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要不是在复旦中文系任教的老同学的激烈吐槽,我不会去注意到浙江今年高考作文被评为满分的一篇范文的存在。

@雲中上師:要不是在复旦中文系任教的老同学的激烈吐槽,我不会去注意到浙江今年高考作文被评为满分的一篇范文的存在。下午读了一下后感到震惊。高考作文中有再做作或无病呻吟的例子都属于考试甚至社会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获得的评分,令人难以置信,我觉得几乎可以用 crime 来形容。其实网上已经谴责声很多,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文章的矫揉造作,但我看到的一些都是印象式的评论。我想高考作文也属于人文训练的一部分,不管中国高考形式多么机械死板,高考的公平性的维持毕竟是这个社会目前的极少数共识之一,这种公平性最起码应该体现在评分上。作文评分正因为有主观性,我们才有责任来监督这种评分的质量。

让我们先来看评论组浙大陈组长的总结: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这段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意见应该不仅代表其本人的看法,也代表评议组的整体意见。文中提醒大家应当细细品味这篇作文,体会一下为何满分是“恰如其分”的。于是我真的细细评味了一下,我的结论是这是一篇立意极为普通,而文字却狗屁不通的文章。这里稍微举例说明之一下。

评议中说作文“所有的引证”都是“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显示考生读了大量的书。真是这样吗?我这里就先举其中引到的麦金泰尔和尼采的例子,来看看评议组的见识有多高。作文说: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姑且不管“从。。。一觇”这种半通不通的表达,这段话里提到了尼采的著名寓言骆驼,狮子和孩童,譬喻实现自我意志的三种不同人生阶段。但这里考生用得对吗?完全不对,虽然考生知道这三者从骆驼到孩子的递进关系,这里尼采讲的骆驼的负重前行是指在获得自由意志之前的阶段必须有的以哲学知识作为工具的努力阶段,而决非承载社会对人的期望,后者在尼采看来是无比庸俗的,是必须彻底唾弃的。如果尼采看到他的寓言是如此被歪曲的话,他会再度疯掉。

文中又提到麦金泰尔文字的段落: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我敢打赌无论是写这篇作文的考生还是高考语文评分组的老师们,并不知道 Macintyre 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确切的含义为何。其实这段话是 Macintyre 在其名作 After Virtue 里说的,针对的是他的时代那种日益将人的生涯经历视为无序和破碎的观点。原文是这样的:

“The story of my life is always embedded in the story of those communities from which I derive my identity. and to try to cut myself from that past in the individualist mode, is to deform my present relationships. The possession of an historical identity and the possession of a social identity coincide.

Macintyre 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个人的生命经历应该具有完整意义,所谓 unity of life,我们不应将某人的生平经历视作支离破碎的过程。这种完整性可以是复数的,也就是具有多重的完整,和他人的 unity of life 相互交错甚至重叠,在不同相关环境里彰显出不同的意义。所以 Macintyre 的这段话根本不是这篇作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考生完全是望文生义。说人不能脱离社会性,听起来很有哲理,其实是正确的废话。像 Macintyre 这样级别的伦理学家会把这种正确的废话拿出来当回事说吗,当然不会,他要表达的是个远为深刻的意思。而考生仅仅看到了“生活故事”和“共同体”这种组合,就望文生义起来。至于高考评审组,估计看到这几个洋人的名字就已经被唬晕了。这篇作文最不能让我原谅的是居然还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其实整篇作用是彻底违背维特根斯坦这一名言的基本精神的,也就是假如你用的概念本身经不起逻辑的推敲,那么靠这些概念建立起来的观点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作文除了各种曲解式的引用之外,从头到尾处处都是语义含混、逻辑不通的句子,特别糟糕的是考生明明可以甚至应该用平实的词汇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方,却故意用看似华丽的词藻,造成某种好学深思的表面效应,结果不但歪曲了自己原本想表达的意思,还显示一种文字上的虚荣。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典型: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先不说这里对海德格尔也属于胡乱引用(我怀疑海德格尔原话如果有的话,根本不是考生要利用来表达的意思),这里的“嚆矢”在语义上显然是指用于攻击某一目标的手段,那么下文必须说明具体目标为何,可是下文就没有下文了。

又比如文中说:“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滥觞一般有“始于某处”的意思,这里不用“产生于”却用“滥觞于”就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文字效果。若用得精确,自然无可厚非,读者可根据自己文学素养作判断其行文的优劣,问题是这里用滥觞是不对的。一般可能以为滥觞就是“起始于”的意思,其实并不那么简单,通常滥觞是最原初的发源,而且是需要是有特定对象的,你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滥觞于中国中古的自然观”,或者说“犹太人视猪肉为不净滥觞于犹太教的教义”,但你不能说“滥觞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行为”或者“滥觞于犹太教义的口味”,因为这里的行为和口味都过于浮泛,缺乏特定的内容,而且不同的社会期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明天的期望可能是昨天人们觉得无法实现的理想,今天社会的某种期望可能是昨日某个特立独行的人的追求。所以不存在某一种固定的起始于社会的期望,所以就不能用滥觞。而且抽象意义上的“期望”也不能“起始于”某处,因为期望是一种心理预期,是  a state of mind,期望只有有了的具体内容才可以说起始于某处。而且说有“滥觞于社会的期望”,那就意味着必然有滥觞于非社会的期望,那会是什么呢?“滥觞于某人的期望”就是完全不通的了。所以说“滥觞于社会的期望”就好比说“滥觞于你母亲的笑容”一样滑稽。

紧接着是另一个更夸张的例子。作文说:“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根据上下文,这里考生想表达的是出现某种状态(落差错位)不能成为作出某种行为的理由,这里考生要谴责的是采取这种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 justification,是一种带有主动性的,或者说行动者在其主体意识中建立了明确联系的先后关系。作文这里故意用“张本”而非其他,也是为了看起来不平庸。然而这里恰恰用错了,因为“张本”指的是从故事叙述者的角度,将某种条件或事件或行为作为引发某种后果的远因或者前提而加以铺垫,也就是“某事为某事张本”,是第三者建立的联系,完全不是这位考生想要表达的意思。
接下来一句也是病句,什么叫做“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即然已经是沉锚了,怎么还能被立下呢,而且还是在浪潮之巅?而且“浪潮之巅”是啥意思,是指时代弄潮儿的浪潮,还是指如汹涌澎湃之社会期望的浪潮呢?文章没有起码的交代。而且抛下锚表达的又是啥意思,我估计考生想表达的是指即便自己已经胸有成竹(翔实的蓝图),仍然不能认为自己在社会大潮中已经有足够的定力(立下锚),但这样的话和下文的意思却又不能逻辑上连接。下文照考生的意思是个人仍离不开其社会的帮助,。。。

又比如:
“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这里的“涉足”一词也是不通,“涉足”带有主动性,而这里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得不遭遇,属于被动态的。而接下来“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的意思也是不通。”“伴随着期望泯灭”是很别扭的表达,和“期望的达成”怎么能被伴随呢?这里的伴随变成了动词,那主语是谁呢,

更糟糕的是作文还时常出现生造的词汇,比如薄脊,这是汉语吗?以上这些错误之所以出现,除了考生平常学习时缺乏认真推敲语言的习惯,追求文字表面华丽的虚荣心也起了作用。同样的例子

在浙江点评组的点评中,陈组长还很诚恳地提醒年轻人不要去模仿文章的晦涩。其实晦涩并不可怕,只要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就没问题。深刻的思想者和作者的文字之所以时常被认为晦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表述有一套特殊的语汇,一般人假若不了解这套术语,自然就不会明白其表述的含义。但晦涩不等于混乱,更不等于行文故作姿态。这篇作文只是逻辑混乱和造作,并不属于晦涩的范畴。其实这篇作文暴露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受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生中,读书不求甚解,对语言表达的精确缺乏基本的追求,这种情况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语言表达。在这个意义上高考作文应该是一道必须守住的关口。一篇较好的高考作文(当然前提假设作文题不属于白痴类型)最基本的品质是能用明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思想,不是 cliché,全文段落之间应该逻辑关系清楚,而如果在这基础上更语言精炼,表达错落有致,并且能在关键处巧妙引用他人论点或事例,则为上佳。对,我说的就是曾巩的文章!

其实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无非如下:

个人的理想追求和社会期许之间有错位,但这种错位既不应该成为叛逆式的对抗社会和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轻视社会的傲慢姿态的依据。人应该在理念上认识到其实无论多么想实现自我,社会的助力仍不可或缺,而且应该通过实践而以非悬诸空想的方式去实现自我,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理想本身就是在和社会的对话(英文所谓 negotiate)中获得其实质的。通过实践会发现个人目标和社会期许之间的平衡的达成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浙江高考评分组的评语和给出的满分不仅自爆其无知,属于集体性脑短路,更是严重失职。通过这篇评分,不难想象其他无数作文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种 collective stupidity 才是中国教育出问题的根源之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8222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