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香港电影有多喜欢拍警察,就证明了警察于香港有多重要的社会意义。下面引用马家辉在看理想音频节目《香港嘢史》中的内容,谈谈香港阿 Sir 发展简史。

1.香港警队发展简史

目前,香港警队约有三万人,包括军装和文职。但英国人刚占领香港时,警队成立之初只有百来号人,而且还是支杂牌军。

话说,香港在 1841 年被英国人占领,那时没有所谓的警察,主要由英国军人实施军事管制。但很快,1841 年 5 月 1 日,英国人发出了香港政府第一号宪报,宣布成立巡理府法院,中文译作“巡理府”。

作家阿城经常说,回归前的香港很像清朝,很多名字都非常古风。像“差人”,也就是警察,香港人今天也这么叫。从香港被占领之初,那些官员译名及机构译名,都沿袭了清朝时代的中文名,例如巡理府法院。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我们好几期节目都曾提到一个英国军人,威廉·坚,是一名上尉,他被委任为的总裁判司也被译为总巡理府。听着就像是穿着清朝官服的县官一样。当年他带着一些军人,有英国军人,欧洲军人,还有印度兵,来维持香港的治安。这便是香港警队的雏形。

当时在中环有一个草棚作为他的办公室,从 1841 年 8 月开始慢慢地被改造。一栋一栋楼地建,逐渐演变成一个警察管治中心。那个地方还包括了监狱,叫中央监狱,Central Prison,后来改称为域多利 / 维多利监狱,因为香港也叫维多利亚城嘛。这里集合了警察局、法院和刑场,变成司法、执法一条龙。

今天,如果你来香港游玩,我推荐你去参观。它现在叫大馆,已经变成一个文化保育基地,是艺术展览和表演场地。在 100 多年前,则是上面提到的坚哥(威廉·坚)和他的警察同僚办公的地方。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那么香港警队的正式成立就要说到三年后。

1844 年 5 月 1 日,《香港宪报》宣布“香港法令第 12 号”,也就是警察队条例,正式成立警察队。他们同时也是杂牌军——有英国人,也有印度人和少数华人。

当时的香港也有两制。除了英国人设立的警察,在十来二十年间,香港可以继续沿用清朝的保甲制,后改称为“更练”,因为晚上要打更。他们其实就是雇佣兵,可理解为保安员,有些店铺或社区会私下聘请一队人,十来二十个。

和现代不同的是,他们能佩带武器执法。因为在香港开埠后的几十年间,治安非常差。英国人的官饷,英军部队的钱,都被海盗上岸在赤柱那儿给劫走了。在英国人住的半山区,也经常发生绑票、抢劫入屋事件。

2.ABCD 在警察里代表什么?

英国人只能想办法维持治安,慢慢地开始采取两手政策。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一方面,宵禁,不让人外出。当然主要是不让华人外出。从晚上 8 点开始,之后更严格,改为 7 点,直到次日早晨才解禁。这个宵禁法从 19 世纪 40 年代,维持了 50 多年,到 1897 年才正式被废除。

宵禁以外的另外一手准备,则是扩大警队编制。英国政府继续从英国和印度调人来当警察,在本地也找来一些华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杂牌军警队。

英文 ABCD 就在这时派上了用场。因为香港警队有英国人,印度人以及华人,不同的人种就有不同的编号。例如 A0135、A4567,A 代表了欧籍人员,其中当数英国人地位最高,配长枪短枪,制服也特别漂亮。B 则代表了印裔,地位仅次于欧籍警察,他们也可以配枪。

那么 C 就代表了 Chinese,以说粤语的广东人为主,在警队里面地位最低。最开始他们不能拿枪,只能用警棍,因为英国人总提防着你。大哥,我们英国人占领了的地方,把枪交给你,还得了?如果你造反,要把我们击退怎么办?所以只能配警棍,除非有特殊任务,要他们帮忙,例如去抓悍匪。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而 D 则在 1923 年后才出现,代表山东警察。可为什么会有山东人呢?

因为在本地继续招收的警察都是广东人,讲粤语。英国人害怕他们凑到一块,同声同气要造反。所以,扩大华人警队的时候有人提出,不如别找广东人,找山东人吧。英国人原来在中国北方,威海那边儿也占领了一些地方。他们曾经用过山东人给他们当警卫,觉得人老实可靠,而且身材高大,所以英国人就派几个官到山东,去找这些鲁籍,也就是山东人。

第一批招募了 50 个山东警察,在当地受训半年后,于 1923 年 2 月被送到香港。之后陆续招募,从 50 人扩展到 100 多号人,所以给了他们以 D 开头的编号。英国人害怕广东人给富人和官员守卫不可靠,便以华制华,把山东人派到那儿。前特首梁振英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山东被招募到香港当警察。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后来,香港社会上逐渐流传了一句俗语,叫“ABCD 大头绿衣,抓不到贼,吹 BB”。

虽然我出生于 1963 年,小时候还能听到这句俗语。它是什么意思呢?

在开埠初期,华人警察的穿衣风格很有趣,他们的制服很像清朝兵,头戴一顶帽子。可那顶帽子不像白人警察的那么有范,而是三角形竹帽,类似越南竹帽,然后身穿墨绿色制服,还打着绑腿,拿着一根棍子,看起来特别逗。所以,就被喊作”大头绿衣“,押韵嘛。

后半句“抓不到贼吹 BB”则是在嘲笑他们。大头绿衣也罢,ABCD 也罢,当那些警察无法追到贼就会吹哨子找人帮忙。当时没有对讲机或其他通讯设备,所以警察们随身携带一个哨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就吹起来,“哔哔哔哔~”。“抓贼不到吹 BB(哔哔)”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3.水蛇、差人、大耕佬……香港不同警察的不同称呼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二次大战后,英国人回港继续扩充警队,也改革了警队。制服也改了,慢慢变成我们今天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香港警察制服。剪裁很得体,非常有威严。

坦白说,无论回归前还是回归后,警队纪律都管理得非常好,代表了法治精神。改革后,他们依然沿袭了一些清朝的称谓,比如我们常说的“差人”,或者更俗一点,“差佬”。

但我有很多警察朋友都非常讨厌被喊作差佬,觉得不被重视。但我觉得还好,因为粤语里面经常用到“佬”字。比如说,开的士(出租车)的叫的士佬,我这种写作的叫写稿佬,卖金鱼的叫金鱼佬(金鱼佬在现代粤语也形容猥琐的男人),卖猪肉的叫猪肉佬。其实我们并不是在藐视警察,但警察真的非常讨厌被喊作“差佬”,最不济也得是“差人”。当然,我们一般就喊“阿 sir”咯。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其实光是“差”这个字,已经非常古雅,它沿袭了中国 1911 年前的传统。当时皇帝还在位,警察被喊作衙差,官差或者差役,所以今天继续叫差人。香港警察署更早期直接就被喊作“差馆”,而民间一般喊作绿衣馆,因为刚刚讲过的“ABCD 大头绿衣”,华人警察穿绿衣嘛。

警察除了被喊作“差人”,在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新界的警察就有别的绰号。英国人最初占领香港岛,之后占领九龙半岛,然后还租借了新界。那边的警察很有趣,叫“大耕佬”,好像因为常跟农民农夫在一起,所以叫大耕佬。

香港还有维持海面治安的水警,在民间一般喊他们作“水蛇”。其中一个理由是水警的制服皮带上有个英文字母 S,好像一条蛇,所以被喊作“水蛇”。

4.香港四大探长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说到警察的不同称呼,其实我们早也耳有所闻。从前看电影电视剧时,会看到所谓的四大探长,像华探长,对吧?

四大探长中,有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刘德华扮演的雷洛,原名吕乐,以及颜雄,韩森,还有超级帅的蓝刚。蓝刚很帅,像年轻的谢贤,也像现在的彭于晏。

不过四大探长都是贪官,之后各有下场。主要都跑路了,因为香港在 70 年代成立廉政公署,反贪污。

1974 年后,廉政公署开始逐个抓。有一条罪名很有趣,叫“财富与官职不相称”。就说,你当这样的官,每个月的收入只有这点钱而已,为什么你会这么有钱?这几亿财产,麻烦你解释一下,解释不了,我就当你贪污。四大探长觉得不对劲,英国人好像真的反贪污了,所以分别用不同的名义,有的去治病,有的退休,有的出外旅游,通通一去不归。他们逃的逃,死的死。蓝刚于 1989 年在泰国心脏病身亡;韩森死于台湾;吕乐死于加拿大;颜雄据说逃亡到泰国,生死不明。这就是真实的四大探长。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不过,“探长”只是一个日常称谓,香港警队编制里面是没有探长的。注意,我们喊他们“探长”,其实只是代表他们地位很高,很有权。

那么“探长”是什么?其实就是警署的警长。当时很多督察都是英国人、欧洲人那些洋人,他们不懂中文,必须靠华人去协调华人社会,所以就有了这些华人探长。因为他们是华人,而且在前线管理其他的警目或警员,所以他们有实权,虽然官阶不高,还是享有很大面子。

四大探长的职位警长,英文是 Sergeant,粤语翻译过来就是沙展。因为那些沙展经常出来威风,有一条红布挂在胸前,所以他们也俗称“新郎哥”,好像结婚娶老婆那样子。他们也被分为沙展二,沙展一,就是二级、一级。一级比二级高,是甲级高级警长。在 60 年代,权力最大的一位高级警长叫总华探长。有时候也有两位,这也显示了英国人管理香港的重要手法——以华制华。

5.香港第一个警察局大馆的前世今生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我们上面说到的威廉·坚,香港第一个警察老大。他那个办公用的半山草棚,也就是现在的大馆,从他开始被慢慢改建,一路以来很多名人,好的、坏的都曾在这里进进出出。包括四大探长,前期受训和上班都在大馆。

1841 年 8 月,建立了中央监狱。监狱旁边有巡理府,等于法院,实现了一体化。抓一个人就立马审,审完放旁边关起来。这个中央监狱在 1899 年改名为维多利亚监狱,而这群建筑也一直被使用,直到踏入 21 世纪,2004 年才正式关门。

它后来又经历了大改装,变成一个艺术展览中心。原来的一些建筑,包括一些牢房,警察局的办公室仍然保持了下来,可供参观,是非常值得游览的。如果你没兴趣看文艺展览,去大馆的牢房里看看,就可以感受到香港殖民岁月的沧桑。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大馆其实不只有监狱,咖喱有名,传说也多。

一般人可能不会想到,大馆里面有一家酒吧。因为英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下班了,傍晚 5 点左右去快乐时光,Happy Hour,俗称去酒吧“摸摸杯底”。我是殖民岁月出生成长的人,所以我也有。在 Happy Hour 里,我们不谈公事,净聊些无聊的事。男人之间还会谈谈心,这也是香港殖民文化的剪影。

另外,大馆的餐厅还卖咖喱饭,直到今天大馆变成展览中心,也做咖喱饭。因为当时很多印度警察在那儿办公,他们喜欢吃咖喱,所以大馆的咖喱饭变得非常有名。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而大馆最传奇的一则轶事,当属英女王大战关二哥。当年馆内有一个办公室挂着关公像,你知道的,香港警察都拜关公,这点和黑社会一模一样。但那个办公室原本挂的可不是关公像,是英女王。70 年代初,香港发生了一些重大抢匪案件。警察们很头疼,一方面抓不到,另一方面还有不少警察受伤,所以就决定算算风水。

当时请来了鼎鼎有名的蔡伯励先生,1973 年来大馆看风水,看来看去,走到那个办公室,发现挂着英女王照片的位置,非常适合挂关公来镇局子。没想到,那些英国警官还挺包容,于是就请英女王让让位,把英女王的照片摘下,改挂关公像。这是大馆一个很传奇的故事,英国的女王都败给了我们中国的关二哥——关云长。

结语

有哪些关于 「江湖」的故事?

以上是关于香港警队的一点野史。今天,香港警察当然在形象上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但我们必须承认,从香港开埠至今,香港法治其中很关键的一环要靠警察来维持。

我们也知道了没有所谓的“探长”。那四位不过在混乱的时期浑水摸鱼,以官职之利做了很多阴暗的事情,自己发了财。千万不要将他们英雄化,记住“英雄惯见亦常人”,他们甚至比常人更差,甚至是坏人。

香港警察绝不只有戏剧性,他们也是香港精神的一个重要元素。香港警队的象征意义以及历史作用,有黑暗,有光明,有阴有阳,对于香港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是无可替代的。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61033.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