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W
“少年气”。
这是我看完《少年的你》从电影院走出后,心里久久不散的三个字。
也是我从周冬雨、易烊千玺眼中,曾国祥导演的镜头中读出的三个字。
国内的残酷青春电影,终于有了残酷得过于真实的模样。
这是一部想二刷又不敢二刷的电影,它承载了电影之外的太多意义。
少年的他们,
有了少年该有的模样,有了少年该有的眼神劲儿。
有了少年该有的彷徨,有了少年该有的不安躁动。
更独独有了,仅属于少年时,那玩命对抗全世界的‘少年心气’。
周冬雨完全浸入到陈念的身体中,她全程素颜,花式展示了一百种哭法。
哭戏,不是拳头一握,眼泪从眼眶里挤出来就成。
懦弱、恐惧、无助、绝望、妥协、麻木、愤怒、倔强、克制、抗争……
每一次哭,她都真实地把情感涌进了泪水。
每拍一部电影,她的演技似乎都还能进化一次。太可怕。
曾国祥导演在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大特写,长焦镜头咔咔直接怼在脸上。周冬雨的雀斑,易烊千玺脸上的伤疤都能被看得清晰无遗。
这要求演员得有强大的自信:
每一个情绪细节会被荧幕放大。若表达不准确,半秒的迟疑都足够暴露在观众眼前。
周冬雨自不用说,易烊千玺出乎意料地扛住了这种镜头考验,且共情感十足。
易烊千玺,他太让我惊喜了。
少年心气是很难演出来,你得确实有,且相信自己有才行。
在他饰演的小北身上,我能真切感受到。
他让我相信了,他是‘小北’,而不是易烊千玺。
小北每次出场几乎都带着伤,
他会抽烟,会打架,会开黄腔,会蔑视大人,会对抗社会。
活得像我们青春里遇过的真实少年模样。
他眼神可以刺眼张扬,冲动叛逆。也能涌动出隐忍挣扎,温柔克制。
要用陈凯歌导演的方式来说,就是:眼里有故事。
我们都知道,
有太多人等着看他搞砸这部电影了。
太多人等着看他搞砸自己的人生了。
《少年的你》监制许月珍在采访时说,
易烊千玺应该在小北的人生里找到了移情的作用:
「有一次,在半山腰拍完一小段戏,剧组准备转场,下一个地点在山底。大家正准备乘车,听到易烊千玺问,我可不可以走路下去?
那条路很安静,没有人,最后,助理陪着他,慢慢地走了下去,消失在人们眼前。
“千玺十二三岁就出道了,每天几乎没什么自由。可能,他一周里面也没有几次像这样安静地走一段路的时光。
可能,他每一天都要扮演易烊千玺,不能放松。”」
采访中易烊千玺谈到了对角色的理解,“吸引我的是他的生活环境,和身上那股韧劲儿。”
那股韧劲儿触及到了自己心底的东西。“小北对未来抱有希望,虽然他生活在底层,但内心有向上的、很微小的这么一个劲儿。“
易烊千玺的小北少言寡语,身处泥沼里笨拙又热烈地表达着自己想保护的感情。
这也许恰是他压抑青春里的一个短暂出口吧。
说回电影,曾国祥导演的影视审美和诚意值得赞叹。
从角色名字的开始,影片就充满了隐喻。
陈念,胡小蝶,魏莱,郑易,李想。
蝴蝶展翅堕楼,
正义抱头睡觉,
理想懦弱怕事,
成年误杀未来,
未来泥垢埋葬。
电影把高三的背景无限的渲染拟真,真实得像在我们身边发生过。
每个学生的脸容是真实粗糙的,没有精致面容发型。有的是一幕幕的认真听课,低头做题,念念有词背书,老师激昂宣讲。
一切都是我们高中时代的景象,是那命悬一线的感同身受。
里面总有一个人,是少年的我们。
高考就像一支弦上之箭,倒数离弦。
疯狂的压抑下,校园欺凌的滋生显得合理且残忍。
合理的是重压氛围下的他们随时站在窒息的边缘。
残忍的是重压氛围下所有人无暇顾及被施暴的人。
高考,是陈念的希望。她输不起,她迫切需要通过高考的逃生口,带她和妈妈‘走出去’。
于是她选择忍耐,跟城市里密密麻麻的万千考生一样,渴求着未来。
胡小蝶自杀全班跑出去时,她在做英语听力;
被霸凌后的晚上,她在安静地做题;
被拍裸照羞辱后,她在意的是复原撕烂的笔记;
在警局审讯时,她执着的是赶赴考场。
陈念是懦弱的,又是倔强的。
她对高考有多执念,就意味着她对现状有多绝望。
当高考上升到了少年们生命里过于神圣的高度,付出的所有代价真的值得吗?
太扭曲了、太拧巴了。
当胡小蝶直勾勾地对着我们问道,“他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陈念没有回答,没人能够回答。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什么都没有做。
成为受害者前,所有人都是校园霸凌袖手旁观的“同谋者”。
后来轮到了陈念。她遭遇了对她妈妈的痛处凌辱,同学们在班上肆无忌惮地起哄、嘲笑。镜头扫过去时,我注意到其中有学生捂着耳朵在喃喃自语——那是在背书。
多么真实得可怕的电影。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群体性缄默,有人置身事外,有人乐在其中,
像极了先生说的:“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直到她遇到了小北。她第一次成为了保护者。
陈念闭眼亲上这血迹污秽的少年,她救赎了小北,成为他黑暗生活里的一道曙光。
“你是不是喜欢我?”
这是少年觉得唯一合理的解释。
看到知乎一段写道:
少年人不知这意味着什么,但是看到她眼中的挣扎,看到她颤抖的亲吻,知道了收到了某些珍贵的、重大的礼物。
最动人的英雄救美,不是英雄有多么强大,或是战斗有多激烈,而是在最绝望时,你向我伸出手来。或许很柔弱,或许不足以打败恶龙,可是却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
「世界上会有许许多多的陈念,却只有一个小北。
只有小北能保护陈念。」
.
遇见彼此之前,陈念只渴求未来,小北只活在当下。
之后,他们向对方投射出微弱的光。小北什么都没说,心里已打定主意,总要有一个人走出去,走向她熠熠生辉的未来。
那一晚,陈念轻声地发着音节,练习那句话:“你……”
小北瞪着她,张开口,不发声。
陈念抬起头,怯生生对他说:“你能不能保护我。”
于是没有犹豫,他说,我保护你。
那一晚的夜空下,陈念说着“我想成为最聪明的人,想走出去,如果可以,还想保护世界”时,眼里闪着星星点点。
那时我想,也许被世界欺负过的人,才会想让世界温柔下来。
于是他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多幼稚,但从少年的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就有了重量,就是弥足珍贵。
哪有青春不幼稚,不中二。
小北不想保护世界,他只想保护陈念。
小北的青春,又热又硬。
小北和陈念的那段相互依偎共生的生活片段,我眼泪止不住的跑出来。
他们放肆地笑、喊、跑,玩闹。又克制地保持一前一后的守护。
太美好了。
美好得太直接,太纯粹,太干净。
澄澈的少年与顽强的少女,这是一个人生命里能拥有的,最纯洁神圣的爱情。
“他们就像浑浊水里两颗挣扎的水草,没有人能帮到他们,于是他们自己缠在一起,希望有一天能冲出去。”
小北真的好善良。
“那个男的不要她,因为有我”,小北爱他妈妈,所以选择离开,想让妈妈过得好。
在审讯室提及‘李丽芳’时,他立马情绪失控,他依旧不恨妈妈,甚至不愿让妈妈对他有一点的失望。
他没有感受过被爱,没有被关心过‘痛不痛’,连眼泪都要转过身去流。
世界从未善良对他,他依然愿意牺牲自己去付出温暖。
“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扛上强奸罪和杀人罪。”
“我和你不会,但他们都是少年。”
这就是少年的浪漫,
深刻到骨子里的浪漫,
虔诚而庄重的浪漫。
是一腔孤勇的至死不渝。
是用自以为成熟的世界观,来对抗全世界。
我们已经长大了,习惯了用成年人的心思去思考。计较得失,算计利益,连亲近的人,都会揣摩猜忌。
爱的背后还有很多考虑和负担。扛杀人罪?疯了吧。
我想起了高中时的我,我为了那时的恋爱,能跑到别的班里踢开门,把散播女友谣言的同学揪起来骂。能和年级长互呛,冲进副校长办公室,质问为什么要针对我们。
就连那时说的,‘我想娶你’都不是儿戏逞强。
是少年心气的冲动坚定。
十六七岁的我们都不知未来会如何,
也不知道变成大人之后将会如何。
那似乎是个离少年很远的命题。
「年少时期的感情是真实冲动又带着自我牺牲主义。」
“我喜欢一个人,就想给她最好的结局。“ 这可能是每个少年能给出最好的回答。
高考结束,答题卡和试卷像漫天飞雪洒落在陈念身上。
她成绩高出一本线近一百分。
所有少年脸上挂着轻松笑意。
被逼霸凌里的女生去了纹眉,
小北的兄弟开始社会上浮沉。
好像所有人的人生迈进了下个章节。
施暴者会忘记了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抽刀离去。
受害者会带着心上的伤痕,困扰原地。
电影之后,我问起一起看的几个朋友有没有遇过校园暴力。
回答让我惊讶,有朋友小学被人喂过厕所的脏纸巾,有朋友被班里的人孤立了一个学期,有朋友带着羞辱的外号度过初中。
每一个人,几乎都近距离接触和目睹过校园欺凌。
我想起初中时有个同学,叫他小Q吧。脑袋很大,智商有点问题,没有人愿意和他玩。
小Q很快被班上的男生开起玩笑,说他‘大头怪婴’,‘智障弱智’,他会很认真去辩驳。但是因为说起话笨笨的,越反驳就越惹得更多男生加入起哄。
没多久变本加厉,他们把小Q的书包扔下楼,刚捡回来又继续扔下楼。甚至发展到逼他在班里看A片,围着看他有没有生理反应。
我看着难受,劝阻了一次。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他笑着说那这样就没人和我说话了。
后来我有空会和小Q聊几句,他总是很惊喜,觉得自己有了朋友。他很珍视这段关系,下课时跑去买零食给我,没事就来我座位搭话。
初时还好,但几个月过去,好几次他说的话和表情都显得蠢笨,我忍不住骂出口你怎么那么蠢。
慢慢地我刻意疏远了关系,毕业之后更没了联系。
好像一年多之前吧,我微信有一条好友申请。
我点开看,验证上写着‘’孔维记得我吗,我是XXX呀,初中时很好的朋友“
我忽然就感到很难过,现在想起那可能只是我居高临下的同情而已。却让遭受暴凌的人误将我当作是照进他黑暗生活的一道光。
我到最后都没敢通过他的好友请求。
更多的他们呢?像林月珍监制说的,
“小北与陈念的故事,就藏在你身边的角落里,但如果你不去找,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他们没有小北亦步亦趋的守护,被围攻被凌辱,自信自尊被烂泥一样践踏碾碎,往后的阳光下会不自觉低着头走路,闪躲人群的目光。
仿佛他们生来肮脏、带着见不得光的污秽,活在阴沟里。
所有绝望的画面在几十年后依然反复重映在惊醒的噩梦中。
施暴者明白了施暴成本之低:
‘我是开玩笑的。你怎么都当真。’
‘我未成年,能把我怎样?’
‘我成绩好,老师会信你的吗?’
‘你敢声张,下次就不只这样了。’
有太多办法逃脱惩罚;大多数的施暴者能安然无恙的过下一阶段的人生。
现在的未成年人已经不是懵懂心智,单纯天真的小孩了。四年级时的我已经知晓所有的男女关系。更别说处在网络爆炸的时代,任何信息都唾手可得。
‘未成年’不该成为施暴者的保护伞。
十五六岁的少年们,敢爱敢恨,什么都敢。
电影的尾声,郑易带陈念看望小北。
没有说话,小北的眼神从讶异、不解再到坦然。
他们一墙之隔,看着对方。
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陈念和小北都得到了救赎。
他没有替她背负过去,她没有负担他的未来。
影片里有一个场景,小北和陈念走在一起。
后来小北越走越慢,陈念在阳光下回头问,怎么不走了。
小北站在大楼的阴影里,说被人看到不好。
陈念说我不介意。
小北就着说,
你往前走,我就在你后边。
此刻,他们终于跌跌撞撞的从阴影里走出来了。
“你怕吗?”
“以前有点,现在不那么怕了。”
“你呢?”
“以前不怕,现在有点。”
陈念小北坐在各自的警车上,路在往前,缕缕阳光在他们脸上流转。
•
最后,没有人赢也没有人输。
少年只是长大了。
•
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人用心倾听少年们的呐喊,
带领他们走出泥泞,
带领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勇气与亮光。
愿每一个往前走的少年,
都能仰望星空,
身后有人守护,
与这个世界展开旗鼓相当的交手。
就如海子的一首诗所说的: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