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笑男孩Gavin Thomas,大家都不陌生。
谁手机里没有几个他的表情包呢?
四年前,Gavin因一个头顶蜥蜴的视频意外走红,从此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网友,尤其爱他标志性的假笑。
可是近来,人们渐渐发现,假笑男孩,笑不出来了……
Gavin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会在一夜之间火遍全球,成为几十亿人手机里的“表情包男孩”。
各种商业合作也随之而来。Gavin上了各种头版头条,出了自己的画册,还被模特公司发掘,当起了童装模特。
其中,中国网友的呼声尤其高。
Gavin的父母就带着孩子,来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
去年7月,Gavin入驻微博,仅仅花了一天就吸粉百万。
到现在,他已经是有245万粉丝的大V。
翻开他的微博,仿佛一个营销号。
玩具评测、自己的tb店铺宣传、各种大牌合作……
连一条普通的日常vlog,点进去也是广告。
在大胃王的吃播视频中,Gavin机械地用中文重复着“你好”,眼神却游离逃避。
线下,Gavin的行程也被塞得满满当当。
今天参加青春芒果夜,明天参加微博红人节,后天又飞到上海参加品牌推广活动,还要跟其他网红合作拍视频。
今年一月,Gavin受邀参加微博之夜。
接近零下的温度,他只穿着一个小马甲;
以每三秒一个的频率,摆出标准假笑,和陌生人合照。
当天,大半个娱乐圈的人都po出了和他的合影。
可事后,网友@代宁 却发现了Gavin的异常:
“看到假笑男孩很惊喜,坐下之后我和他打招呼:'Hi! Gavin!'
他冷漠地撇了我一眼,是的,冷漠。或者说没有感情的。
我当时被一个小孩子脸上带着的这种表情扎了一下,说不上什么感觉,怪怪的。”
被要求合影时,原本面无表情的Gavin才把嘴角扯起一个夸张的弧度,露出营业的假笑。
坐在一旁的李易峰好像察觉了他的疲惫,问了一句:Are you tired?
Gavin累吗?
当然了,他才八岁,小学一年级。
本该跑跳玩闹,在草坪上打滚的年纪,Gavin的生活已经满是KPI、流量和营销。
一纸合同,六个经纪人,一周无数赶场。
普通小孩累了会哭,会闹,可他呢?
他只能笑。
小网红向世界表演着微笑,养活了自己的“素人”父母。
假笑多了,他好像忘了该如何真笑。
现在,9岁男孩Gavin脸上,挂着的分明是属于成年人的疲惫。
当初给Gavin取名叫假笑男孩的人一定没想到:
孩子还没长大,生活假笑就已经被压榨成了商业假笑。
假笑男孩,不是世界上年纪最小、最能赚钱的网红。
越南男孩Ryan,靠着玩玩具的短视频在油管上走红。
凡是他玩过的玩具,会立刻风靡全球,成为爆款,街上的小朋友人手一只。
BBC报道,去年Ryan赚了2200万美元,跃居Youtube博主收入的第一名。
这个数字,是大部分成年人努力奋斗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
Ryan的父母早已辞了职,做起了“经纪人”——
接广告,签合同,为Ryan编写剧本和台词,好让这颗摇钱树继续运作。
6岁的Ryan,养活了整个家。
权律二,和假笑男孩并列的表情包三巨头之一,在Instagram上已经有170万粉丝。
最近,她开始进军吃播界。
6岁孩子的胃,每天要塞进大盘炸鸡、年糕、薯条这些高热量的食物。
学着制造咀嚼声,在合适的时间点竖起大拇指,再给镜头一个wink。
论业务能力,绝不输给成年网红。
在小红书上,她也开始带货。
Vlog的日常,则是读着大人为她写好的文案,宣传新书,为高考生加油,和假笑男孩商业互吹……
在直播中,她能驾轻就熟地感谢观众的礼物,极其自然地与镜头互动。
熟练得让人心疼。
连她伤心大哭的画面,都被大人当做“珍品”记录下来,逐帧截出表情包,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权律二的表情包里,眼睛通红的委屈表情有那么多。
我们用的时候,却也从没想过这个小姑娘为什么哭得那么可怜。
而大人们,又为什么只是拿着摄像机在她的面前拍摄呢。
6岁的韩国小姑娘Boram,在国内的关注度还不高。
她拥有3000万订阅用户,随便上传一个油管短视频,都有上亿次的点击量。
然而17年,韩国“救助儿童会”收到了无数条投诉。原因无他——
在Boram的视频中,大人们为了吸人眼球,教唆她偷钱、驾驶汽车……
在孩子最天真无邪的童年时期,所谓的监护人,却为了营销变现而放弃了教育底线。
一周五次的拍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未免太过沉重;
可与此同时,赚得盆满钵满的监护人,却豪掷95亿韩元(约5500万人民币)买下一栋5层的别墅。
她的可爱,她的懂事,都成了家人满足欲望的工具。
那个成为父母行走ATM的孩子,你可能已经忘了。
半年前,淘宝童模事件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小女孩妞妞,在拍摄现场有点累了,刚把花篮放在地上,就被抬脚猛踹。
那个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小女孩的亲生妈妈。
人性扭曲的乱象,只是童模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在杭州闷热的三伏天,气温高达38度。
孩子要套上厚厚的羽绒服,参与冬装拍摄。
一件衣服200元,40件起拍,每天大概拍八九个小时,日收入就能过万。
猛踹孩子的妞妞妈妈,曾经在朋友圈晒出了孩子的成绩——
一天拍119件衣服,就算成年人也顶不住。
“中国童装之乡”,也成了童模的“噩梦之乡”。
家长就是孩子的经纪人、孩子的“老板”,负责对接业务。
数以千计的儿童模特被父母带来,变成了一件件明码标价的商品。
在童模业有个潜规则:一米三生意减半,一米六直接出局。
五六岁的孩子,身高窜得很快;
想保持“幼稚可爱”的样子,让孩子少吃少睡的方法,并不起效。
于是,病态心理催生家长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服药抑制身高和发育。
哪怕是三无产品,400元一瓶的生长抑制剂,家长也会哄着孩子喝下去。
“孩子不能长得太快太高,否则就等于失业了。”
不是孩子失业,是父母失业。人人都懂,却不挑破。
11岁的童模叶祖铭说,自己的志向就是当网红:轻松又来钱快。
当父母成为孩子的“老板”,孩子就难免会成为那棵不许抽枝的“摇钱树”。
亲情的名义,就是可以如此荒唐。
父母的急功近利,牺牲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把他们早早地推向名利场。
在综艺《亲爱的客栈》中,曾来过两个小童星,父母让孩子和刘涛夫妇强行尬聊。
孩子抵触,克服一下;
说不定拿到演戏的机会呢?
趁着父母不在,王珂悄悄问孩子:“你喜欢演戏吗?”
孩子脱口而出说:“喜欢。”
为什么喜欢?
“因为妈妈叫我多拍点戏,叫导演看看棒不棒。”
所谓童年成名的梦想,多数交织着成年人的欲望。
趁着孩子还未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让他们过早进入社会,享受镁光灯下的优越感,是一件危险的事。
一些可能父母忘了,孩子的成长最需要什么。
或者,他们根本不在乎。
- End -
来源:有道词典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