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桌子先生
来 源:桌子的生活观
你一定在网络上刷到过这样的故事:
一个有着不错工作的年轻人,突然有一天就被网上的一个风景视频或是一句鸡汤给打动,当下便决心辞职,然后开始旅行,美其名曰:去找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
他们常常把一些看似特别激励人心的话挂在嘴边:
“再不去看看世界我们就老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趁还年轻,为什么不再疯狂一次”。
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想去追寻远方、想去看看世界的年轻人。
他们所理解的诗与远方,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西藏的神圣,去看看稻城亚丁的纯洁,在旅行的路上受一次灵魂的洗涤,最好还有一段浪漫的邂逅。
反正他们就是不想要眼前的苟且,任性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辞职追寻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一名负责旅游工作的资深人士,曾经揭露了那些辞职旅行的年轻人真实现状。
他说:
很多年轻人,他们发朋友圈是蔚蓝的天空,美丽的背影,再加几句感悟人生的话语,仿佛灵魂得到了升华,可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正在青年旅社闻别人的脚臭味儿,吃着泡面,比之前的生活更苟且。
那些年轻人不知道旅行所产生的花销,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多,于是在旅行不久后,就把钱花得差不多。
而这种方式的旅游,还暗藏着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风险。
没钱坐车在路上竖个大拇指,就有好心的大叔会载你去想要去的目的地?别做梦了!
25岁北漂女白领,她带5000块钱去西藏穷游,却发现在路边根本拦不到车,只有解开衣扣,才有司机愿意停下来。
一名女孩搭顺风车,可是对方却对她图谋不轨。
一名司机强奸搭顺风车女孩,然后狡辩说对方是自愿的。
其实像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一搜一大把。
我们仔细想想,现在都是讲究利益的时代,人家凭什么好心让你免费乘车呢?这里面的陷阱,你根本想象不到。
有的年轻人,辞职出来旅行,没钱就上街向街上路人要钱,说实话,我挺看不起这样的人,别人凭什么要为你们的理想买单?
还有,我们以为是一个人背着行囊的旅行,惊险又刺激,可是你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凶险。
95后小伙李凯洋辞职之后独自一人旅行,最后命丧可可西里,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以为可可西里是青山绿水遍地野驴,可是没有想到是一片荒漠,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然而像这样在旅行中失去生命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
辞职旅游能够改变什么实质性问题吗?
很难。
它只是一种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可以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然而很多人把它当成逃避当下生活的一种方式,让自己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旅行前遇到的问题,旅行后依然存在。
比如广州那个卖房去旅游小伙,他厌倦自己的工作,几年前辞职卖掉自己在广州的房子出去旅游。
旅游回来后,自己之前的房子升值了很多,而他之前卖房的钱却花了很大一部分。
然而更要命的是,由于他这几年都在外面旅游,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工作上的技能变得生疏,很难再融入之前的工作。
旅游之前,他的生活顺风顺水,旅游之后,由于自己的任性,滑落了一个阶层,却依然要面对工作的烦恼。
还记得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吗?
她用一句话激荡起无数人内心波澜,可是她在玩了一些地方之后,也不得不迫于生计,开始想着怎么赚钱养活自己。
后来,她也过上我们大部分人普通的一生,结婚生子,在一个地方定居,陪伴家人。
所以,诗和远方,其实只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存在永恒的诗和远方,如果人一直追求诗和远方,那么他很容易就废了。
《非诚勿扰》有一期节目有过这样一个男嘉宾:
年轻的时候,他一直在追求诗和远方,任性生活,四处流浪,45岁却一无所有,只有贫穷和家人对自己的怨恨。
他出去找了一圈梦想,最后只能蜗居在狭窄的工棚里睡觉生活。
而他又是多少曾经去追求诗与远方的年轻人的缩影呢?
很多人想要用旅游来摆脱现有生活,想要逃避现实,可殊不知,当年逃避的东西都会变成以后打脸的巴掌。
旅游无法净化心灵,生活本来就有问题的人,在旅行结束之后,只会被这些现实问题裹挟得更加严重。
我们一直想期待“远方”,觉得眼前的生活就“苟且”,殊不知“远方”的生活却是一个更大的“苟且”。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苟且?什么是诗和远方?
最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们总认为苟且就是天天被老板骂,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回到家里柴米油盐的琐事;
而诗与远方就是一切美好与向往,可以是美食评论家,是自由撰稿人,是咖啡店老板,是说走就走的任性旅游青年,反正和普通人无关。
然而我们仔细想想,诗和远方就一定在这些“光鲜亮丽”的人身上吗?难道我们普通人就没有诗和远方?
其实真正的行者,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地走着。
我很认同这个说法。
真正的诗和远方是什么?
我之前看过华少的一个采访,而在他在采访中,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他说他当时随机采访一名环卫工人,问她什么是诗和远方,而这名环卫工人的答案,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她说:我把我的路段扫干净了,和花园一样就是诗,回家了就是远方。
很朴素直白的答案,却又回答得恰到好处。
还是这个问题,华少又去采访了一名电路工人。
这名工人一边拭去安全帽下不断流下的汗水,一边认真地说:当我爬到电杆顶部看到这城市亮起万家灯火的时候,就是我的诗与远方。
和之前的那位环卫工人一样,很简单的回答,却诚挚纯真到足以触动人心。
他们的答案,不知道比那些年轻人的答案要高明多少倍。
很多年轻人苦苦追求的诗和远方,却没想到被环卫工人和电力工人的短短几句话就点破。
是啊,眼前的未必就是苟且,而诗也未必就在远方,把当下的生活过好,把自己的人生活出意义,让平凡的日常开出花儿来,这样又何尝不是“诗和远方”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诗与远方根本就不在于距离,而是在于你的内心。
你的内心有诗和远方,去哪里都是诗和远方,如果你内心是苟且,到哪里都会变成苟且。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个来自湖南农村的同学。
他家里很穷,父亲是残疾人,母亲需要长期吃药维持生活,他大学到毕业从来没有出去旅行过。
参加工作后,他也没有穿过一次名牌衣服,吃过一次肯德基麦当劳,谈起很多著名景点和打卡圣地,他都不知道。
但是,我觉得他的人生很酷,他供妹妹读完了大学,还帮家里人在农村建了一栋房子,让父母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记得当时毕业的时候,他说自己好想要一个房子,放下自己的书籍,哪怕一个很小的房子就行,后来他终于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
即便那个房子连基本的家具和电器都没有,但我觉得那里就是他的诗和远方。
是啊,没吃过肯德基麦当劳,没出去旅行过,难道这样的人生就不配谈诗和远方么?而真正的诗和远方又是什么呢?
如果辞职去旅行才算诗和远方,那每天坚持工作到深夜才下班的人算什么?
如果能够去西藏,骑行一趟川藏线才算诗和远方,那每天都要早起挤地铁公交,为了生计整日奔波劳碌的人算什么?
如果拿着爸妈的养老金去开咖啡馆才算诗和远方,那靠自己凑够房子首付,给家人更好生活的人算什么?
我认为,靠花钱,靠辞职就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不叫诗和远方,而难以做到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那是一种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但依然坚持前行的勇敢。
就像房屋中介尧涛,他双腿残疾,只能靠大腿行走,但每天依然要走上25000多步,养活一家老小,难道他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
就像迪士尼乐园里,那个穿着厚重玩偶服的工作人员因为中暑倒下,但最后她都没有摘头套,因为她想要给孩子们一个最完整的童话世界,难道她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
还有这对夫妻,他们工地上干体力活,经常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很苦。
但只要一个彼此的凝视,他们知道对方在和自己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打拼,这不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吗?
有人说,心中有诗,就有远方,心中没有诗的时候,去哪里都是苟且。
也许现在的你,内心充满遗憾与躁动:想去的地方还一个都没去,想做的事情没有钱去做,
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格子间里忙碌着,或者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或者承担着最繁重的生计,一点也不伟大。
但这一点都不丢人,因为你做的每一步努力,都是为了接近心中最赤诚的梦想。
并不是只有任性张狂才叫精彩的人生,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依旧能够保持热爱,并且着坚持下去,这样的人生也很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8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