的都很一般。我家乡一个普通211不久前引进个40岁,欧洲回来的”海外人才“,一年才20万。早就离婚了,引进回来后学校给这位千老介绍了个二婚土肥圆,也算有个归宿了。
在海外几年不回家,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博后几年,国内同学步步高升,身边程序员的大House房贷都已经还清了,校园里白富美小留穿canada goose开bmw,千老还得大雪天等半个小时一趟的公交或者开个n手DFBB,冬天万一冻死在大雪里几天也不会有人想得起来,老婆随军的没有不三天两头吵架闹离婚的:时间久了很容易信个教,神神叨叨就成抑郁症了。
生活给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群人年轻时候只是些普通人家的勤奋好学的孩子,没有坏心眼儿,一心只想着读书上学,能做一份稳定有保障有理想有追求的工作,好好过安稳日子。命运却让他们成了科研吉普赛人,一生在欧洲、日本、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来回倒腾。常常换实验室,开着那辆二手卡罗拉,离开东海岸灰色阴郁的海水,路过五大湖的湛蓝平静的湖面和中部平原一望无际的金色玉米地,穿过落基山脉壮丽的大雪山,见到夕阳下太平洋热情的波浪。他们见过了小时候的玩伴一生都无法想象的风景,却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如果当初他们选择留在国内,过一眼能望见一生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呢?
再次警告⚠:以下内容含有高浓度负能量,可能引起严重不适
百闻不如一见,海外几个华人论坛扒拉截几张屏,听听千老们讲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