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小事 · 妈妈是食堂打饭阿姨

作者 / 皮实妞

我的母亲在学校食堂工作。

我不住校,和住校的同学放学后各走各的。我不知道多少同学知道我是教职工子女,我刻意地不让他们知道。十几岁的孩子有时候笑得像春天里开花的树,有时候沉默得像一阵忧郁的风,为着一些难以捕捉的因由。

有天进教室我听到几个同学在聊天,同学们议论食堂窗口打饭的师傅们,谁给的肉多、谁给的饭多,最后认为最公道的是某某的妈妈,还说我妈态度也最让人舒服,总是笑眯眯的。

他们没有注意到我。而某某就是我。

十几岁的我觉得难为情极了,我觉得妈妈在食堂工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她系着粗布大围裙,戴着厨师白帽子,穿着胶雨鞋,还戴着难看的蓝袖套……这当然不是崭新的,上面粘着面粉和油渍。

我的父亲也在学校工作,他穿戴得倒整齐些:西装或中山服,冬天穿昵子大衣。但他不会像我花很多时间把球鞋洗到最白,每一个衣服的褶子都拉展开来。在学校我与父亲也保持着距离。有个学期我们班的一个老师病了,主管教学的父亲亲自顶了他的课。父亲是一名特级教师,教龄很长,带过不同的课目,像这种临时变动的工作,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来顶是最合理的吧?也能学到更多东西吧。

但孩子们关心的不是这些。

那天父亲站在站台上时,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我不知道父亲在其他班带课是什么情况,在我们班,我立即明白,这是小伙伴们在给我面子,连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没有迟到,忍一节课不打嗑睡不捣乱。少年人是最讲义气的,大家给了我这个义气,就像选班干部的时候,除了我自己,全部投我当班长;就像我拿出书要学习的时候,别的班打闹到我们班走廊上,会有同学赶走他们,我们班的某某在看书……听起来多么不真实,我们再难相逢这年少天真的友谊。

可是我还是觉得难为情。

有天父亲讲课需要教具,他从墙角拿起一把扫把,只见他全情投入,一边比划一边板书,我同桌尽量保持听得聚精会神的样子,后排的同学早已哄堂大笑起来,我心里窘迫,觉得拿扫把讲课不体面极了。我们多么喜欢那些风趣诙谐放得开的老师,如果他不是你的父亲,也不会在你的小伙伴们面前装作粗心从口袋里掏出一只袜子、或忽然捞起扫把的话。长大后的我发现这是一种能高效勾起学生兴趣、放松课堂氛围的教学方式,当时的我却没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轻松地笑出声来。父亲还会在用餐高峰,去食堂窗口替母亲给学生们打饭,少年的我没有感动于他的坦然和对妻子的体贴,只是觉得炊事员的工作不够高大上。

我不知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才真正有了对父母职业或者说工作精神的认同。是 20 岁?30 岁?40 岁?…… 一直到我从事了很多工作,走过一些地方,吃过不少苦头,学会了自己擦干眼泪……这一轮一轮对生活的品咂,是命运布置给我的功课吧。在这么多年以后,我才有勇气平淡说出,我是一个由养母养到 12 岁,又回家的孩子。我的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母亲是一名食堂工人,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我的养母青年寡居,务农为生,年迈时仍当保姆照顾病重的老人,但她最值得敬重,为了我受更好的教育,让我回入城的生父母家……

我才回首发现,父母亲在极为有限的生活条件下,做了一件多么惊人的事:当人们说,哇,这家四个孩子,个个都能读成书;哇,这家四个孩子,个个懂事……

而这背后,是谁在承担着这沉甸甸的份量,是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谁的腰早早被生活压弯……在我过往的一些答案中,评论区五花八门,知友们正直善良,关心养母的归宿(我们接到身边赡养多年了),关心姐姐们有没有受委屈……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我的父母是如何辛苦;我的父亲身体素质很好,为什么不到 60 岁就早逝。

就像少年的我不懂得母亲十几年天不亮起床做早饭的操持,我们嫌弃她没文化,说话没技巧不懂委婉艺术。父母亲忙碌在清晨和黄昏的厨房,而我躺在冬天温暖舒适的被窝里。偶尔外面下了大雪,父母亲打热一块毛巾给我擦脸,让我在床上吃早餐……我从外面回家,躺在小床上睡午觉,父母亲在门口商议是不是叫醒我,一个说下午睡多了晚上不困,一个说让她多睡会儿这段时间累着了……

有父母爱着疼着护着的孩子,就是最幸福的孩子。当父母挑着担子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们向往的是「鲜衣怒马少年时,一夜看尽长安花」。不要太担心,做好家长能做的该做的,孩子们会自己慢慢长大,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

当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一个循环——成为父母,有了自己爱着的孩子,让我们去想一想自己的青春,去理解孩子们正在经历怎么样的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成长过程,我们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我们理解正是那股想脱离母体飞翔的自尊力量,让他们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崇拜着精彩纷呈,在意着别人的眼光

就像我们也曾经是围观小伙伴新文具盒的孩子。但我们终是没有改变我们的根本,最后选择牢牢地扎下我们的根,拥有了稳定的价值观。

我们从过往中吸取有营养的成分,让那些无言的深爱,植入我们的内心和灵魂。我们扛起大梁,踏踏实实承担着当下,追求自我实现。那些真正的爱给予我们的力量,它不需要言说,会被感受、被获得

然后,我们选择去尊重一个少年那含苞待放的敏感心灵,保持一点长者的体谅和得体的沉默。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告诉他,是的,父母现在没有能力给予你更好的生活,但会竭尽全力用劳动支持你潜心追求梦想,你值得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一起想一想,如何更好实现。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72868.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