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巴赫爱喝胡辣汤
1 避开谈论【我有,你没有】的话题
比如,一个北京当地人,和外地朋友聊天时,要避开谈论房子,户口相关的话题;一个刚从国外旅游回来的人,和没出过国的亲戚朋友聊天时,不要滔滔不绝地谈论国外的见闻。
天然优势者,不要在他人面前强调自己的天然优势,这是一种修养。
即使,你并没有“炫耀”的意思,你只是在陈述自己的客观经历而已。
但是,对于心思敏感的“天然弱势者”来说,你每强调一次【你有,TA 没有】的东西,都等于在 TA 的伤口上撒一次盐,等于让 TA 再赤裸裸地体验一遍——“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的感觉。
矮子面前不说挫话,不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聊天的时候取【最大相似值】来聊,给别人多留一些体面。
天然优势只是领先一时,厚积薄发最终反超天然优势者的牛人是很多的,不要小看身边的任何人。
2 不要评价别人的外表,除了称赞
有一次逛街,导购员直楞楞地对我来了一句:“姑娘,你的脸可真大哦,腮帮子这么方,你没考虑去打个瘦脸针吗?”
我回敬她:“大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请不要轻易论断他人的外表,这是不礼貌的。”
她可能被我气场镇住了,蒙了一下之后连忙对我说:“对不起,不好意思”,我说:“没关系,希望你不要再对下一个顾客说这样的话了。”
外表,是父母给我们的礼物,每一个生命的形态,都是值得被赞美和祝福的。
如果我们轻易论断别人的外表,那无异于在人家父母的尊严上踩两脚,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
如果实在没忍住评判与,至多说一句“你的长相很特别”,也千万别说“你长得好丑”。
3 开玩笑的时候,把嘲点放在自己身上
一次聚会合照环节,由于大家都是半生不熟的,商量谁跟谁站一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懵懵的,推诿着,场面很尴尬。
我出来带了个节奏,说:“你们女孩子都赶紧来往我身边站啊,我这个脸型拍出来给你们衬得都是小脸,赶紧来抢黄金合照位啊!”——大家一下子都笑开了,场子一下没那么拘谨了。
像这种拿自己脸大砸挂的事儿,我可以说自己,但如果是别人拿这个说我,我肯定心里会不高兴的。
比如另有一次聚会,开啤酒的时候找不到起子了,一个男生说:“巴赫,借你的腮帮子用一下,开个酒瓶”,大家都笑了。
嗨,不就是说我腮帮子方嘛,我反过来拿他砸挂,我说:“腮帮子借你可以,但这酒我可不敢喝了,你嘴太毒,我怕喝了你的毒酒我就起不来了。”
我其实能理解这个男生,他没有恶意,只是想拿我的腮帮子做梗,开个玩笑而已,但是说真的,当他把那个笑点说出来的一刻,我心里还是不那么舒服的。
我们平时对自己修养要求,也还是要注意这条——语言嘲点对自己,是幽默,语言嘲点对别人,是攻击。
4 收到称赞时,不要否认,而要回赞
以前,当我收到称赞的时候,我只会傻傻的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
“巴赫,你今天的裙子好好看哦!”
“没有没有,哪里哪里”。
——然后气氛就僵掉。
直到有一次我看《康熙来了》中,小 S 对待蔡康永的称赞的反应,令我拍着大腿大喊三声“绝绝绝”,
蔡康永:“小 S,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 17 岁少女!”
小 S:“谢谢,你太暖心惹!而且你肩膀上的鸟也越来越真了呢!”
(注:蔡康永的服装特色是,他很喜欢在西服肩膀上绣一只站立的乌鸦)
—— 当时现场一下子乐成一片了,小 S 不仅大方的接受了称赞,而且,还把善意的皮球回赠给了蔡康永,而且,还把它做成了一个笑点,一箭三雕,实在是太厉害了。
从那一刻起,我突然顿悟了,原来,面对被人的称赞,最好的方法不是【否认】,而是【回赞】。
“巴赫,你今天的裙子好好看哦!”
“谢谢,你太暖心惹!而且你的耳环也好好看哦,好适合你的发型!”
——这才是最舒服的称赞回应。
从此以后,别人再夸我,我就大方收着,然后找出对方身上一个优点,反夸回去,双方都会非常开心。
5 不要拒绝别人给你的小零食,哪怕不吃,也先收着
我去听音乐会,和师姐坐一排,师姐从包里拿出来了一个很辣的肉脯给我,我说:“啊,不好意思师姐,我不能吃辣的,我得保护嗓子”,
师姐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的神情,那一瞬间,我心里也有点不好受,又说不清是为什么。
后来我想明白了,在这个情境中,零食所承载的功能,并不仅仅是饮食功能而已,它还承载了另一重功能——传递友善信号。
别人给你零食的那一瞬间,TA 最在乎的点,根本不是【你会不会吃了它】,而是【你有没有接住它】。
——【接住】这个零食,就是意味着你接纳了 TA 发来的友善信号,TA 的心里,就安心了。
哪怕我们暂时不吃,我们放包里,回去转送别人,甚至转头扔掉,都可以。只要你当场把它【接住】,你的友善信号就传递到位了,这个零食就完成它的社交使命了。
6 夸别人的竞争对手,犹如当面打脸
一个正在准备考研二战的孩子,放假回家,爸爸对他说:“我听你王叔叔说,他家儿子考上公务员了。”
孩子心里非常难受,说:“爸爸,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如他优秀吗?”
爸爸一脸无辜,说:“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我只是听说了这个事情,跟你说一下而已,我没那个意思,你想多了。”
其实,不是孩子想多了,而是这个爸爸的做法,损伤了孩子的尊严。
夸别人的竞争对手,犹如当面打脸。
当着肯德基的面,不夸麦当劳;当着百事可乐的面,不夸可口可乐;当着华为的面,不夸苹果。
当着一个人的面,不要夸它的竞争对手,哪怕是隐形竞争对手,也不要夸。
“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这两者,其实构成了隐形竞争关系。
父母夸“别人家的孩子”的行为,之所以那么令人痛恨,就是因为,他们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 TA 的竞争对手,相当于在打孩子的脸。
如果我是场景中的孩子,我会用【换位法】反问父亲:“爸爸,你知道吗,我室友小兰的爸爸给她在北京买房了。当然了,我没有说你不如小兰爸爸的意思,我只是跟你分享一下这个信息。”
——让父母也换位体会一下,被别人当面夸竞争对手的感觉。
然后我会马上造台阶,我会对他说:“爸爸,我其实不羡慕小兰,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爸爸。我刚刚只是想让你体会一下,当我夸奖别人家的父母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咱们今后都不要在彼此面前夸彼此的【隐藏竞争对手】了,不要搞得大家压力这么大,好吗?”
7 别人跟你展示 TA 花了很多心血做好的东西时,要忍住建议欲
比如,朋友带你参观 TA 刚装修好的房子,问你“怎么样?”
假设你内心觉得 TA 装修的风格土爆了,丑毙了,就这个烂质量的破装修还花了这么多冤枉钱,你也千万忍住别说。
为什么不说?
因为,这是人家花了【很多心血】做好的东西,什么叫很多心血?这里面其实暗含两个限定条件:
1 TA 已经拿出自己所有智慧的极限,审美的极限,能力的极限了,TA 做出来的东西,最大值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2 TA 已经为这个事情付出了足够多的心血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了。
——在这两个限定条件的基础上,如果你再给出批评建议,那对对方来说,是一个很绝望的事情。
她问你“怎么样?”,你说“嗯,整体设计风格还是有点土,而且你买的家具质量其实不怎么样,不值这个价钱,你下次买家具告诉我,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买的又便宜质量又好。”
你倒是过了嘴瘾了,人家心里怎么想?
“你说我风格土,你说得轻巧,难道你让我把这三个月的心血全部砸掉重做一个不土的吗?你出钱?”
“你说我的家具买亏了,你说得轻巧,我这家具花了这么多钱买进来,怎么着也得用个十年八年的吧,那这十年八年之间,我每次看到这些家具,就想到自己买亏了,我心里多膈应啊?”
——就是这种感觉。人家已经付出最大心血了,人家的能力最大值,已经是目前这个样子了,咱就别再上去踩一脚了。
同理,当朋友给你展示 TA 写的歌,画的画,写的论文,设计的图纸等等东西的时候,也一并给予鼓励,千万不要随意挑刺。
毕竟,我们也不是人家这个作品的受众,如果真要挑刺的话,谁住那个房子,谁有资格挑刺;谁买 TA 的歌,买 TA 的图纸,谁有资格挑刺。
谁是作品受众,谁有资格挑刺。
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一个人拿出自己心血智慧能力的最大值,做出一个作品时,还是善良一点,多给一点鼓励吧。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重点:
1 避开谈论【我有,你没有】的话题
2 不要评价别人的外表,除了称赞
3 开玩笑的时候,把嘲点放在自己身上
4 收到称赞时,不要否认,而要回赞
5 不要拒绝别人给你的小零食,哪怕不吃,也先收着
6 夸别人的竞争对手,犹如当面打脸
7 别人跟你展示 TA 花了很多心血做好的东西时,要忍住建议欲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86092.html