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凝澈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要从多个维度去探讨。
用题主的案例来看,公务员稳定收入月薪 4000 多,有房,存款 200 万,那么资金除了应对突发情况之外,几乎不会产生其他大额开销,所以买车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
在汽车销售行业中,基于用户的特征、职业、收入等情况,去判定其的购车意向和购买力,也是很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在这里就简单罗列一些不同情况下的购车费用建议。
1.刚毕业、单身、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这类用户的购车需求 80%是日常上下班代步,市区通勤最多,用车场景大多数是自己一人,偶尔周末外出游玩、逛街,车内可能会乘坐几个亲戚朋友,但是承载人员一定不会超出核载标准,所以对汽车的空间需求不大,首要选择是两厢或者三厢的轿车。
由于这类用户 90%的首台车购买费用都是家人给出,同时刚步入职场收入并不算太多,也没有存款积累,所以只建议尽可能的不要在购车这件事上花太多钱,控制在自己 + 家人总存款的 30%以内或者 10 万以内。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驾驶生涯中,还会换好几台车,第一台车只是满足基本需求,后期更车就可以结合自身收入和生活场景需求进行选择了。
2.已婚年轻家庭
以家庭为单位的购车方向,通常都会注重空间的选择,同时新婚夫妻在第一台车的生涯中会迎来自己的孩子,婚后双方各自的亲戚也几乎多了一倍,逢年过年走亲访友,家庭日常出行,同时更需要照顾到孩子或者老人的乘车需求,所以这里给出的购买建议分两种:
(1)由于汽车会非常趋近于家庭刚需,同时安全性和空间都是重要标准,那么完全可以拿出夫妻双方 1-2 年的收入,或者家庭存款的 50%去购置一台适合的车型。
(2)如果家中是做个体生意,对现金流有使用需求,可以考虑分期购车。但是分期购车的依据在于:务必选择免息产品,务必评估贷款额部分对生意创造的收益相较于全款购车的多余支出是否占优。
3.事业稳定的中年用户
这是最难以分类的一个群体。
事业稳定,收入可观,有所积蓄,整体生活压力较小,所以喜欢车的人往往会在这个时期去考虑入手一台心仪已久的车型,这款车型往往又会是占据自己积蓄 50%以上的。
还有一类人是同样产生了购车意向(或者增购),但是依然会考虑满足家用而不占用太多资金,那么往往会考虑积蓄 20%-30%的实用类车型。
这两种购买心理我都赞同,但只限于这个阶层: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懂得剖析自己的需求,购车费用不会拖累家庭开支,同时家庭中至少已有一台车在使用。
4.重度汽车使用者
比如经常跑高速,比如大部分工作和生活场景需要驾车,这种用车情况已经和家庭(个人)收入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创收的主要载具。
那么,购车预算完全可以放开,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留下自行评估可应急的一笔钱,其他的费用按需求支配即可。
说白了,这种情况花掉 80%的积蓄或者分期月供占月收入的 60%都不奇怪。
5.老年汽车使用者
人到老年,对用车的需求会变得更加纯粹。
这个时期,家庭中儿女辈基本都会有车,而自己或许也有一台老车,不管是为了出行代步还是接送孙子,都需要一台可靠的车型。
这台车不需要太高的配置,因为老人也不习惯去用,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因为集体出行不会由老人开车,但是一定要省心,故障率低,最好还保值。
购车费用这一块,不作建议,完全取决于车主的喜好和儿孙们的意愿。
相信以上 5 点还未能全面覆盖所有的购车用户特点,但是思路都是一致的:
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用车场景去横梁所付出的费用。
在网络上,政治正确的行为往往是抨击那些几乎花光积蓄购车或者分期购车的用户群体,其实我并不赞同,因为说者无心,并不知道购车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用车情况、用车需求,所以每个人更应该考虑的是自己要花多少钱去买车,而不是指点其他人花了多少钱买车。
顺便整理一下汽车相关的前后费用:
●车型价格 + 购置税(发票价 /11.3)+ 保险 + 上牌费(120 左右)+ 销售方附加费用视为落地价。
●如需要分期购车,要考察到服务费、利息以及销售方其他附加费用和是否捆绑多年保险。
●购车后需要做装饰,基本且常见的有:贴膜、包围脚垫等。
●购买必要车载物件的费用,比如:儿童座椅、行车记录仪、打气机等。
●每年都需要续交保险,每年大概保底 2 次保养。
●过保后的维修费用。
●有可能出现的违章罚款费用。
只有评估好购车前后的整体费用和未来相关支出,才能更合理的去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购车选择。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5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