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J小D
我从不认为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但是一个拥有“健康生态”的家庭,是趋于完美的家庭。
我先分享一个我爸养金鱼的故事。他从退休开始养金鱼,一开始,每次和我打电话都说,他每天一有空就盯着金鱼看,到点就喂它鱼食,它还是死了,养不活的。小半年后,突然有次电话中他特别自豪地和我说,金鱼养活了。我就特别好奇,这次是怎么养活的?
“原来养金鱼不能只盯着那条鱼,要想想整个鱼缸生态。水质好吗?有水草这些其他生物吗?有没有其他鱼呢?……”他的一席话,让我联想到了家庭和育儿这件事。
孩子好比我们要养的那条金鱼,所谓”完美“家庭,一定不是死盯着孩子这条鱼,而是考虑整个鱼缸生态系统。
我认为“完美家庭生态”最主要的两个要素是:家庭氛围和父母影响。
■家庭氛围和谐健康:关系第一
拿养鱼类比,家庭氛围好比是水质,那就先要问了,水质好吗?
很多家庭是“孩子第一”,特别是现在“4+2+1”的环境,整个家庭把孩子需求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夫妻关系,可以牺牲老人生活,可以牺牲社交,什么东西全部都是孩子第一。
但是当我们把孩子放在靶心,所有的关注度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往内收的,我们的视野就会变窄,一心为了孩子好的“孩子第一”,反而让孩子的所有视野变成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的家庭生态环境无疑是有毒的,也很难养出大格局的孩子。
不管未来如何变,人和人的关系始终存在。而家庭就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因此真正对孩子有益的家庭生态,一定不是“孩子第一”,必须是“关系第一”。
拿夫妻关系举例,我们都知道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但很多夫妻并不是真的和睦,而只是以“孩子第一”的观念而产生的假隐忍。这样的以“孩子第一”的家庭生态环境,最最缺失的就是真实的力量。
且不说孩子对于父母情绪捕捉的敏锐,单从孩子未来进入社会,他不会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他会接触到坏的影响,也会接触到人际冲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就提前告诉孩子,带着他去体验呢?
如果我们用“关系第一”的方式来看待夫妻矛盾的话,那么我们就知道,父母都是真实的人,如果真的有矛盾了争吵了。没关系,孩子不会垮掉。
只要事后,我们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还是相爱的,刚才因为哪件事情意见不合争吵了,后来问题解决了。现在爸爸妈妈和你道歉,以后尽量学会控制情绪好好说话。这样简单的对话却能帮助到孩子今后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她能明白“对事不对人”,从小就能知道即使最相爱的人也会意见不同的孩子,今后就更有勇气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他也能学会道歉,理解不同,发现问题,如何共同解决问题等,这些才是更适合孩子的生态环境。
对问题的分歧,并不影响彼此的“相亲相爱”,这种爱意是流动的,这份联结是无形的脐带,会给予每一位成员,特别是孩子“安全感”,会伴随着孩子一辈子,给予他们爱的滋养。
■父母的正向影响
仍然回到鱼缸生态系统,小鱼最爱跟着的一定是一群鱼里面的头鱼。
做父母的要常常想,我是那条头鱼吗?我有魅力吗?孩子愿意模仿我,把我当成榜样吗?我和孩子有亲密的联结吗?
父母需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东西是有认知局限的,因此父母的重建就尤为重要。这个重建过程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就像孩子的社交矛盾,打人,抢玩具,很多时候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处事哲学。现在育儿似乎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但其实学再多的育儿道理,最后落实的就是说我们生而为人,我们选择的一个为人的行为准则是怎样的。
其次,多回应我们的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孩子那些情绪化的反应,其实折射的是我们自己。经常的,我们所抱怨孩子的,想要改变孩子的,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做不到,内心却不喜欢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先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这样我们才有能力,才有力量去影响另外一个灵魂。
最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育儿,最关键的就是可以放下自我,时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的执念,无非是我们的自我太大。
所有的育儿选择困难其实回归的都是我们的三观,而这就是父母的重建之梯,当我们去要求孩子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的三观是什么,这时候我们的选择都会明朗很多。
父母自己是安稳的,孩子内心就是自由而富足的。
美国家庭和婚姻杂志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孩子幼年时期陪伴的时间多少和今后孩子的成功没有绝对正向联系。相反,父母,尤其是母亲,总陪伴过程中的焦虑和担心,一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作了诠释,说这叫做“情绪传染”,也就是说,父母乐观积极的,孩子也会更加乐观积极。父母总是疲惫不堪、焦虑不安、易暴易怒,那孩子也会容易变成这样,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拥有平和心态的父母最重要,只有父母安稳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归根到底,一个趋于完美的家庭必然不缺爱与尊重、自由和规则、健全的三观和稳定的精神支柱。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